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Slack」標籤的文章

Microsoft Teams 圖解教學:免費視訊會議、遠距工作提升效率

圖片
在前幾天的「 Zoom 免費100人視訊會議、遠端控制、白板錄影完整圖解教學 」一文中,有朋友問到:「那麼微軟的 Microsoft Teams ,和 Zoom 相較,哪一個更好用呢?」我答應那位讀者,會徹底研究一下微軟的 Microsoft Teams,而這篇文章,就是我測試研究後的分享。 以結論來說, Zoom 是專業的視訊會議軟體,在視訊會議的功能豐富性、穩定性上,都更加優勝。微軟的 Microsoft Teams,本質上是一個團隊溝通討論的平台,只是也內建了視訊會議功能,加上各種擴充應用: 可以讓 Microsoft Teams 成為團隊遠端工作的一個管理中心。 2016 年推出的 Microsoft Teams ,是微軟想要和知名的同類工具 Slack ,一起競爭企業溝通協作的市場。一開始是打包在 Office 365 的企業套裝中。 不過在 2018 年後, Microsoft Teams 也開放免費版,一般擁有微軟帳號的使用者(例如你的 OneDrive 帳號、 outlook 帳號),也可以免費註冊使用。 今天這篇文章, 我想分享如何更有效率運用 Microsoft Teams ?如何建立更有效率的工作流程?

Google Hangouts Chat 優缺點簡評,學校企業的中文簡易Slack

圖片
2018 年 3 月開始, Google 在「 G Suite 」推出了 Google Hangouts Chat 服務,開放給學校、企業版 Google 服務的用戶使用。簡單來說, 「 Google Hangouts Chat 」就是一個公司內部的即時通工具,但跟 LINE 這樣的個人即時通比起來,又更強調團隊溝通、協同合作的功能 。

Twist: 想要更聚焦工作的 Slack ?試試看這個 Todoist 新服務

圖片
雖然即時通、電話討論「很快」,但更多時候其實我心底的願望是希望合作者「好好寫一封工作郵件再寄給我討論」。 我想一定也有朋友跟我有類似的感觸:雖然可以在即時通上快速的討論事情,但一旦有人插話,或是討論中斷,那麼之後同一件事情的討論就會變得很片段瑣碎。加上即時通和電話的屬性,會讓人「想到什麼講什麼」,這樣一件好好的工作的討論就更破碎了。還不如,靜下心來好好寫一封郵件,把任務描述清楚,然後我們再來針對這件事溝通。 這或許就是今天要介紹的這個「 Twist 」最新服務的初心,他當然是一個類似 Slack 的服務,但又以 克服 Slack 最終容易討論失焦、分心的問題 為目標,這個新服務來自知名待辦清單工具「 Todoist 」的開發團隊,以其任務管理流程的專長,重新改造了一個不同的工作團隊溝通平台。

Sortd for Slack: 改造 Slack 討論串介面變成專案任務排程看板

圖片
「 Slack 」是近幾年來最熱門的團隊內溝通服務。他沒有郵件的緩慢,也不像即時通那麼雜亂,透過好分類的專案頻道、好管理的訊息釘選與星號、易指派與追蹤討論、可搜尋可同步,以及和其他雲端工具大量結合等等特性,在協同合作的工作時代,幫助團隊資訊透明、討論即時、更快速推進工作。 有興趣研究 Slack 的朋友,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 Slack 完整教學與上手心得:找到正確的團隊溝通之道 」。或者也可以研究看看有中文版的類似服務:「 JANDI 高效率團隊通訊平台完整教學,比 Slack 更適合中文用戶 」。 然而,雖然 Slack 中已經有各種指派訊息、釘選訊息、星號訊息、追蹤討論串、提醒訊息等等功能,如果要直接在 Slack 中,把每個專案頻道的任務討論 重新歸納排程 成專案進度計畫,有沒有更好的工具可以辦到呢?這就是今天要介紹的「 Sortd for Slack 」軟體所要做的事,也應該是不少 Slack 用戶想像中期待的功能。

JANDI 高效率團隊通訊平台完整教學,比 Slack 更適合中文用戶

圖片
JANDI 一定不想被稱為只是繁體中文版的 Slack ,不過這其實是我 2015 年初見他時的第一印象。 在去年(2015年)介紹了「 Slack 完整教學與上手心得:找到正確的團隊溝通之道 」之後,就常有讀者來信詢問,想把在國外如日中天的團隊溝通神器 Slack 導入自己團隊,但往往卡在全英文的介面上,這時候如果要尋找類似工具: 那麼這個來自韓國開發,但在台灣有本地團隊營運,整個介面與功能都有繁體、簡體中文支援的「 JANDI 」確實是很棒的選擇 。 從 2014 年誕生, 2015 年進入台灣市場到現在 2016 年, JANDI 這個雲端團隊溝通平台也不斷進化,發展出了屬於自己的特色,除了相較 Slack 有更完美的中文支援外, JANDI 在介面上更符合東方的鮮明色彩風格,對台灣用戶更親切,有線上中文客服,免費版的功能又硬是要比 Slack 多一點點。

