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職場工作術」標籤的文章

架構愈簡單,整理愈簡單:談專案不斷變動時的工作系統整理方法

圖片
那一天在 線上視訊課程 中,跟許多熱情的學員分享「如何架構專案任務的子彈筆記系統」 ,討論如何建立工作系統的邏輯與方法,課程獲得很棒的回饋與交流。而課程結束後,我又留下時間,繼續跟大家討論延伸的各種問題,這時候,有一位朋友問了下面這個問題,問題的大意如下:

職場筆記、會議記錄、反省日記如何避免寫過就忘?

圖片
最近讀到一篇介紹卡片盒筆記法的文章:「 卡片笔记法、Roam Research 与个人笔记体系的建立——拯救「写过就忘」 」,切入「拯救寫過就忘」這個主題,我覺得很有意思。雖然我的管理方法和該篇文章採用的「 卡片盒筆記法 」不同,但也讓我想談談自己在職場與任務筆記中,如何避免寫過就忘的方法。 「避免寫過就忘」,正向目的就是:「 希望自己寫下來的東西,在需要這個資料時可以有效地拿出來使用,並且看得懂自己寫下來的筆記、用得上自己寫下來的筆記。 」

工作愈忙愈要遊戲化拆解任務,不需用大道理逼自己去做

圖片
有一段時間,我在電腦玩物上喜歡研究各式各樣的遊戲化 App ,從養成習慣到專案管理,其實都有遊戲化工具,幫助我們展開原本困難、枯燥的行動: 練習專注的遊戲化: Forest 用專注力養育一片森林,動人的時間管理 App 儲蓄習慣的遊戲化: 記帳城市:最會遊戲化台灣團隊幫你「直接上癮」每日記帳習慣 早起習慣的遊戲化: SleepTown 遊戲化養成早起習慣,來自 Forest 台灣團隊開發 走路運動的遊戲化: Walkr 把走路變成最好玩的遊戲,放口袋裡的銀河冒險 目標管理的遊戲化: 玩,很重要!我在 Habitica 跟真實人生玩遊戲的一年後心得 近幾年來,比較沒有發現什麼更有創意的遊戲化工具, 但「遊戲化的拆解」,反而變成我自己在推進任務時的一個習慣。

Notion 職場專案管理實例圖解教學:排程進度、整理資料方法

圖片
不久前在電腦玩物分享:「 用 Notion 整理閱讀學習、研究筆記資料庫,超完整的圖解教學 」,獲得很多的迴響。也有不少讀者朋友詢問我:「 那如果是職場、工作上的專案、任務、資料, Esor 會如何利用 Notion 來建立一個管理系統呢? 」 當面對的是職場上的管理,有幾個關鍵需求要被解決: 時程、進度,需要更嚴謹的管理 專案流程、待辦清單,需要更清晰的排序 大量瑣事、資料需要整理,而且他們彼此相關 如果我要用 Notion ,也應該會從上面三個角度,來設計自己的職場工作專案管理系統(我目前當然是 用 Evernote 子彈筆記系統來建立管理 )。

工作愈忙愈要能隨時切換全速工作,我的五個常用技巧分享

圖片
當要處理的工作非常多,但又常常有家庭、有生活想要顧及時,應該怎麼做比較好? 不斷不斷的加班?全部時間一直投入到工作上?犧牲自己的個人休閒、家庭生活嗎?這可能不是好方法。原因不只是因為犧牲自己,更是因為人的專注力沒辦法持續那麼長,就算我一直把時間花在工作上,也很可能一段時間疲勞後,工作速度反而下降。 當生產力低落,有可能我變成其實正在浪費更多時間去完成工作。 我覺得面對堆積如山的工作壓力,但人又不可能不顧及生活,長期投入工作還可能效率降低,這時最好的做法,是可以「隨時切換」。 就是工作累了,不妨處理一點自己的事,要花時間在家庭、生活活動上,但又能「隨時隨地」切換到「全速工作」的狀態。

工作愈忙愈要避免零碎溝通,用即時通工作的3個節省時間技巧

圖片
最近幾次在大學演講,不約而同被問到一個類似的問題:「在用即時通討論事情時,常常覺得對方很沒有效率,討論很零散,進度很緩慢,對方的回應有一搭沒一搭,感覺彼此都會拖延到時間。」 而面對一些重要的事情,或是自己很忙時,這樣的即時通討論,反而讓工作的效率降低。 這些時候,我們總覺得是: 對方沒誠意討論? 對方不專心? 對方是不是對我有什麼意見? 這些類似「為什麼已讀不回?」的心理猜測,其實在工作討論中沒有必要,也可以由我們來主動避免。 因為當我們主動發起了「零碎的溝通」,如何讓最後的討論,不陷入低效率、進度慢的困境呢?

