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雲端工作」標籤的文章

把溝通,變成一份文件

圖片
在最近一次關於 遠距工作技巧的課程 中,練習最後,有學員提問到:「雖然 多人協作文件 很方便,但是公司有自己的公文系統、正式文書格式,這樣使用協作文件的機率會不會反而很低?或者協作後還要轉成公司的公文格式,反而麻煩?」

遠距工作如何更有效率? 7 種遠距協作工具經驗與方法分享

圖片
最近「遠距工作( Remote Work )」再次成為話題,而且這一次不是因為新鮮潮流,是來自具體的需求。更多企業為了因應可能的疫情變化,開始測試在家上班、遠端合作的工具與方法。 其實, 遠距工作真正的難處,可能不是工具的問題,而是方法與文化的問題。 想在家工作,搭配相應工具就可以。但如何把家(或是任何你當作辦公室的私人地方),當成一個真正的辦公室?如何清楚劃分工作與私人的界線?這其實包含了個人的工作習慣,也包含公司如何規劃與管理。 遠距工作有可能有助提高生產力,但也可能更要求每個人的 時間管理方法 ,團隊的 專案管理方法 。

Miro 遠距工作開視覺會議的免費強大白板,專案圖解實例教學

圖片
團隊一起開會討論專案規劃、產品設計, 為了把大家的想法表達得更清楚,需要將各種思考視覺化,把各種計畫圖解化。 例如用 心智圖 展開專案流程,用 系統思考法 釐清專案關鍵環節,或是畫一張 商業模式精實畫布 。 面對面開會時,我們可以在會議室的大白板上,畫出這些圖解。 但如果想要遠距工作、遠端會議,這時候,就可以利用「線上協同合作的白板工具」 。這類遠距視覺會議的工具其實也不少,我之前介紹過的簡單版工具就有: Witeboard 世界上最簡單快速的協同合作白板,開會上課利器 Awwapp 觸控靈敏線上共用白板,免註冊電腦平板手機立即可用 但說到功能強大,可以滿足各種視覺會議的圖解需求,就不能不提到: 「 Miro 」這個線上視覺圖解白板工具。

工作愈忙愈要能隨時切換全速工作,我的五個常用技巧分享

圖片
當要處理的工作非常多,但又常常有家庭、有生活想要顧及時,應該怎麼做比較好? 不斷不斷的加班?全部時間一直投入到工作上?犧牲自己的個人休閒、家庭生活嗎?這可能不是好方法。原因不只是因為犧牲自己,更是因為人的專注力沒辦法持續那麼長,就算我一直把時間花在工作上,也很可能一段時間疲勞後,工作速度反而下降。 當生產力低落,有可能我變成其實正在浪費更多時間去完成工作。 我覺得面對堆積如山的工作壓力,但人又不可能不顧及生活,長期投入工作還可能效率降低,這時最好的做法,是可以「隨時切換」。 就是工作累了,不妨處理一點自己的事,要花時間在家庭、生活活動上,但又能「隨時隨地」切換到「全速工作」的狀態。

Google Forms Email Notifications 自動寄送客製化報名確認郵件

圖片
當你用 Google 表單 設計了一份活動報名表或是線上問卷, 希望填寫完畢後,可以寄送一封確認郵件給對方,讓對方知道報名成功,或是提供需要的額外資訊 。這樣的流程,除了手動寄出,如何自動化呢? 兩年前,我有介紹過「 Simply Send 如何讓 Google 表單報名成功後自動寄出確認通知信? 」,這是一個 Google 表單的外掛程式,他就能根據表單內容客製化郵件,自動寄送確認信給填表者。不過,這個 Simply Send 外掛已經很久一段時間沒有更新了。 還有另外一個外掛程式可以做到類似的事情:「 Email Notifications for Google Forms 」,他的評價頗高,使用者眾多,並且 2018 年還保持更新,同樣可以根據表單內容,客製化確認郵件,並且自動寄信給填寫成功的填表者。

