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科學教育」標籤的文章

Globe Explorer 生成有根據圖文百科,知識圖譜、市場分析到故事板

圖片
維基百科是我們理解很多知識主題的常用管道之一,裡面的圖文內容大多有所引用憑據,而 ChatGPT 這類 AI 工具的知識解說與分析常常缺乏的就是對來源的引用,容易出現太多自己生成的幻覺。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 「 Globe Explorer 」希望能夠用一種「視覺化」、「有架構」的方式解決 AI 生成知識解釋時的問題 ,利用生成一張有來源根據的知識圖譜,展開一個知識主題的圖文百科架構,讓我們可以快速概覽,也可以深入挖掘。

Eduaide 免費 AI 課程助教幫老師設計教學、測驗到行政,支援中文

圖片
一堂課程或許只有幾個小時,但對一位老師來說背後卻有龐大的工作量需要完成。 老師要 先分析學員的痛點與需求 ,要依此調整課程的 學習目標 ,然後要為每一段課程規劃設計 個性化的教學策略 ,不僅要能 解釋知識 ,更要讓學生 透過練習、討論、測驗來自主學習 。光是這樣的課程流程,就表示一位老師需要花很多時間去製作出知識圖表、簡報設計、案例討論、測驗題目等等不同內容。而且,還有許多 教學相關的行政流程 需要處理,例如發送課前郵件、提供作業回饋等等。

ChatGPT 與 Quiz Wizard 幫老師家長 AI 生成選擇題、抽認卡教學

圖片
我在自己小孩的幼兒園中,常常看到老師利用 Flash cards (記憶閃卡、學習抽認卡)來進行教學,他們會搭配一些 Flashcards 專屬線上工具(例如 Quizlet ),在有趣的翻牌互動,或是選擇題中,讓小孩練習記住一些知識或詞彙。其實成人也有很多時候會利用這樣的學習方式,例如知名的記憶閃卡工具 Anki ,或者我在電腦玩物中近期介紹過的一些學習工具,裡面都有 Flashcards 相關功能:

Merlin 免費中文 AI 辨識台灣鳥類圖鑑聲音 App,來自康乃爾實驗室

圖片
最近家中的小朋友開始對大自然中的各種生物產生了興趣,除了幼兒園講到類似的鳥類、昆蟲主題課程外,我們也買了一套兒童生物百科相關書籍親子共讀,所以孩子常常聽到社區裡的鳥鳴聲,或是看到樹上築巢的小鳥,都會問爸爸這是什麼鳥呢?(可進一步參考: 兒童在家自學期間給父母的線上免費學習資源清單 、 21 種「知識性」教學素材資源網站,提供老師學生免費下載 )

兒童在家自學期間給父母的線上免費學習資源清單

圖片
在台灣學校因為疫情準備停課,並啟動在家學習的這段時間,除了學校提供的線上學習方案外,還有哪些父母可以利用的在家自學資源呢? 其實我們家在幼兒園階段的孩子也在這兩天先自主停課在家,不過和高中、國中、國小可能需要繼續線上上課不同,學齡前的孩子畢竟沒有那麼緊迫的課業學習要求。但是, 當父母需要 在家工作 ,而孩子又要停課在家時,可以讓孩子自己做些什麼、看些什麼?對幼兒來說可以兼顧娛樂與學習? 這時候,父母還是需要一些額外的工具資源來幫忙。

全球大學課程最熱門書籍檢索系統,人類知識百萬本經典著作地圖

圖片
文學、歷史、哲學、科學、教育、數學、醫學、商管、心理學、程式技術等等,人類累積幾千年的知識,無數的書籍文本,難怪說學海無涯,一個人是絕對無法涉獵全部的知識,但如果想要入門,最經典的書籍是哪幾本呢? 也許,從全球大學開設的課程中,統計看看各學科最常被選擇的教科書,又或者有哪些特殊學門的參考書選擇, 那麼我們可以獲得人類知識相對具有共識的經典學習地圖。 而這樣的檢索系統,對於真的要鑽研某主題的研究者與學生,或是要準備大學課程參考資料的教授,應該也很有幫助。

