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家庭」標籤的文章

我如何在 Evernote 持續 4 年寫下與管理 500 篇孩子成長日記?

圖片
這是在 筆記課程、時間管理課程 中都常常有朋友問我的問題:「Esor,剛剛看到你秀出來的筆記記錄中,有大量的育兒筆記、孩子成長日記,讓我看得很感動,原來寫筆記可以寫到這樣。」但通常接下來會開始出現三種提問:

[下班後時間管理] 感覺為他人犧牲時間前,先 2 步驟拆解自己需求

圖片
人生中感覺需要完成的責任太多,工作上的責任,家庭的責任,還有他人各式各樣的要求,於是最後「感覺」只好犧牲自己的時間,去完成這些任務。 但時間一久,反而累積了更多挫折,覺得更加迷惘。這不僅讓人覺得失去人生的平衡,事實上在這樣的狀態中,也無法把那些別人交付的期待與任務做好。 我們不太可能完全不管別人的需求,但如何在滿足責任的同時,也照顧到自己的需求呢? 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從「感覺犧牲」的狀態,轉換到「真誠付出」但也「滿足自我」的狀態呢? 今天這篇文章,分享我的兩個關鍵步驟,在決定是否要交付自己的時間前,如何先拆解自己的需求,從而解決總是「感覺」犧牲自己時間的問題。

[生活時間管理07] 如何跟家人一起做好家庭時間管理?

圖片
做好時間管理,確實可以增進家庭關係。 例如,我們可以一起充分利用家庭中的空檔時間,不會總是大家各玩各的手機(但大家也會需要有自己的空間),真正一起推進某些共同的目標。而光是這樣的改變,就可以幫助家人之間有更多的溝通,也能一起創造更多豐盛的回憶。 我常常會在 時間管理課程 上,分享自己生活中的時間管理案例,而這些案例許多會跟我的家人有關,於是許多朋友會問:「如何讓另一半或家人,也學會時間管理方法呢?」 這是一個困難的問題,甚至有時候帶著點環境的限制與運氣。就像如何讓老闆、同事學會時間管理一樣困難。我不認為可以輕易找到解決辦法。 但今天這篇文章,我想整理自己幾個不同的經驗與反思,跟大家分享。

[教學] 三秒鐘 Google 相簿快速製作家庭團聚歡樂回憶影片

圖片
過年期間,家人團聚,或許圍爐年夜飯後,大家會在客廳一起聊天,這時候,很適合播放一段家人歡樂回憶影片,帶起氣氛,還能帶動話題。 如果之前沒有精心製作,相信我們今天也不會有時間去編輯影片,放心,這時候,好好利用 Google 相簿 的自動化功能 ,變通一下,就能解決問題。 Google 相簿之前為了各種節日,推出了不同的自動化製作影片功能,雖然沒有為農曆春節製作特別影片,但只要把「轉換一下用法」,就能滿足製作 家庭、家族影片 需求。

建立 Google 家庭群組:和家人一起規劃旅行、共享相簿與採買清單

圖片
在組成了家庭,有了孩子後,「 家庭」成為我數位生活應用中最重要的一環 。想要跟家人一起分享孩子的照片,想要跟家人一起規劃旅行,想要跟家人從生活採買到居家佈置,一起完成許許多多任務。

善用科技並不寂寞,除了 LINE 還能與家人共用的數位溫情應用

圖片
數位科技工具對我來說是工作的生產力工具,也是促進家人彼此溝通合作的方法。而這些可以增進生活溝通的數位科技,不只有最常被利用的 LINE 等即時通,還有許多更沒有溝通副作用的應用(相對不會有溝通壓力),其實更能聯繫彼此的情感。

讓家人都能快速學會的 Google 地圖家族旅行應用懶人包分享

圖片
我的家人慢慢在我的影響下,現在都愛用 Google 相簿,不僅備份照片方便,交換家族照片也方便。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 替代時光小屋,如何用 Google 相簿建立孩子的成長日記教學 」、「 Google 相簿在我真實生活最常被利用的 13 個高效率案例教學 」。

