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RSS訂閱」標籤的文章

Omnivore 免費稍後閱讀,支援中文朗讀、PDF標註、訂閱電子報

圖片
比起大量的把資訊丟進稍後閱讀,現在我更喜歡停下來,好好閱讀、消化、處理一篇文章 ,即使可能沒辦法每天處理大量資訊,但往往「深度閱讀與理解」一則資訊,反而會帶來更多的啟發與改變,也能因此延伸出更多有效的行動與改變。(延伸思考: 從讀不完的稍後閱讀轉念:當下讀完,當下處理 )

如何過濾資訊與稍後閱讀?2022年五個克服資訊爆炸的學習技巧

圖片
資訊爆炸是個老問題,但最近收到一位讀者的提問,利用這個機會,跟大家聊聊近期我的處理方法。雖然在電腦玩物上多年來我似乎一直熱衷於收集很多數位生產力工具、生產力技巧的資訊,但資訊過載這樣的想法其實一直不曾構成我的困擾。尤其這幾年來慢慢放下積極追蹤社群新動態的習慣,也似乎能找到即使如此還是不焦慮,並更有時間繼續推動自己的重要專案成果的方式。

如果您之前用郵件接收電腦玩物最新文章,歡迎改用新電子報通知

圖片
各位電腦玩物的讀者朋友,不知道大家目前會用什麼樣的方法,來追蹤最新的文章呢?我能想到的大概有幾種方式:

我如何走出資訊焦慮?不是整理資訊,而是轉換行動

圖片
今年, Google 與 Apple 在推出新手機系統時,有志一同的開始內建「提升數位生活品質」的功能。像是隔離通知干擾、紀錄 App 使用。 Google 甚至說要在我們看太久 YouTube 時,主動提醒我們要休息一下。

RSS 不是臉書演算法解藥,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垂直閱讀與實踐

圖片
或許我取這樣的題目很奇怪,因為長期追蹤 電腦玩物 的讀者,都知道我是一個 RSS 閱讀工具優先的使用者。

用 Inoreader 開始為自己閱讀作主:15步上手指南與訂閱包分享

圖片
新的一年,當然還是要繼續貫徹我在「 社群時代,你還在手工訂閱嗎? 」、「 我如何保護上網閱讀注意力? 」兩篇文章提到的網路資訊閱讀方法: 利用由我作主的 RSS 訂閱,以「集中」、「高效率」、「手動挑選」的方式,幫助自己更深入的閱讀值得深入了解的資訊 。 像是 Feedly 或 Inoreader 這類文章訂閱服務,他們可以: 「集中」:把我最需要、最喜歡的網站文章或影音,集中在一個閱讀器裡閱讀。 「高效率」:新文章準確送達,閱讀時統一介面,再結合一些整理功能,帶來更高閱讀效率。 「手動挑選」:由我自己選擇自己要的文章來源,也只會有我自己選擇的文章,讓閱讀更專注。 面對社群源源不斷的訊息更新,以及被機器服務推薦所主導的閱讀方式。我還是喜歡回到像是 Feedly 與 Inoreader 這樣的 RSS 閱讀器中,手工訂閱自己喜愛的網站,認真閱讀他們上面發表的文章。

Feedly 新功能找回高品質資訊閱讀,自動過濾無效與噪音網站

圖片
比起依靠特定的綜合型大媒體給資訊,或是依靠社群推薦給資訊,我都更推薦「自己為自己量身打造資訊管道」的方法。 只有在自己為自己訂閱、整理資訊管道的過程中,你才能逐漸建立起自己的知識世界觀,開始思考自己需要什麼資訊,而這時候的資訊閱讀才是有效的。 (延伸閱讀: 社群時代,你還在手工訂閱嗎? ) 在這樣的時代裡,也確實有一些「手工訂閱資訊的服務」依然活得不錯,例如 Feedly ,他們可以讓使用者訂閱自己感興趣的網站的新文章,在統一的閱讀器中瀏覽,並且根據閱讀需要分類資訊管道,建立起自己最舒服也最有效率的個人閱讀節奏。 而且 Feedly 今天還推出了「 全新的資訊訂閱整理功能 」,可以幫我們自動分析失效的、少讀的、噪音的網站來源,並且讓我們可以批次刪除、分類大量訂閱,於是重新整理出自己適合的資訊閱讀方式,變得更簡單了。

從讀不完的稍後閱讀轉念:當下讀完,當下處理

圖片
我最近開始實驗:「不使用 稍後閱讀 服務。」 不是稍後閱讀不好,有些人適合使用稍後閱讀服務,例如有完整的時間「 聽文章 」,或是平常工作忙碌但晚上有足夠的時間回顧閱讀。但如果你的時間比這樣還碎片化呢?有沒有可能有另外一種做法?這是這篇文章我所實驗的方法。