利用古大陸地圖工具搜尋世界各地恐龍,結合最大恐龍圖庫

圖片
在身為孩子的階段,可能都曾經對巨大的恐龍有著神奇的想像。我的孩子也對恐龍癡迷,不只喜歡看各種恐龍展覽,而且還能靜下心來一頁一頁翻閱恐龍百科全書,問我這些恐龍叫什麼名字、有什麼生活習性。到了後來,去看恐龍展覽時,反而是孩子比我認得更多的恐龍。 慢慢地,孩子也從對恐龍單純的想像,開始了解到地球曾經經歷過非常長時間的巨大變動,物種曾經滅絕,恐龍成為了世界各地被挖掘出來的化石。 最近,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線上網站,讓這些對「古地球」、「古生物(主要是恐龍)」有興趣的孩子,或是需要做這類教學的老師,提供了一個根據時間、地點動態展示的「恐龍地球地圖」 ,利用這個 3D 地球地圖,可以快速查找古大陸的板塊變動,並找到我們所在地區或不同地區曾經發現的恐龍。

史密森尼300萬張歷史科學圖片,開放老師學生、設計師免費下載重製

圖片
博物館開放數位資源,提供網上免費下載,甚至授權可以自由利用,這已經是持續了好幾年的全球趨勢,我也在電腦玩物介紹過幾個重要的資源: 台灣故宮開放 7萬張書畫器物圖片免費下載!教學與商業皆可用 免費下載大英博物館歷史文物 3D 模型列印,包含復活節島石像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45 萬張畫作圖檔與歷史文物照片下載 教學與導覽必備! Google 隨身藝術教科書 App 下載 而最近一個非常龐大的博物館資源上線,吸引了全球的目光,那就是來自美國史密森尼學會開放的將近 300 萬張歷史、科學的 2D、 3D 圖檔( Smithsonian Open Access )。不僅開放所有人自由下載,還允許商業自由利用!

2萬多個兒童紙上習作免費下載列印,從著色、迷宮到摺紙練習

圖片
因為有了小朋友,也開始研究一些跟父母、孩子有關的數位資源。例如之前推薦的「 Storyline Online 知名演員教你朗讀童書給孩子聽,完全免費! 」父母先看影片學說故事,然後跟孩子們說起精彩故事,也是爸爸媽媽跟孩子之間很棒的溝通學習方式。 也因為這樣,最近有讀者跟我推薦另外一個對父母來說很不錯的資源,來自 education.com 網站的「 Free Worksheets and Printables for Kids 」,可以 免費下載列印兒童紙上習作 。

iNaturalist AI辨識數萬種鳥類昆蟲動植物照片,還有遊戲化 App

圖片
之前推薦了兩款 AI 賞花工具:「 形色:一秒辨識四千種花草植物,最聰明又有詩意的賞花 App 」和「 Pl@ntNet 自動辨識花卉植物名稱,只需上傳野生花草樹木照片 」後,電腦玩物的讀者李家泓先生特別留言跟我分享:「 可以參考 iNaturalist,一樣是全世界的資料庫,但是做所有類群的生物 ......一樣可以用電腦上傳,而且辨識的角度是從科屬種的方式切入,較符合生物分類學的原理,就算沒找到種,也還可以用科或屬的名字去google。」

Pl@ntNet 自動辨識花卉植物名稱,只需上傳野生花草樹木照片

圖片
在野外看到一些花草樹木,覺得很漂亮,但卻沒辦法叫出他們的名字,是一件可惜的事情。尤其是,我現在開始期待未來要帶孩子去郊遊時,也能跟孩子介紹那些植物的名字。

19 個新學期準備考試、做報告、寫筆記的數位學習與研究技能

圖片
寒假即將結束,國高中紛紛開學,大學生們也要在接下來一兩週陸續回到校園,新的學習開始,我想為大家整理幾個對於閱讀學習、考試準備、報告撰寫有幫助的數位工具與方法。 我現在依然對之前曾經在台中明道中學、台北敦化國中等 學校演講 印象深刻,我那時分享了如何利用 Evernote 建構第二大腦的方法,而在場同學們的反應,讓我看到他們對於 如何建構一套有效的自我學習與成長方法 ,有著很大的熱情。(可參考我的舊文: 2015 年的學生們值得珍惜擁抱的數位能力:方法篇 ) 這也讓我後來在電腦玩物持續分享了許多跟教育、學習有關的工具和文章。而今天,讓我回想自己求學時代準備考試、做報告、讀書上課寫筆記的需求,來為即將開學的學生們推薦值得應用的數位技能。

讓孩子輕鬆把想像變成卡通動畫 Google Toontastic 3D 免費下載

圖片
Google 在教育市場除了有提供老師與學生教學用途的 Google Classroom 系統,也推出過多個教育主題的工具,像是: Google 玩遊戲學程式中文化線上課程 Blockly Games Google 中文版科學測量 App ,推廣創客實驗免費下載 教學與導覽必備! Google 隨身藝術教科書 App 下載 而今天要介紹的是一款完全免費的 3D 動畫故事製作軟體 :「 Toontastic 3D 」,由 Google 推出,目前有 Android 與 iOS App 版本。

