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電腦遊戲心得評論」標籤的文章

Disco Elysium 評論:新世紀哲學 RPG,探索開放心靈取代開放世界

圖片
幾個禮拜前結束 新書寫作 後,我給自己一個獎勵,久違的購買一款遊戲來認真遊玩。上 Steam 挑選,最後選中了這款獲得 2019 年獨立遊戲獎項的作品:「 Disco Elysium 」,中文譯名暫定為「極樂迪斯可」。 從這個遊戲名稱,相信大家都很難立即了解這款遊戲到底在玩什麼。如果用一些我們熟悉的遊戲來類比,那麼這是一款復古風格、回歸傳統的美式角色扮演遊戲,就像記憶中經典的「 柏德之門 」,更像以哲學思考打造奇幻世界的「 異域鎮魂曲 」。 不過,「 Disco Elysium 」致敬傳統卻又大膽的顛覆正統。 他的架空世界不是中古世紀、也非奇幻世界,而是非常像我們現實世界某個角落的衰敗城市,只是用蒸氣龐克風格包裝其外觀。他的哲學思考、遊戲陣營並非完全虛構,而是模擬嘲諷資本主義、共產主義、法西斯主義等真實政治。遊戲裡我們所做的選擇,會讓人感覺呼應我們在真實政治中可能做出的選擇。 如果說「異域鎮魂曲」當年用一個非常有深度的劇情與世界觀,打造出像是藝術作品般的 RPG , 那麼「 Disco Elysium 」本身就是一個藝術作品,只是用 RPG 的遊戲形式包裝。 事實上,研究「 Disco Elysium 」的開發歷程,就會發現原來開發者確實是先寫了一本小說,才決定把裡面的思考用遊戲重新表現。

Google 免費下載 Game builder 用遊戲打造 3D 遊戲上手教學

圖片
上個禮拜, Google 在其官方網站文章中 ,介紹了自己的實驗專案中由 Area 120 團隊開發的一款遊戲:「 Game builder 」,說是一款遊戲: 其實是一款用遊戲來設計 3D 遊戲的遊戲! 「 Game builder 」其實在 2018 年年底就在 Steam 上推出,目前獲得了極度好評的普遍評價。

Return of the Obra Dinn 奧伯拉丁的回歸,中文版推理遊戲評論

圖片
這是一款可以真正享受推理的遊戲,因為他不是那種要到處跑迷宮、找道具、試運氣,或只是簡單對話選擇題的推理遊戲。 這是一款讓人沉浸的解謎遊戲,因為他沒有會卡住進度繞半天的謎題,沒有不合常理的天馬行空線索,他的解謎與故事完美融合,一氣呵成。 你可以在十多個小時的遊戲時間裡,讓「Return of the Obra Dinn 奧伯拉丁的回歸」帶給你一次難得且經典的推理遊戲體驗,解開這艘「奧伯拉丁號」貨船上 60 名船員的命運之謎。

Frostpunk 冰封龐克:扮演末日科幻電影裡的政府,而非英雄

圖片
你會選擇達成目標,還是堅守信念?你會拯救生命,還是拯救人性?如果當你是政府,而非英雄,如何在世界末日時生存?

Celeste 是登山也是人生,用三本書另類評論這款滿分遊戲

圖片
「大多數人都害怕面對真相。山有治癒人心的力量, 但治癒的第一步就是解決問題,那可不容易。 」這是 Celeste 這款遊戲中,老奶奶對主角所說的一段話。

如何查看我在 Steam 花了多少錢?買了哪些遊戲?與遊戲退款

圖片
這幾天看到國外文章介紹, Steam 客服系統中有個新工具,可以統計使用者在 Steam 上「直接購買遊戲」總共花了多少錢(不包含利用序號兌換的遊戲價值)。

免費的 Steam Link App 推出簡測, 手機平板電視串流電腦遊戲

圖片
Steam 是世界上最知名的電腦遊戲平台,多年前曾經推出「 Steam Link 」這個機上盒產品,售價要兩千多元,他的功能是可以把電腦遊戲串流到客廳的電視上遊玩。這樣一來,玩遊戲的空間就更加的有彈性。

螢幕判官:殘酷現實的童話敘事,挑戰玩家反思的國產冒險遊戲

圖片
在進行「螢幕判官」這款遊戲的最後一幕劇時,我本來開始覺得有點小小失望。 因為前幾幕遊戲精彩的象徵、隱喻表演手法,讓我心中為這款遊戲打上了非常高分,但是到了最後一幕要描寫主角內心轉折時,居然採用了單純文字字幕的敘述方式,似乎開發者到了這邊已經想不出花招,於是想要草草收尾?