從 XMind 轉移 Coggle ,比想像更好的中文心智圖同步軟體選擇

圖片
前幾天看到 XMind Cloud 雲端同步功能要關閉,我也在昨天寫了「 XMind Cloud 雲端同步即將停止服務,記得下載你的心智圖檔案 」一文。而這幾天,我陸續花了時間來測試幾個可以跨平台雲端同步的心智圖軟體, 趁著這個機會,重新檢視自己「使用心智圖的需求與流程」,並看看能不能產生一個更有效率的新選擇 。 我陸續測試了 SimpleMind、 MindNode、 Mindmeister、 Mindomo 和 Coggle ,最後我決定來選擇「 Coggle 」,展開新的心智圖工作模式。今天這篇文章,就想來跟大家分享我如何選擇的理由,你不需要跟我一樣,但或許你剛好跟我對心智圖的想像和需求相似,那麼或許可以看看我對 「 Coggle 」的分析。 以功能性來說, XMind 依然是我用過功能最棒、介面漂亮,把簡潔易用與專業技巧「結合得最好」的心智圖軟體,我也是 XMind Pro 專業版 的購買用戶,嘗試利用過專業版裡的簡報、 腦力激盪 、 甘特圖 功能。即使沒有雲端同步功能了, XMind 依然優秀,我們還是可以透過 Google 雲端硬碟等服務自己來同步心智圖檔案。

G Suite Google 日曆建立公司會議室、學校設備預約系統教學

圖片
昨天的「 Google 日曆共用防誤改他人行程:會議室預約與團隊專案必學 」一文,分享了如何在免費的個人 Google 日曆中,建立起一套會議室預約、設備預約,以及團隊專案共用的流程,關鍵是如何讓每個人都能新增行程時,卻可以不要誤改他人行程。 那篇文章其實源自於我最近對 G Suite 版 Google 日曆的研究。 在公司、學校使用的 G Suite 中,可以用簡單的方法建立設備資源預約系統 ,這套系統有幾個優點: 每個員工可以用自己的個人 Google 日曆,直接預約公司場地、設備。 員工預約時,從自己的 Google 日曆就能查看可預約狀態。 管理者也有統一預約時間表,可以管理所有設備預約權限。 不僅讓員工預定設備變得更簡單更統一(我看過有些公司是要先去填寫設備或場地預約單,然後再自己把行程或會議安排到行事曆,變成分開的兩個步驟),對管理者來說也方便統整所有資源的使用狀態。 如果你們公司或學校使用 G Suite ,那麼可以使用這個方法,直接就在 Google 日曆建立起會議室、公務車、錄影設備、教學器材的預訂系統。

Google 日曆共用防誤改他人行程:會議室預約與團隊專案必學

圖片
我之前在電腦玩物撰寫的「 Google日曆不是日曆,你沒想到的10種活用案例教學 」一文,提到了可以利用 Google 共用日曆來建立「公司內的會議室預約系統」、「請假系統」,步驟簡單而效果實用。 後來我又進一步撰寫了「 最簡單的專案管理工具: Google 日曆,專案團隊應用實例教學 」,分享一個團隊如何利用 Google 日曆來一起管理專案與活動。以及「 用 Google 日曆和家人一起管好家庭計劃,強化感情的7個技巧 」,分享我自己如何利用共用日曆和老婆做好家庭生活溝通與管理。 不過這裡其實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共用 Google 日曆雖然簡單, 可是協作者都可以改行事曆上的內容,這樣會不會有同事誤改別人預約的會議室?或是合作者誤改重要的專案行程與活動呢? 在家人、少數人合作上問題不大,但是如果真的要用 Google 日曆達成團隊的遠端協同合作,可就不能讓人誤改行程了!

如何檔案同步上傳 Google 雲端硬碟後,安全刪除本機的檔案?

圖片
最近常常被問到這個問題:「我在電腦上用 Google 雲端硬碟的同步軟體,把電腦裡的檔案資料夾都上傳雲端後, 我想刪除本機的檔案,只保留雲端上的版本 ,這時候我要怎麼做比較好呢?」 其實對於熟悉 Google 雲端硬碟邏輯的朋友,這應該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但因為最近無論在課程中、文章下,都有朋友問我同樣的問題,並且他們原本採用的解決方法都不好,或是不知道怎麼辦,所以我想應該真的有朋友在這樣的工作邏輯下遇到麻煩,決定來幫大家寫一篇簡單的教學。 可能是你的筆電空間不夠,所以你希望檔案上傳 Google 雲端硬碟後,本機的檔案刪除,但檔案依然保留在 Google 雲端硬碟上。 也可能有一些私人或工作的檔案,你不希望混雜出現在工作的筆電上,希望雲端保留,但本機刪除。 這時候,正確的解決方法如下。