Google 表單測驗卷製作教學,幫老師自動改考卷評分

圖片
「 Google 表單」是一個免費又有強大應用的線上工具,首先你可以掌握他的基本技巧來設計各種線上問卷調查: Google 表單的 10 個專業問卷調查設計秘密教學 接著你可以延伸他的外掛功能,讓「 Google 表單」也能製作出專業的報名網頁: Google 表單自動關閉回覆教學:時間人數到達就過期 如何讓 Google 表單報名成功後自動寄出確認通知信? 如果你還能發揮創意的話,其實「 Google 表單」可以當作 App 來使用,我就曾經拿 Google 表單直接取代我的「記帳 App」 ,而且功能更有彈性: Excel 記帳雲端進化! Google 表單比記帳 App 還好用 但是這麼多 Google 表單的神奇應用還不夠,這個服務依然在進化中, 今天 Google 表單就增加了一個老師會喜歡的新功能:「測驗卷製作與自動評分」 ,讓你可以把 Google 表單設計成單選、複選的線上考試卷,而且還能「自動」幫老師改考卷,提供學生即時評分。

Minecraft 中文教育版推出!免費下載教學與特色介紹

圖片
「 Minecraft 」(我的世界)是一款風靡全世界的沙盒遊戲,玩家在遊戲裡可以跟整個世界進行各種互動,從挖礦、生存到建築,創造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世界。而在微軟收購「 Minecraft 」後,除了遊戲本身持續發展外,也開發出了「教育應用」的支線,例如之前我介紹過的「 玩知名遊戲學寫程式! Code.org 一小時學會寫小遊戲 」。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是 微軟針對學校教學應用開發的「 Minecraft: Education Edition 」 ,在 Minecraft 教育版中除了原本的遊戲特色外,增加了讓老師可以在世界中加入課程設計的素材,自訂教學用途 NPC ,多出了讓學生可以記錄學習過程的物品,還能透過伺服器進行課堂上的協同合作,希望可以用數位互動世界來強化學生的知識、社交、觀察力與創造力。 「 Minecraft 教育版」在 2016 年 6 月初正式開放全球學校老師與學生下載,提供 Windows 與 Mac 軟體,並且已經內建繁體中文版本,還在暑假期間免費,直到 2016 年 9 月後才會開始收費機制。我自己實際嘗試,發現即使沒有學校郵件帳戶,用一般帳號也可以註冊並測試「 Minecraft 教育版」,所以這篇文章就來跟大家分享下載方法與特色介紹。

地理老師教學好工具 TheTrueSize 圖解台灣真實大小

圖片
之前網路上有陣子很流行「日本等於多少個台灣?」的比較圖,這些圖片不僅有趣,也透過圖解讓我們對於地理空間有了更直覺的認識,例如原來東京到京都的距離,就差不多台灣最北端到最南端的距離。 這樣有趣又有用的圖解如何製作呢?可以使用「 The True Size Of 」這個免費的線上工具就能完成。 對於地理老師來說,以後就不用只靠數字和想像來教學,直接製作出各種圖解,讓學生直觀了解不同國家的真實地理空間大小,還能打破一般地圖錯誤的空間比例,建立更準確的空間記憶。(例如非洲比想像得大?日本有10個台灣大?) 「 The True Size Of 」由 James Talmage 和 Damon Maneice 開發完成,他們希望提供地理老師們一個正確又簡單的工具,展示每個國家在真實世界中有多大,而且這個工具還很認真的解決了「麥卡托投影法」在地圖上愈靠近極點面積愈放大的問題!

Google 中文版科學測量 App ,推廣創客實驗免費下載

圖片
這幾年風起雲湧的趨勢是創客經濟、自造者時代,每個人都能透過現在唾手可能的科技,經由實驗、創意與真的動手做,製作各式各樣改變自己生活的獨一無二的東西,可能是一個機器人、一台無人機,或是一個 3D 列印的工具。有人說這是一種新工業革命,也有人將創客精神融入教育,希望從小灌輸孩子們科學實驗的觀念,並帶起把想像實際做出來的熱情。 而今天要介紹的這一款 Google 最新推出的 Android App : 「 Science Journal 」,其實正是 Google 提供給自造者時代的創客們的免費工具,一款可以進行各種「科學測量」、「實驗筆記」、「統計分析」的手機 App ,讓科學家與自造者們隨時都能輕鬆做實驗。 並且「 Science Journal 」還有中文版!可惜在 Google Play 上他被翻作「科學期刊」,感覺是一個機器的錯誤翻譯,應該稱呼為「科學實驗筆記本、實驗日誌」才對。 2016/6/12 新增: Minecraft 中文教育版推出!免費下載教學與特色介紹