工作愈忙愈要先理清順序,但不是排重要性,是避免時間浪費

圖片
忙碌的工作者,常常會被賦予許多的新任務,於是很容易陷入有一個任務就趕快做一個任務的情況,沒有時間仔細思考排程、順序的問題。 但這個「沒有時間」好好做計畫的原因,很有可能正是來自於沒有仔細思考排程、順序本身。正是因為沒有先做好計畫,所以才沒有時間。 不過,我這裡說的計畫與排程,「不是」單純排出事情的優先重要性而已。 而是沒有理清多個任務之間「真正的行動步驟」次序,做好快速工作切換,讓多個任務可以同步並進。於是導致自己在工作上要花掉更多時間,最後更沒有時間做計劃。(可延伸閱讀: 如何在忙碌職場深度工作?反思對深度工作力的 4 個實踐技巧 )

工作愈忙愈需要清單工作法,把塊狀任務變成分點行動

圖片
我這裡說的 清單工作方法 ,不是單純把任務列在清單上,那是塊狀工作。而是先把任務分點拆解,讓任務不需要一次做好,而可以逐步分點完成。(可延伸參考: 兩步驟改寫待辦清單,提升時間利用量、任務達成數 ) 什麼是塊狀工作? 想要一口氣完成任務,需要一次有兩三個小時以上空檔。 什麼是分點行動? 把塊狀工作切塊、分點,變成可以一步一步完成,每一個可能是30分鐘以內的時間(當然,沒有很嚴格的時間定義)。舉例像是寫一篇文章這個塊狀任務,可能變成下面的分點行動:

工作愈忙愈要練習放下很急的事,世界越快心則慢的核心方法

圖片
我們的情緒、感覺,有時候和「事情真正的面貌」是有距離的。 當我們被自己的情緒綁架,很有可能被與事實不符的情況中,不僅距離事實愈來愈遠,也讓自己陷入焦慮之中。 這時候如果我們懂得辨識出情緒與事實,那麼可以放下的東西更多。例如現在很流行的正念方法,正是在幫助我們練習自我覺察,而覺察的目的只是在辨識出事實與現象,讓自己不要被表面現象情緒綁架。 個人的心靈可以這樣練習,那麼工作上有沒有類似的方法呢?

Google 台灣工作職缺搜尋服務 10 個技巧同時篩選各人力銀行

圖片
這兩天, Google 在台灣上線了他的「職缺搜尋服務(人才招募服務)」 ,這是一個「搜尋工具」,可以讓使用者一次搜尋國內外各大人力資源網站的資料,找到台灣的相關工作職缺。

工作愈忙愈需要培養興趣,但練習興趣不只為人生平衡與斜槓

圖片
第一個問題:常常覺得自己的興趣五花八門,覺得什麼都有趣,但大多數只是想想,從未實踐,或是半途而廢,那些玩過的興趣,當下好玩,但事後好像也沒有為自己帶來長遠的影響。於是即使是有些時間去實現興趣,但最後的結果好像還是感到空虛。 第二個問題:另一方面,工作很忙,在工作時間中犧牲了建立與實現自己興趣的時間,雖然工作上感到缺乏成就感與樂趣,但卻不敢多保留一些時間給自己的興趣。姑且不論這樣值不值得,但這樣的方法,會是最有效的做法嗎? 這兩個問題,或許有同樣一套解決辦法。 我自己在正職工作與家庭生活之外,也很熱衷於培養自己的興趣,例如 寫作 、 跑步 、 料理 、 閱讀 等等。 我對於興趣可以帶來的正向影響,有一些反思,這篇文章提供心得給大家參考。

臨時工作加不停,重要專案都卡關,我能怎麼辦的七個步驟

圖片
這是我很常被詢問的問題:「 Esor ,雖然我知道時間管理就是自我管理,就是專注自己的重要事情。但問題我的工作上就是無法專注,因為每天都有老闆、客戶臨時加入的大量工作,而且每件意外工作都說是緊急又重要,導致就算我想專注重要工作,最後重要專案還是都卡關。」

如何處理工作常常被打斷問題?五種解決方法

圖片
很多朋友跟我說,對於「工作常常被打斷」感到很困擾:老闆總是隨心所欲,想到就臨時交代任務?專案進行中總是會有一些意外突發狀況?這些都是工作可能被打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