Google Drive 雲端硬碟檔案串流:不佔空間更高效率的新制教學

圖片
2021/7 更新 : Google 雲端硬碟電腦版同步軟體整合,個人用戶將有哪些功能改變? 2021/9  更新: 新版 Google 雲端硬碟電腦版心得教學,如何管理與設定檔案串流 2017 年的 7 月開始, Google Drive 雲端硬碟 針對「 個人使用者 」推出了電腦端的全新「同步與備份處理軟體」,我有兩篇主要的心得,分享了這個新同步軟體的功能教學:「 Google 備份與同步處理全新軟體下載!同步備份整台電腦教學 」、「 Google 備份與同步處理軟體使用兩個月心得:優缺點與最佳化 」。想要了解這個「 Google 備份與同步軟體」的朋友,前面這兩篇應該會是目前最詳細深入的教學。 而在 2017 年的 9 月底開始, Google Drive 針對「 企業版與教育版使用者 」,推出了另外一種叫做「 雲端硬碟檔案串流( Drive File Stream ) 」的新機制。 企業內員工或校園的老師,在自己的工作電腦安裝「雲端硬碟檔案串流( Drive File Stream )」的軟體,就可以同步公司的檔案資料。但關鍵的不同在於,他是用「自動串流」的方式同步,這樣的機制有幾個優點:

FAX.PLUS 免費線上傳真服務,不需傳真機每月免費傳10頁文件

圖片
在無紙化工作方式中,偶爾的列印傳真需求,不一定要自己擁有一台事務機,我之前分享的「 不需買印表機也免隨身碟, 7-11 全家雲端列印超方便教學 」,就是方便、便宜的方案。列印紙本,當然一定要跑趟便利商店,如果是傳真的話,則甚至連找台傳真機都不用,利用「 線上傳真服務 」,就能直接把文件傳送到對方的傳真機。 我自己偶爾要傳真文件時,都是這麼做的,而且直接在 Google 雲端硬碟裡,就可以把我要傳真的圖片、文件(甚至連 Google Docs 都行),線上傳真到對方的實體傳真機。想了解這個工作流程的朋友,可以參考我在電腦玩物撰寫的「 無紙化雲端傳真、簽名、免列印方法,節省做瑣事時間 」一文。 我自己之前慣用的線上傳真服務是:「 HelloFax 」。這兩天則看到幾個友站在推薦「 FAX.PLUS 」這個服務,這個服務其實也行之有年,而且提供每個月免費 10 頁的傳真額度,對於偶爾傳真一次的朋友來說,幾乎可以免費使用,於是我也興起了實際試試看的念頭。

Ragic:台灣開發 Excel 式企業雲端資料庫,取代 Excel、 ERP

圖片
當你的公司或團隊逐漸發展,有大量客戶訂單需要管理,有陸續增加的人資差勤資料要統整,還有許多團隊內部需要的費用報支、資產清單、出差會議要跑行政流程。當面對上述的需求,如果員工各自使用 Excel、文件、郵件來跑資料管理流程,會導致檔案分散、無法統整且不利協同合作。但是如果公司或團隊想要導入 ERP 之類的資料管理系統,無論導入套裝軟體,或是自己客製化,也都是一個大工程。 這時候,台灣團隊開發的「 Ragic 」,就是一個想要解決上述兩大問題的服務。 「 用 Excel 管理資料太分散?行政流程缺乏協作與即時性? 」 Ragic 提供了雲端協同合作,甚至線上簽核的資料行政管理流程。 「 自己做 ERP 或資料庫,難度高、不好用? 」 Ragic 提供了類似 Excel 的親切介面,還有各種商務資料範本,你可以快速組合,建立出自己需要的資料庫系統。而且幾乎任何人都會用,因為完全不需要寫程式,甚至連資料管理都因為有範本而變得很簡單。

Google 備份與同步處理軟體使用兩個月心得:優缺點與最佳化

圖片
2021/7 更新 : Google 雲端硬碟電腦版同步軟體整合,個人用戶將有哪些功能改變? 2021/9  更新: 新版 Google 雲端硬碟電腦版心得教學,如何管理與設定檔案串流 Google 正式公告,今年年底開始就會逐步停止「舊版」的 Google 雲端硬碟桌面同步軟體,不過不用擔心,不是服務要停止,只是要大家都更新到「新版」的「 Backup and Sync from Google( Google備份與同步處理 ) 」。 事實上,現在如果妳去 Google 雲端硬碟、 Google 相簿的網站要下載桌面同步軟體時,會發現已經都只能下載「Backup and Sync from Google( Google備份與同步處理 )」, 舊版軟體已經被新版軟體取代了 。 補充說明:這篇文章是給已經在使用的朋友看的深入分析。如果您是輕度使用者,或者剛剛開使用,可以先看我的這篇簡單圖解:「 [簡報分享] Google Drive 沒有退役!簡單圖解新版桌面同步軟體 」。 2017/10/17 更新:針對企業版與教育版的新機制 : Google Drive 雲端硬碟檔案串流:不佔空間更高效率的新制教學