Google 玩遊戲學程式中文化線上課程 Blockly Games

圖片
這一年來,程式教育議題在台灣慢慢成為討論焦點,這股從兒童教育開始學寫程式的風潮,也從國外吹到了台灣。當然,正反意見都有,但正面的意見也並非要透過程式教育讓每一個人的未來職業變成程式工程師,而是當未來的世界就是一個電腦科學、物聯網運轉的世界,那麼了解這個世界背後的規則:「程式邏輯」,是否就像用科學瞭解自然規則一樣變得重要呢? 即使不需要每一個人都會寫網頁、寫 App ,但是如果透過程式邏輯的基礎訓練,可以更得心應手的掌握雲端服務、活用物聯網裝置,或許也真的是未來世界的生存之道。 另外持正面角度的倡導者,也認為程式運作本身就包含了「邏輯思考」訓練,從這個世界漸漸「賴以為生」的潛規則來訓練嚴謹思考,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媒介。 基於上述的想法,國外有很多機構紛紛推出了「 玩遊戲學寫程式 」、「 兒童學程式 」的線上課程,例如今天要介紹的 Google 推出的「 Blockly Games 」,正是一個給 5 歲到 12 歲兒童或電腦初學者練習的玩遊戲學程式線上課程。 2016/6/12 新增: Minecraft 中文教育版推出!免費下載教學與特色介紹

拚命玩遊戲就能學寫程式! CodeCombat 還有中文版

圖片
「遊戲化學習」是這幾年的教育熱潮之一,雖然說讓上課變得更生動有趣、更多好玩互動本來就是自古以來的通則,但透過網路與數位技術的進步,我們有更多新鮮工具與互動方法可以應用到學習上。例如我在電腦玩物就整理過一篇:「 值得嘗試!10 款遊戲化學習 App 讓你更喜歡面對挑戰 」。 而今天要介紹的 「 CodeCombat 」這個線上網站,或者說「線上遊戲」,則是要讓初學者透過玩遊戲來學習寫程式 ,而且他有完整的繁體中文內容,不需要任何寫程式的經驗,小學生就能上手,在有趣的奇幻世界與戰鬥關卡中學會各種程式的基本技巧。 「 CodeCombat 」創立於 2013 年,並且是一個開放原始碼專案,所以很快地就擁有了世界各國語言版本,包含繁體與簡體中文,關卡數量、可學習程式語言也持續增加,目前已經擁有 110 多個免費的關卡,能夠學習 Python、 JavaScript、 Lua、 CoffeeScript、Clojure 等不同程式語言,這些語言能夠運用到遊戲設計、網頁應用、 App 的開發上。 2015/11/17 新增 : 玩知名遊戲學寫程式! Code.org 一小時學會寫小遊戲 2016 新增: 程式碼教學利器!可協作免費漂亮線上程式碼編輯器 2016/1/17 新增: Google Drive 安裝免費寫程式軟體!協作網頁編輯器 2016/4/20 新增: Google 玩遊戲學程式中文化線上課程 Blockly Games 2017/6/20 新增更適合兒童的選擇: CodeMonkey 玩遊戲學寫程式,兒童也上手的遊戲化教學網站

不在課本上更有趣的口袋科學:台灣泛科學微讀 App

圖片
當 科學知識 脫離課本,當科學與生活、夢想、故事息息相關,或許科學就變成不再是學校考卷中的題目,而是讓我們在日常新聞之外充實自己的大人科普。台灣這幾年崛起的「 泛科學 」網站正是在做這樣的事情。 我自己很喜歡讀泛科學的文章,例如在一波波食安風暴中我可以從這裡讀到幫助我判斷的相對客觀知識或反思。在電影與太空新聞風潮中,我可以在這裡找到考古到宇宙的各種新鮮但深入科普知識。科學,是判斷的準據之一,而「泛科學「網站幫助我們更新「自以為是」的基礎觀念,於是才有更開放或顛覆的想法。 所以今天要分享的就是由泛科學最新推出的行動 App:「  泛科學微讀」,他把有趣的科學裝進你的口袋 ,用每天校準自己科學知識的精神,讓你不斷更新自己的生活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