訂閱 Facebook 粉絲專頁 RSS 的方法,幫你脫離臉書訊息控制

圖片
Facebook 首頁有自己的演算過濾,優點是當有很多朋友、訂閱很多粉絲專頁時,可以「自動過濾」出相對熱門的訊息,或者是「選擇推送」臉書認為我們感興趣的訊息。但缺點也就在自動過濾和選擇推送,每個人的使用習慣不一樣,或許我更想看到冷門資訊,或許我不一定常常主動按讚而讓臉書搞錯了我的喜好。 而且當一部分臉書的使用用途是「訂閱對我有價值的資訊」時,我會希望可以「準確」、「完整」、「聚焦」的看到「我所訂閱的某個粉絲專頁訊息」,不要被 Facebook 自動過濾掉,這時候我就需要「 自己拿回訊息掌控權 」。 於是,你或許就需要這個方法:「訂閱 Facebook 粉絲專頁的 RSS 」,例如把某一個 Facebook 粉絲專頁的所有訊息都訂閱到 Feedly ,在 Feedly 中就可以看到完整沒有遺漏的資訊,你訂閱的一定看得到,自己控制,不用再被 Facebook 過濾。

用 LINE 即時通訂閱對你最有價值的網站新文章

圖片
你的心中或許有一些自己非常喜歡的網站、部落格,這些網路創作者的文章每一篇你都想即時追蹤到,並且大多數你會想看一看裡面的內容,更有一部分可能對你有用、有啟發。像是我的「 電腦玩物 」(^^),或者對我自己來說,像是「 少數派 」、「 小強的時間管理博客 」也是這樣的部落格。 這樣的網站難得,值得給予他們「最高的注意力」(參考: 我如何保護上網閱讀注意力? ),他們應該被放在 RSS 閱讀器 精選的資料夾分類中,讓我第一時間就能注意到他們有新文章,讓他們的新文章不會被其他雜訊干擾,而且可以自動的推送到我的面前提醒我。 這時候,或許還可以 利用「即時通」當作 RSS 閱讀器 ,也就是這些高價值網站一有新文章,就會自動發一則訊息到即時通裡,訊息中有新文章的標題、網址,甚至內文的摘要,提醒我注意到他。

讓不能顯示全文的網站在 Feedly 直接展開全文閱讀

圖片
最近在思考如何讓 稍後閱讀 的流程更順暢「有效」的方法,也就是要「會讀完」、「能再利用」,盡可能不浪費時間。而研究過程中,發現一款有點相關的小工具,決定跟大家先來介紹。 這款小工具叫做 「 FullyFeedly 」,顧名思義,可以讓我們在 Feedly 中訂閱的文章強制顯示全文閱讀,即使來源網站不顯示全文。 我實際測試一輪,覺得確實有用,首先他透過整合 Readability 這個易讀性工具來抓取全文,確實能不需打開來源網頁,抓到易讀的圖文內容,展開全文的速度也很快。 再者我測試展開國內許多部落格,或是國外的網站,大多數都順利展開全文(嘗試了三十多個不同的訂閱網站,目前只有一個電影網站展開會變成亂碼)。下面就來跟大家介紹這個小工具的設定流程。

如何有效收集資料?給知識工作與學習者的建議流程

圖片
有效收集資料,做好自己的知識管理,我覺得有兩大前提要掌握住: 「參與性」、「長期性」 。 任何人都有收集資料的需求,例如要收集很多新聞事件、評論、分析報告,來作為自己撰寫新文章或企劃的素材。例如正在研究手沖咖啡的學習者,需要收集器材鑑賞、沖泡法教學、自己的學習心得,方便自己學習與複習。 為了讓收集的資料以後有用,首先我們「不能只是收集死資料」,而要讓自己「參與到資料當中」,這包含了:幫資料下註解、畫重點、整合相關資料、作目的性分類整理等等。 而且對於知識工作者與學習者來說,收集資料「不應該是偶一為之」遇到才想到的行為,而是一個「長期持續的習慣」,針對一個具有未來性的需求,不斷地收集、內化、整理自己的資料庫,從而在不知道什麼時候遇到問題當下(需要寫一篇文章、需要教別人泡咖啡),能夠立刻在自己的資料庫中找出資料來完成行動。

Facebook 動態精簡版 friends feed 找回朋友真實分享

圖片
你會不會有這樣的經驗:在臉書上看到很多來自你朋友「只是按個讚」的推薦貼文或專頁,這些你朋友喜歡的產品或消息,但卻不一定是你主動想要追蹤的訊息,數量一多,又反覆出現,可能把你真正想看的「朋友分享故事」也給淹沒了。 對於對自己 Facebook 動態牆訊息吹毛求疵的朋友來說,這或許是讓人焦慮的一件事,之前我也在電腦玩物介紹過一系列過濾 Facebook 動態訊息的方法,他們有其他的幫助,但似乎剛好都少了最後這一種可以「去除朋友按讚推薦消息」的工具: 你如何在 facebook 和某位朋友保持淡如水的君子之交? 找回 Facebook 最新動態主控權?閱讀臉書必用七大技巧 學會臉書「不讚」的方法, Facebook 好內容是你我可創造的 於是,有開發者針對這樣的問題需求,開發出一款我覺得算是比較「適度」調整 Facebook 動態牆的瀏覽器套件: 「 friends feed 」,他的功能與目的很簡單,就是把「朋友只不過是按個讚」的那些產品、專頁、消息都隱藏起來 ,讓 Facebook 只顯示來自你朋友或你真正有追蹤的專頁所分享、轉貼、撰文、上傳照片的訊息。 簡單的說,就是讓 Facebook 動態精簡版只顯示你真正追蹤的朋友與專頁所發佈的訊息。

社群時代,你還在手工訂閱嗎?