如何在電腦桌面顯示多時區時鐘?出國旅行與工作聯繫必備

圖片
這幾天看到國外文章在討論一款 Mac 軟體 :「 FlagTimes 」,它的功能是在 Mac 選單列直接顯示好幾個國家的時間(功能簡單實用,價格也只要 0.99 美金)。類似功能的工具還有免費的「 Clocker  」,他是在選單列插入一個顯示多國時區的下拉列表。 這讓我想到,確實自己之前也有遇過幾次:「 想要在電腦桌面顯示多時區時鐘 」的需求。 有一陣子我跟住在美國洛杉磯的作者合作他的新書,需要抓準對方可以討論的時間溝通。還有一陣子我的好友跑去倫敦,偶爾要跟他上線聊天時想要知道他的時間。也有幾次我自己出國旅行,例如到義大利時,我就會想在打開筆電時同時知道義大利時間與台灣時間。 當然有一些「 時區換算的網頁工具 」可以使用,但如果使用頻率很頻繁,就會想要直接顯示在電腦桌面上,讓工作時隨時都能查詢。

Google 備份與同步軟體進階教學:同步不同電腦上的桌面工作

圖片
兩個禮拜前,「 Google 備份與同步處理」新軟體推出,我先寫了一篇基本功能教學:「 Google 備份與同步處理全新軟體下載!同步備份整台電腦教學 」。然後也針對照片備份寫了另外一篇新的教學:「 讓 Google 相簿保留原硬碟資料夾分類! Google 同步備份活用 」。 但是我心中還在想著另外一種「應用方式」:我有一台 Mac 筆電、公司是 Windows 桌上電腦、家裡是另一台 Windows 桌機,有時候工作時會把臨時需要的檔案先丟在「桌面上」,有沒有辦法利用「 Google 備份與同步處理」軟體來更順暢的「 同步不同電腦裝置上的桌面工作 」呢? 下面我就一步一步來分析如何達成這個需求。

用 Google 日曆幫孩子留下成長日記與健康記錄,更利合作查詢

圖片
最近在跟老婆討論,之前我們照顧新生兒的頭一個多月時,兩人手忙腳亂,這時候「 寶寶生活記錄 App 」確實幫上我們大忙,讓我們可以快速紀錄孩子的喝奶、睡覺、大便小便等作息時間,也讓我們知道如何去認識一個小朋友的生活習慣與健康資訊。 但漸漸的,我們開始上手這些基本的育兒流程,於是對於幫孩子寫成長日記,開始有了不同的想像。 我開始想到:「要幫孩子留下可以傳承給他的成長日記與健康記錄,而非只是父母自己的記錄。」 而我的老婆則開始在意:「更方便的兩人協同合作,更方便查詢資料,更方便修改過去的時程。(因為上手後,也就漸漸不是那麼在意當下紀錄,而會想事後補充)」 於是我從自己擅長的工具去思考,那麼我已經跟老婆一起共用當作家庭行事曆的「 G oogle 日曆 」,可否也 另外新增一個行事曆 當作「寶寶成長日記」呢? 我想是可以的,也做了一些實際測試,發現很好用,我覺得「用 Google 日曆當作寶寶成長日記」有下面的優點: 方便匯出 :可以單純「 匯出成行事曆檔案 」,也可以「 列印成月曆 」,未來要移出或換工具,相對方便。 方便協同合作 :簡單設定多人協作,我和老婆可以一起紀錄,彼此修改(很感謝老婆在我的多年薰陶下,也養成了 一定要使用協同合作的工具 的習慣)。 方便轉移(傳承) :雖然我不知道 Google 這個服務會存活多久(就算 Google 倒了,我也相信前面的匯出可以幫助轉移),但我期待未來有一天可以把孩子加入這個成長日記,讓他擁有一份自己從出生到未來的行事曆。 了解這篇文章的前因後果: 「前因」:前陣子我陸續寫了兩篇 Google 日曆協同合作的文章:一篇關於家庭:「 用 Google 日曆和家人一起管好家庭計劃,強化感情的7個技巧 」,一篇關於工作專案:「 最簡單的專案管理工具: Google 日曆,專案團隊應用實例教學 」。 其實這樣簡單的合作,就能創造很緊密的連結。如何你還不知道如何「 設定 Google 日曆共用 」,也可參考前面這兩篇文章,我這裡就不再贅述。 「後果」:在「想要留給孩子的成長日記」上,我還是會搭配 Evernote 與 Google 相簿,一方面我 會在 Evernote 留下 更詳細的育兒心得筆記、關於孩子的故事、掃描孩子的各種資料。另一方面我則在 Goog...