我和老婆如何共用 Evernote 建立新手育兒合作筆記本

圖片
我和老婆都是 Evernote 筆記的愛用者。一開始老婆當然是被我影響的,她看我 用 Evernote 來整理工作紀錄 ,覺得很適合她,於是也拿來整理她工作上大量的瑣事,老婆是業務類工作,會把許多訂單資料、聯繫細節、生產流程放在 Evernote 中,建立工作的第二大腦,每次跟客戶和老闆討論時,總能很快找出之前的經驗與步驟,讓對方覺得她很有效率且很精準。 因此, 每次遇到「繁雜需要整理的」、「困難需要學習的」任務時,我和老婆都會第一時間想到 Evernote ,家庭的任務也不例外。所以從我們「 一起管理婚禮的龐雜專案 」、「 整理家中雜物 」、「 規劃每次家庭旅遊 」, Evernote 都是幫助我們一起合作,理清千頭萬緒的工具。 最近,我們又再次遇到一個全新的大專案,它同樣很雜亂,而且對我們來說是全新的學習,於是我們一樣想到利用 Evernote 來解決,這就是這半年多以來,我們的「新手育兒筆記」。

用 Google 日曆幫孩子留下成長日記與健康記錄,更利合作查詢

圖片
最近在跟老婆討論,之前我們照顧新生兒的頭一個多月時,兩人手忙腳亂,這時候「 寶寶生活記錄 App 」確實幫上我們大忙,讓我們可以快速紀錄孩子的喝奶、睡覺、大便小便等作息時間,也讓我們知道如何去認識一個小朋友的生活習慣與健康資訊。 但漸漸的,我們開始上手這些基本的育兒流程,於是對於幫孩子寫成長日記,開始有了不同的想像。 我開始想到:「要幫孩子留下可以傳承給他的成長日記與健康記錄,而非只是父母自己的記錄。」 而我的老婆則開始在意:「更方便的兩人協同合作,更方便查詢資料,更方便修改過去的時程。(因為上手後,也就漸漸不是那麼在意當下紀錄,而會想事後補充)」 於是我從自己擅長的工具去思考,那麼我已經跟老婆一起共用當作家庭行事曆的「 G oogle 日曆 」,可否也 另外新增一個行事曆 當作「寶寶成長日記」呢? 我想是可以的,也做了一些實際測試,發現很好用,我覺得「用 Google 日曆當作寶寶成長日記」有下面的優點: 方便匯出 :可以單純「 匯出成行事曆檔案 」,也可以「 列印成月曆 」,未來要移出或換工具,相對方便。 方便協同合作 :簡單設定多人協作,我和老婆可以一起紀錄,彼此修改(很感謝老婆在我的多年薰陶下,也養成了 一定要使用協同合作的工具 的習慣)。 方便轉移(傳承) :雖然我不知道 Google 這個服務會存活多久(就算 Google 倒了,我也相信前面的匯出可以幫助轉移),但我期待未來有一天可以把孩子加入這個成長日記,讓他擁有一份自己從出生到未來的行事曆。 了解這篇文章的前因後果: 「前因」:前陣子我陸續寫了兩篇 Google 日曆協同合作的文章:一篇關於家庭:「 用 Google 日曆和家人一起管好家庭計劃,強化感情的7個技巧 」,一篇關於工作專案:「 最簡單的專案管理工具: Google 日曆,專案團隊應用實例教學 」。 其實這樣簡單的合作,就能創造很緊密的連結。如何你還不知道如何「 設定 Google 日曆共用 」,也可參考前面這兩篇文章,我這裡就不再贅述。 「後果」:在「想要留給孩子的成長日記」上,我還是會搭配 Evernote 與 Google 相簿,一方面我 會在 Evernote 留下 更詳細的育兒心得筆記、關於孩子的故事、掃描孩子的各種資料。另一方面我則在 Go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