最華麗的古埃及歷史教學:刺客教條的中文教育版「發現之旅」

圖片
刺客教條系列最受好評的一代,或許是:「 刺客教條 2:走出開放式動作遊戲的獨特文藝復興新風格 」。當年我玩這款遊戲時,最沉浸之處不是遊戲本身,而是在古代佛羅倫斯與威尼斯的自由探索,想像自己成為文藝復興時期的人,走在義大利街道,想像歷史的情懷。

Moonlight 免費用手機平板流暢玩電腦遊戲,設定簡單影片實測

圖片
今天來介紹一個有趣的免費且開源的 App:「 Moonlight 」,他可以把家中電腦上的遊戲,例如像是巫師三、 刺客教條起源 這類 3A 遊戲大作,透過網路串流方式連接到手機、平板上遊玩。而且我實際測試,在家裡的無線網路環境下,速度還頗流暢,畫質也好,並且設定超級簡單!支援 Android 裝置與 iPhone、 iPad 。

CupHead 最簡單的困難遊戲,失敗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有趣?

圖片
失敗是痛苦的,困難讓人逃避,但是有一款遊戲,卻成功的把失敗和困難,變成遊戲裡最有趣的一部分 。這一款遊戲在 2017 下半年推出,連奪這半年來的許多遊戲獎項,但是如果你單看他的畫面,你會以為是哪一款古早任天堂時代遊戲的復刻,甚至會以為是你小時候三台卡通會出現的那種黑白迪士尼動畫片。 但正是這些奇妙的衝突,加上背後遊戲開發者巧手融合,而成就了這款看起來在 2018 年如此不協調的遊戲。人家都強調簡單,他卻喜愛困難;大家都玩線上,他卻只有單機;3D特效愈來愈強大,他卻反而用手繪動畫。可是,遊戲的歡樂、休閒,卻還能一點都不減少,甚至更多! 所以這款遊戲才能在玩家間造成極大的好評,這就是今天要跟大家推薦的:「 CupHead 」,台灣許多玩家稱之為「茶杯頭」。

伊迪芬奇的回憶豪宅:2017最佳遊戲故事,小說無法實現的體驗

圖片
在這波 Steam 的冬季遊戲特賣 中,我除了整理自己玩過的遊戲推薦外,因為剛好自己的新書專案完成,週末有個一天空檔,於是我也在特價中尋找一款可以收穫一日美好時光的遊戲。原本,想要買的是「 To The Moon 」續作「 Finding Paradise」,但是在相關遊戲推薦裡,發現了這款獲得「 The Game Awards 2017 最佳遊戲敘事大獎 」的「伊迪芬奇的回憶豪宅( What Remains of Edith Finch )」。 好故事,還可以分成「故事劇情很精彩」,或是「說故事的方式很精彩」。「 To The Moon 」無疑的是好故事遊戲的代表作品,他的故事峰迴路轉、直指人心,並且有很多的啟示。 但是如果要說「把故事說得很精彩」,那麼「伊迪芬奇的回憶豪宅( What Remains of Edith Finch )」確實會給你一個與眾不同的體驗典範 。 當然,「伊迪芬奇的回憶豪宅」同樣有個充滿想像力的好故事,他描繪人生死亡與信念時觸動人心,甚至還有敘述性詭計。但是讓他奪得 2017 遊戲最佳故事的原因,則在於他利用遊戲創造了一種敘事巔峰,產生了如小說般的沈浸閱讀,但又創造了小說無法實現的想像體驗。

Steam 冬季特賣遊戲怎麼選?28款我私房推薦的特價遊戲評論

圖片
2017 冬季(聖誕節)特賣補充版!(新增遊戲與更新特價資訊)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 Steam 遊戲特惠期間,今年 Steam 不耍每日超低價的花招, 所有的特價遊戲將在今天開始到 2018/1/5 為止 ,維持統一的折扣,讓大家可以好好挑選,既然如此,就剛好適合我來寫一篇特價遊戲精選推薦。 雖然不久前才有朋友傳訊問我:「最近很少看你上 Steam ?」確實,這幾年來更少有時間可以玩遊戲,所以像是 GTA 5 、巫師三、 Fallout 4 或看門狗 2 ,雖然看得垂涎三尺,卻實在擠不出時間好好遊玩一番,但有些「特別讓我心動」的遊戲,還是無論如何擠出了遊戲時間,例如經典系列的 文明帝國六 、找回模擬城市感動的 Cities: Skylines ,或是戰禍版模擬市民的 This War of Mine 。

