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手機省電」標籤的文章

Google Datally 節省網路流量、找最佳 Wi-Fi 免費 Android App

圖片
假如你不是使用上網吃到飽的費率,可能就會希望限制手機網路使用量,但要怎麼限制最有效呢?其實核心觀念很簡單,就是: 讓不需要用到行動網路的 App ,不要使用你的行動網路。 但問題是要怎麼設定最輕鬆呢?在 Android 上其實一直都有內建功能可以設定,可以參考我之前寫過的這篇文章:「 沒用吃到飽?幫 Android 手機節省流量的六個關鍵檢查 」。而且有效的限制行動網路流量,其實也有附加的省電效果,因為一直連上網路,以及網路不穩時一直想連線,都是耗電的原因之一(可參考: 不裝省電 App,從最有效開始 Android 手機省電步驟 )。 而今天開始,對 Android 用戶來說又有更輕鬆的節省網路流量工具可以使用, 並且這個工具是 Google 自己推出的,叫做「 Datally: mobile data-saving & WiFi app by Google 」, Android 5.0 以上用戶就可免費安裝使用。 搭配之前推出的「 Google Files Go 開放下載, Android 手機清理與離線檔案傳送 」, Google Files Go 加上 Google Datally , Google 現在自己在 Android 手機上有一套自家的清理、省流量也兼有省電效果的工具組了。

[影片實測] 值得懷疑的手機記憶體加速與垃圾清理功能

圖片
常看電腦玩物的朋友都知道,我對手機效能加速的觀點與使用方法是認為:那些手機優化 App 的實際效果值得懷疑,所謂的「記憶體清理」、「垃圾清理」並非真的有需要,我之前也以「 Clean Master (獵豹清理大師)」做過圖文實測,說明我的想法: 當 CCleaner 登上 Android ?合理看待獵豹清理大師的效用 但是老實說讓人有點灰心的是,從我去年使用的 Galaxy S6 開始內建了 Clean Master 的清理工具後,今年的 HTC 10 看報導也是要內建 HTC Boost+ 這樣的加速軟體, 連這些 Android 手機廠商也對系統本身明明就有的自動效能管理沒信心,而開始著迷於手機加速工具 (或者真實情況是無論有沒有效,起碼手機加速工具顯示的數字可以當作一種對用戶來說的噱頭)。 然而作為一位理性的使用者,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做釐清,不是說手機不需要優化或加速,而是這些加速工具除了有漂亮的清理數字,在「記憶體加速」與「垃圾清理」功能上到底是幫忙我們?還是白做工?甚至有沒有可能幫倒忙?

仿 Google Doze 省電功能帶入所有 Android 手機心得

圖片
在 Google 的 Android 6.0 手機中有一個重要的新功能叫做 Doze, 這個功能是 Google 要讓 Android 手機可以跟 iPhone 一樣省電的法寶。 Google Doze 的特色是透過手機的體感偵測與螢幕偵測,當你長期關閉螢幕又沒有移動手機時(例如午睡時) ,會自動停止大多數 App 的背景連線動作 ,進入休眠狀態只讓重要電話等通知進入,我在「 不裝省電 App,從最有效開始 Android 手機省電步驟 」一文中也提過停止背景自動同步是省電的重要關鍵。 這和傳統的省電 App 有什麼不同呢?最大的不同就是 Google doze 希望做到「智慧型的省電模式」,不需要你手動開關,不用強制關閉 App,不用設定週期清理,也不會在你需要時關閉網路,但是卻可以達到聰明待機省電的效果。 當 Google Doze 運作時,會偵測你的真實使用情境來決定什麼時候要省電,例如你在旅行途中常常需要使用手機網路,即使暫時把手機放進口袋,這時候 doze 也不會去關掉用得到的網路同步。可是當你回到旅館休息,一段時間沒用手機,那麼 doze 可以讓你起床後發現待機時間電力也不再有大量消耗。 這個功能很棒,可是 Android 6.0 不是人人可以更新, 於是就有國外的開發團隊製作出了一款也叫做「 Doze 」的 App ,想把 Google 的省電模式帶入所有 Android 4.1 以上版本的手機中。

Chrome 取代 Facebook 雙App 實測一個月的省電心得

圖片
我在一年多前寫完「 省裝這 10 種 App 手機跑更快,行動版網頁原來好用! 」一文後,就在到底要用瀏覽器還是用 App 開臉書兩者之間猶豫不定,大概一個多月前,看到 Facebook App 很耗電的新聞沸沸揚揚,於是就下了一個決心: 要把所有社群 App 都移除, 改成用手機上的「內建瀏覽器」來上這些社群網站 (以 Android 來說就是 Chrome ,以 iPhone 來說就是 Safari )。  一開始本來也擔心會不會漏掉重要訊息,但實際執行一個月後,發現其實也還好,因為當朋友知道我不是一直上線時,也就知道要聯繫我可以用其他管道。 而不使用 Facebook App 與 Facebook 即時通 App 帶來的優點也很明顯,就是手機使用電力變長了,甚至使用起來的效能也感覺順一些。 最近兩天,台灣團隊開發的「 Puffin for Facebook 」獲得注目,其實這跟我用 Chrome 或 Safari 來取代臉書 App 有異曲同工之妙,想說既然自己也已經用 Android 內建的 Chrome 取代臉書 App 實驗了一個月,就來把心得寫下,並做一些比較。

不裝省電 App,從最有效開始 Android 手機省電步驟

圖片
手機電池可以撐多久?為什麼手機變得耗電?這是許多電腦玩物讀者常常來詢問我的問題。在手機省電上,我不是從技客角度出發,而是從一般使用者角度出發,盡可能不要從技術破解,而從基本的使用體驗上,思考手機省電的問題: 要如何在不影響我常常要使用的各種功能? 在不損失手機最重要的定位、同步、上網特性下,也能讓手機省電? 而思考手機省電問題,我的出發點也不是打造一台可以兩天不充電的手機(因為很少使用手機就做得到),而是每天可以在我正常上下班時間使用而不需半途充電的手機。 當然,就跟我幾年前分享過的省電觀念一樣(註1),如果假日出遊,我知道我會用手機大量拍照與錄影,以及常常導航路線,那我一定會帶著行動電源,我知道這種情況去節省手機電力的意義不大。 下面這篇心得,我想從自己的經驗出發,從最有效的步驟開始,跟大家分享我的手機省電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