取代郵件即時通溝通,6 個雲端協同合作案例幫你提升職場效率

圖片
之前讀到一篇文章:「 「速度」怎麼幫助企業增加競爭力,前Google應用程式總裁的2點建議 」,裡面提到一段話:「千萬不要等待前一個人把事情做完再開始執行自己的部分,不要用連續性的思維來工作,要用平行的方式思考,各自執行自己的任務!」而這正是善用雲端工作裡的「 協同合作 」的價值。 這裡所說的「協同合作」,是指比起一來一往的訊息溝通、資料傳遞,比起等前一個人完成任務後傳給我繼續接手,不如有一個「 共同的工作平台 」,讓團隊合作者可以在這個「工作平台」上一起看到需要的資料,一起進行編輯、整理與執行,反而可以: 「降低不必要的溝通次數」,並且「增加彼此的一致性與正確性」,與「同步進行提升工作效率」。 目前很多可以協同合作的雲端服務,都具備類似的效果,像是 Trello 、 Quip 、 Evernote 、 Onenote 等等,今天就以我真實工作經驗裡發生過的協同合作案例來舉例,看看如何善用這些雲端協同合作的功能,來改進我們的工作流程。

最簡單的專案管理工具: Google 日曆,專案團隊應用實例教學

圖片
我在 電腦玩物 中常常介紹 專案管理軟體 ,於是也有很多團隊在需要建立一個合作工作流程時,會來信詢問我的意見。 有時候當他們需要更密集溝通討論,我會建議 Slack 或 Jandi 。當他們需要清楚又簡單的進度安排,那麼建議試試看 Trello 。當然也有更進階的專案排程,可以利用「 甘特圖軟體 」完成。 但是之前有一封來信讓我重新思考了這個問題:

Twist: 想要更聚焦工作的 Slack ?試試看這個 Todoist 新服務

圖片
雖然即時通、電話討論「很快」,但更多時候其實我心底的願望是希望合作者「好好寫一封工作郵件再寄給我討論」。 我想一定也有朋友跟我有類似的感觸:雖然可以在即時通上快速的討論事情,但一旦有人插話,或是討論中斷,那麼之後同一件事情的討論就會變得很片段瑣碎。加上即時通和電話的屬性,會讓人「想到什麼講什麼」,這樣一件好好的工作的討論就更破碎了。還不如,靜下心來好好寫一封郵件,把任務描述清楚,然後我們再來針對這件事溝通。 這或許就是今天要介紹的這個「 Twist 」最新服務的初心,他當然是一個類似 Slack 的服務,但又以 克服 Slack 最終容易討論失焦、分心的問題 為目標,這個新服務來自知名待辦清單工具「 Todoist 」的開發團隊,以其任務管理流程的專長,重新改造了一個不同的工作團隊溝通平台。

善用 Google 雲端硬碟 4 個自動化功能,節省中文文書處理時間

圖片
Google 的機器學習技術,不只運用在圍棋上打敗人類,也不只運用在「 Google 相簿中幫我們辨識與搜尋照片 」,在以 Google Drive( Google 雲端硬碟)為主體的辦公室平台裡,也有「機器學習技術」幫助我們 讓工作更加自動化 。 當然,目前的很多 AI 和智慧型助理功能會受限於語言,在英文版裡的應用可能性又多於中文版。例如在 Google Allo 這個其實是智慧型秘書的通訊工具中,就有中英文的不同限制,但如果仔細使用,中文用戶還是可以發揮一些應用效果,例如:「 Google Allo 聊天可用 Google 個人助理中文指令 15則實測教學 」。 不過因為我長期使用 Google 雲端硬碟來處理文書工作,所以起碼在我的文書處理經驗裡,還是可以確認 Google 雲端硬碟中有一些機器學習功能,雖然沒有英文版強大,但是也對中文文書處理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