Gorogoa 遊戲評析:用藝術般謎題說一個完美故事

圖片
人的大腦是很有趣的東西,看著一幅畫、一張照片,如果仔細探索畫中每一個細節的意義,你就能編織出一個精彩的故事。 我記得之前到 義大利旅行 時,博物館導遊為我們解釋一些名畫裡的寓意,這裡為什麼有一個門?人物為什麼看向那個方向?背景的架構隱藏了什麼作畫者的伏筆?除了藝術賞析,原來看畫也是這麼有趣的事情。 而「 Gorogoa 」這款最新遊戲的體驗,就很像是在深入探索畫中故事的過程裡,經歷了一場美感與意義世界的冒險。

INSIDE 失敗是藝術,故事即遊戲:經典動作解謎遊戲心得

圖片
我一直很想玩,卻一直排不上任務清單的遊戲:「 INSIDE 」,這兩天登陸了 iOS App ,這是個好消息,因為這樣我就可利用零碎時間,好好來體驗一遍這款備受好評的動作解謎遊戲。 手機上能開始移植一些優秀的電腦遊戲,對我們這樣沒時間,但是又想體驗「藝術般遊戲作品」的玩家來說,真是個好消息。像是之前「 To the Moon 繁中版登陸手機,經典說故事型 RPG 無劇透評析 」、「 銀河歷險記 Samorost 3 用白日夢融化你心,攻略也美得像繪本 」,我就是在手機上利用零碎空檔完成的。 又或是我推薦過的一些經典遊戲,例如「 FEZ 古典創新解謎遊戲世界,俯拾即是遊戲的反轉冒險 」、「 The Witness 遊戲心得,首週10萬套的謎題之島魅力 」、「 奇妙人生:最寫實科幻遊戲,人生的後悔是最美的一首詩 」,近期也都陸續推出 App 版本,如果已經沒時間在電腦或電視前玩遊戲的朋友,或許就在手機上體驗這些經典吧!

刺客教條起源評論:重開機後變成讓人沈浸的開放世界 RPG

圖片
我自己是刺客教條的老玩家,尤其非常喜歡前面三代。(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讀讀我對前三代的評析: Assassin's Creed 刺客、騎士與城市追逃 、 刺客教條 2:走出開放式動作遊戲的獨特文藝復興新風格 、 刺客教條 3 中文版心得,傳遞新一代動作遊戲的自由火種 。) 喜愛的原因是,這些遊戲從刺客教條的角度,重新創造出結合歷史又充滿奇幻科幻小說風味的故事。遊戲的場景則成功的創造出不同時代各有特色的氛圍,你可以在遊戲裡考察古代城市風光,與吸引人的歷史人物互動。除此之外,刺客教條的玩法雖然取自當年已經很熱門的 GTA 俠盜獵車手、潛行類遊戲與波斯王子系列,可是他在遊戲技術上,創造出了刺客柔軟又矯捷的身手,順暢跑動在有歷史背景的街道建築中,帶來獨特的遊戲體驗。 經過非常喜愛的前三代,後來每次刺客教條出新遊戲,我基本上都會玩一下,比如說黑旗海盜、法國大革命、倫敦梟雄,不過後面幾款遊戲我都沒辦法玩完,雖然換了不同的歷史背景,好像多了一點點新的設定,但已經開始覺得重複性很高,而且遊戲原本精彩的劇情、動作的流暢度似乎都開始降低了,不知道是因為疲乏了,還是說。確實沒有像前三代那麼的高潮迭起。 而刺客教條的遊戲團隊或許也看到這樣的問題,所以,決定讓自己多一點時間重新研發,時隔兩年,才推出了最近這款刺客教條的最新作品:「刺客教條:起源」。

Universal Paperclips 風靡玩家的迴紋針遊戲,乃是 AI 警世預言

圖片
這個禮拜我很著迷一款叫做「 Universal Paperclips 」的網頁遊戲,一定要推薦給大家玩玩看。 這款遊戲從「製作一個迴紋針」開始(是的,你沒看錯,真的就是製作一個迴紋針),第一時間你覺得這是一個簡單的放置遊戲(像是 深海水族館 ),正當你點點點,覺得無聊想要關掉時,這款遊戲開始他讓玩家上癮的超展開!為了「製造迴紋針」,你開始發展自動化系統、研發量子電腦、開發出 AI,許多科幻電影的情節設定一一登場。 然後,你發現原來你扮演的角色不是別人,正是這個 AI 系統! 而你的目標就是用最有效率的方法生產迴紋針,彷彿這就是你( AI )的終極人生目標。於是為了生產,你讓整個地球進入機器人時代,開始宇宙探索,甚至為了迴紋針引發宇宙大戰!超展開之外還有超展開。最後遊戲所花的時間與產生的樂趣,不輸一場 文明帝國 的戰役。而且他背後從工業時代、資本主義到宇宙時代的隱喻,還真的有文明帝國的味道。