圖片
在這個 Facebook、 LINE 盛行的社群資訊傳播時代,你還是那個會自己辛苦訂閱資訊的人嗎?但是,正是在這個「別人給的」資訊轟炸的時代,我們更應該保留一方天地,「自己決定」自己要讀什麼。 即使 Google 很短視的放棄了 Google Reader ,即使 RSS 訂閱一直不是一個可以讓一般使用者熟悉與理解的資訊閱讀方式,但是面對每天社群上的眾聲喧嘩,我更覺得 RSS 訂閱就彷彿讓我自己戴上耳機,於是在熱鬧的街頭上,也能瞬間享受完全屬於自己的知識空間。 如果少了這個片刻寧靜,如果少了這段專注時間,那麼或許我真的會被那永無止盡、反覆循環的即時資訊所淹沒,或許我也會被那潮起瞬間又潮退的社群浪花打得頭昏腦脹,只好隨波逐流。

閱讀體驗再進化! Feedly 獨創滑卡分頁讀 RSS 更聚焦

圖片
正是因為現在 Facebook 上每天都有推陳出新的「熱門」資訊隨時流竄、隨時替換,所以我反而更珍惜「閱讀 RSS 新聞」的美好體驗。(延伸閱讀: 找回 Facebook 最新動態主控權?閱讀臉書必用七大技巧  ) 就算社群可以推薦給我別人按讚的訊息,但是對我來說最寶貴、最重要的,仍然是 RSS 閱讀器裡那些自己手工整理、分類、訂閱的,無論別人喜歡與否,一定會依據我的意思推送給我的重要新文章。 就像是自己家裡精心布置的書房,裡面有我個人最私密、最喜愛的資訊。 你也還在使用這樣的 RSS 新文章訂閱服務嗎?或者你也是用聰明的訂閱方式在閱讀每天即時推送的電腦玩物全文內容嗎?那麼,今天我要介紹的就是自己最喜愛的 RSS 訂閱服務:「 Feedly 」推出的更新, 在新版 Feedly 中把文章閱讀器改成了一個從旁邊滑出的瀏覽卡片,並且還有分頁功能,大幅強化了 視覺專注效果 ,和 更順手的操控 。

Press :為什麼值得花 90 元買一個 RSS 新聞閱讀器 App ?

圖片
「 RSS 新聞閱讀」這種方法雖然一直屬於小眾需求,但對於真正需要的朋友來說,卻是不可或缺的最重要工具。即使現在有社群新聞、 Flipboard 、 Zite 等新鮮的、輕鬆的閱讀方式,但我還是會另外騰出時間,打開我的 RSS 新聞閱讀工具。這時候,通常是為了滿足兩種在天平兩端的需求: 1.針對我特別訂閱的重要部落格, 想要用最專注、最深入、最舒適的閱讀方式 ,閱讀這些網站上今日更新的好文章。 2.針對我需要的主題資料研究, 快速瀏覽和這些主題重度相關的資訊來源 ,看看有沒有什麼我需要整理下來的新資訊。 一種是「重度的閱讀」,一種是「重度的資料整理」,而 RSS 閱讀工具可以比輕度閱讀、輕度資料整理的社群新聞更能滿足我的上述兩種需求。 從上面這樣的需求界定出發,也就延伸到今日這篇文章的主題: 當我們有一個重度的閱讀需求時,是否值得花 90 元新台幣在 Android 裝置上擁有一個最頂級的 RSS 閱讀體驗?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Press 」 ,這是一款在 Android 上推出後就廣受好評,即使一直是付費軟體,也仍然獲得大量用戶的 RSS 新聞閱讀 App。

Feedly 17 Android App 發現 RSS 訂閱遺漏的好新聞

圖片
在 Google Reader 成為過去式後,我一直就是使用 Feedly 作為電腦、手機、平板上的 RSS 新聞訂閱服務與軟體。或許 Feedly 對部份朋友來說有不適合之處,但其簡潔、清爽、穩定快速的介面,從訂閱、整理、分享上實用的功能, 以及專屬的「新聞過濾推薦」,對我來說目前仍是取代 Google Reader 的首選。 一些 Feedly 比較常受到用戶詬病的問題,像是無法正確訂閱無名小站、奇摩部落格的文章,也隨著這些部落格在台灣關閉而不再是問題。另外像是 Feedly App 版每次打開就會自動更新,也在這次的最新 Android 版中修正。 今天 Feedly 17 for Android App 正式推出, iOS 版也準備提交審核了,在這個新版本中加快了載入捲動的流暢度,號稱速度提昇 300%;並且重新排版的文字圖片也將會更賞心悅目;另外在 Feedly 17 for Android 新版中還推出了「 發現 」功能,讓用戶可以探索那些尚未訂閱但熱門重要的優質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