Trello 開放「強化功能」讓免費用戶串聯 Evernote 等雲端服務

圖片
目前擁有 1600萬用戶的 Trello ,是很多朋友喜歡使用的專案管理、團隊合作服務,我在電腦玩物也寫過多篇應用教學: 為什麼大家愛用 Trello ?最佳整理教學讓事情井然有序 如何將 Trello 切換到繁體中文版?網頁 App 全中文化 如何活用 Trello 記帳?我的理財計畫心得與看板範本 而今天 Trello 帶來了一個實用的改變,那就是 開放 Trello 免費用戶 也可以在自己的團隊看板裡插入 Evernote 筆記、 Hangouts 視訊聊天室等「 Power-Ups 強化功能」 。 Trello 原本就有 Power-Ups 強化功能,讓用戶在卡片中連結第三方應用程式,但原本只針對企業帳號用戶開放(每用戶每月9.99美金),今天開始開放免費用戶與黃金用戶也能使用,值得你試試看。

打開 Dropbox Paper 真面目實測:團隊會議協作新平台

圖片
2016/8/4 更新 : Dropbox Paper 開放所有人都可以立即註冊試用。並且開放 Dropbox Paper Android App 與 iOS App 下載。 上禮拜才在電腦玩物寫完「 Dropbox新工作術:10個你可能不知道的檔案整理功能 」一文,今天就看到 Dropbox 又發佈了一個重量級新服務:「 Paper 」。 Dropbox Paper 源自於前幾個月測試中的 Note ,改名為 Paper 後,也從筆記概念服務,變身為 現在團隊工作中最熱門的雲端即時協同合作平台。 「 Dropbox Paper 」目前也還需要申請邀請才能使用,剛好我之前通過了申請 ,所以就讓我來實際測試「 Dropbox Paper 」,帶大家打開這個新工作平台的面紗。 說到雲端協同合作平台,你可能會馬上聯想到幾個我在電腦玩物上常常介紹到的服務,那麼「 Dropbox Paper 」相比之下有什麼特色?和誰類似?我將在這篇文章裡,從介紹目前用途、特色功能開始,到與其他雲端合作服務進行比較作結束,讓大家了解目前的「 Dropbox Paper 」。

號稱 LINE 企業版: ChatWork 中文版專案即時通平台

圖片
每一個團隊都想要一個更有效率的討論平台,尤其當你溝通的主要目的不是聊天打屁,而是任務的執行,那麼比起那些有趣的通訊功能,或許職場上更需要的是建立「 討論過程-->工作清單 」的任務轉換流程: 在我們討論的正熱烈時,可以把討論串裡的每一個重點訊息一一轉換成有期限、有負責人的任務,這樣會不會是團隊裡更好的專案工作方式呢? 之前我在電腦玩物曾經介紹過的國外知名團隊溝通平台「 Slack 完整教學與上手心得:找到正確的團隊溝通之道 」就是要解決類似的問題,不過 Slack 目前還沒有中文版,不少台灣讀者看了該篇文章後,都希望我介紹一個類似的中文服務,其中有讀者也來信推薦了今天要介紹的「 ChatWork 」。

Slack 完整教學與上手心得:找到正確的團隊溝通之道

圖片
你聽過或用過 Slack 嗎?過去一年, Slack 這一個團隊通訊平台服務不僅在國外爆紅,在台灣我也看過好幾個創業團隊使用 Slack 來做公司內部的訊息管理,到底 Slack 有什麼魅力?它是不是比起 LINE 或 Facebook 或 Email 更能有效率的管理團隊溝通呢?我自己今年也有機會在一個專案合作中使用了 Slack 一段時間,我覺得它吸引人之處有三點: 1. 「 很有趣 」: Slack 裡擁有跟 LINE 或 Facebook 一樣易於讓公司同事聊天打屁、傳送有趣影音圖文的功能。 2. 「 有效率 」:但是 Slack 的頻道、群組機制讓茶水間的聊天,不會干擾工作的討論,並且星號與釘選功能讓每個同事可以從聊天中記錄重點。 3. 「 有彈性 」: Slack 的架構可以讓每一個團隊設計出符合自己需求的通訊平台, Slack 的軟體則讓同事可以在任何地方和公司保持聯繫。 如果你需要中文版的同類平台,可以參考: JANDI 高效率團隊通訊平台完整教學,比 Slack 更適合中文用戶 。 2017/3 新增 : Sortd for Slack: 改造 Slack 討論串介面變成專案任務排程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