奇妙人生:最寫實科幻遊戲,人生的後悔是最美的一首詩

圖片
你不會說「陰屍路」是真實故事,但裡面赤裸裸的人性衝突,卻又比任何新聞媒體還要真實。(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我的遊戲心得:「 The Walking Dead 陰屍路遊戲心得,一場正義的思辨之旅 」) 「奇妙人生( Life Is Strange )」這款 2015 年推出的冒險遊戲,同樣如此。 你不會說遊戲裡時空倒轉的能力很真實,但主角擁有超能力卻又和我們一樣每每為了選擇而後悔的模樣,卻又像極了我們每個人,以及在我們心中那回首逝去青春、詠嘆不可逆人生的謳歌。 我其實完成「奇妙人生( Life Is Strange )」這款遊戲已經有一年的時間了,那時候第一時間沒寫遊戲心得,後來也就擱下。但很奇妙的是,生活中許多讓人懊悔的時刻,總讓我想起這個遊戲,然後獲得一點點心靈救贖,真的很奇妙。於是決定,慢慢地來把這款 2015 年的老遊戲,寫下一篇心得分享。

Distraint 不敢玩恐怖遊戲也會給滿分,最駭人是你我內心的妥協

圖片
不要害怕恐怖故事,因為沒有什麼比平凡社會裡潛藏的怪物更恐怖。 經典的恐怖電影,最駭人之處往往不是嚇你的怪物、病毒或殺人魔,而是日常好人心中,不由自主的冷漠、自私。最最恐怖之處則是, 恐怖故事往往投射出的,是你我內心深處,對正義與道德歧路上「輕而易舉」的妥協 。 或許平常按讚的正義很簡單,但是當選擇「不正義」對於我們來說有利,而且不一定違法,甚至社會政策默許這樣的不正義時,我們是否常常因此就「妥協」了,並無視於可能加諸在其他人身上的傷害呢? 最近有兩個「恐怖故事作品」給了我上述的啟發。一個是 2017 上半年推出的台灣電影:「 目擊者 」,他有精彩的剪輯運鏡,也有懸疑驚悚的故事。但最大的翻轉,不是每個人看到的真相不一樣,而是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真相前,對私心的妥協,於是無預謀的共謀出一齣沒有真相的悲劇。 另一個作品,則是這篇文章要跟玩家們推薦的「 Distraint 」,這是一款 2015 年在 PC 上推出的「 2D 心理恐怖冒險遊戲」(遊戲是這樣自稱的), 2017 年陸續在 Android 與 iOS 上架,其中 Android 版還可免費下載(包含廣告),並且目前遊戲已經具備簡體中文的翻譯。

Alien Swarm: Reactive Drop 小隊戰略第一的免費中文射擊經典

圖片
2010 年,我在電腦玩物介紹了一款叫做「 Alien Swarm 」的遊戲( Alien Swarm 逃出異形母巢之戰,免費連線4人小隊動作射擊遊戲 ),那時候我將其翻譯做「逃出異形母巢」,後來維基百科的正式翻譯是「異形叢生」。我在  Steam 上認識的愛玩遊戲好友,有很多都是因為當年一起玩「 Alien Swarm 」而結識。 「 Alien Swarm 」是一款多人線上射擊遊戲,以小隊戰略為核心,在 3D 俯瞰視角中,每個玩家扮演各司其職的角色,一起在外太空站中逃出異形的包圍。 遊戲節奏明快、角色職業鮮明、合作策略比射擊技巧更重要,是一款「會激起隊友情誼」的戰鬥遊戲,而且還完全免費 。 時隔七年,我已漸漸淡忘這款遊戲,沒想到在 2017 年 4 月「 Alien Swarm: Reactive Drop 」推出了,正是「 Alien Swarm 」的正宗續作,讓我們重返異形母巢作戰。 嚴格來說,「 Alien Swarm: Reactive Drop 」應該算是外掛升級版,而非第二代,他是從前作的模組出發進行改良,帶來更豐富的遊戲體驗。 但是這樣強調小隊作戰、節奏明快、俯瞰視角的射擊遊戲,即使在現今市場也不多見,所以「 Alien Swarm: Reactive Drop 」依然可以帶來第一人稱射擊遊戲類型之外,不一樣的戰鬥刺激與團隊合作感動,而且他一樣完全免費,甚至還有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