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拖延」標籤的文章

工作愈忙愈要遊戲化拆解任務,不需用大道理逼自己去做

圖片
有一段時間,我在電腦玩物上喜歡研究各式各樣的遊戲化 App ,從養成習慣到專案管理,其實都有遊戲化工具,幫助我們展開原本困難、枯燥的行動: 練習專注的遊戲化: Forest 用專注力養育一片森林,動人的時間管理 App 儲蓄習慣的遊戲化: 記帳城市:最會遊戲化台灣團隊幫你「直接上癮」每日記帳習慣 早起習慣的遊戲化: SleepTown 遊戲化養成早起習慣,來自 Forest 台灣團隊開發 走路運動的遊戲化: Walkr 把走路變成最好玩的遊戲,放口袋裡的銀河冒險 目標管理的遊戲化: 玩,很重要!我在 Habitica 跟真實人生玩遊戲的一年後心得 近幾年來,比較沒有發現什麼更有創意的遊戲化工具, 但「遊戲化的拆解」,反而變成我自己在推進任務時的一個習慣。

[時間技客-27] 用「做了什麼清單」翻轉待辦清單,克服拖延症

圖片
大多數待辦清單工具的設計,都是「消去法」。我們消去愈多,代表生產力愈高。但偏偏要做的事情永遠消去不完。 如果試試看「累積法」呢?把每天的待辦清單,翻轉成「做了什麼清單」。不是消去要做的事情,而是記錄剛剛做了什麼: 讓我們先看到做了什麼,而不是還沒做什麼 鼓勵自己增加做了的事,而不是逼自己消去還沒做的事 這是一份完成清單,而非未完成清單 幫助自己更有成就感、更有動力 從修正已經做到的事情出發,一樣是一種成長

克服拖延 5 個進階步驟,以養成閱讀學習等生活習慣為例

圖片
我自己其實是一個很懶,愛拖延,做事情容易猶豫不決的人。所以從前幾年開始,我更認真的研究「 克服拖延的技巧 」,我知道無法完全改變自己的個性(也不一定要強迫人性),那麼有沒有什麼樣的具體技巧,可以幫助我解決克服拖延的問題呢? 幾年前的一篇:「 克服拖延的三個技巧 」後,我自己也在生活、工作中嘗試以這樣的出發點,去練習各種生活習慣、處理困難任務,實踐各種讓自己相對不會拖延的方法。 於是後來有了許多更進一步的生活習慣改變的心得、方法文章: 做計畫反而更拖延?練習「未計畫時間表」,自製範本範例下載 SMART 原則,克服拖延要這樣設計下一步行動 覺察五種拖延心態,或許不會更積極但會更快樂 待辦清單沒做完怎麼辦?劃掉他!千萬不要自動延後到明天做

我們不小心給習慣太多限制,所以總是無法養成習慣

圖片
如何開始跑步,現在去跑就對了。 如何開始早起,立刻起床就對了。 最近閱讀《 自律就是自由 》這本書,提出了上面這樣簡潔明瞭的說法,看似一種激勵宣告,但對於 練習各種生活習慣 一年多的我來說,卻是最能感同身受的句子。

覺察五種拖延心態,或許不會更積極但會更快樂

圖片
最近重讀了「 拖延心理學 」這本書。利用之前分享過的「 電子書閱讀方法 」,在零碎時間讀,在有啟發處畫上重點,最後把畫上重點的段落匯出成筆記,重新用自己的方法整理,並加入個人的想法詮釋一次。這是我覺得頗有效,也能 深讀 一些重要書籍的方法。

做計畫反而更拖延?練習「未計畫時間表」,自製範本範例下載

圖片
我之前提出過克服拖延三步驟:「 克服拖延不靠意志力,你需要這三個簡單可行技巧 」,這不僅是分享給大家的技巧,事實上也是我自己生活工作中常常實踐的方法,因為我也是個愛拖延的人。有讀者讀完該篇文章後,推薦我可以延伸閱讀「 拖延心理學 」這本書,因為裡面有許多方法應證了我所說的三步驟。

[時間技客-12] Yesterbox 郵件拖延者需要的收件匣管理技巧

圖片
前一篇時間技客文章:「 莫法特休息法,面對高壓力工作的積極休息技巧  」寫完後,獲得非常多的讀者迴響,還有很多讀者寄信跟我說,這真的改變了他們思考如何休息的方法。而在這許多封回饋郵件裡,有讀者寄來一封信,推薦我也可以在「 時間技客系列文章 」中研究並分析一下「 Yesterbox 」這個郵件管理技巧。 讀者說他常常在電腦玩物看到我分享「 清空收件匣 」的相關技巧,但他卻是一位郵件拖延者,每天有大量的郵件任務必須處理,郵件信箱本身就是他的工作核心之一,然而常常舊的郵件還沒處理完,新的郵件就進來了,導致有大量郵件動輒被拖延好幾天而遲遲無法完成有效答覆,中間免不了漏失一些重要工作,不知道怎麼辦才好,直到他看到「 Yesterbox 」這個方法。 「 Yesterbox 」,這個名稱來自於「 Yesterday Email Inbox」,他把收件匣分成「今日收件匣」與「昨日收件匣」,並且提倡不要處理今日的新郵件,而是「把昨天的收件匣當作今日的工作任務清單」,並且「 清空昨日的收件匣 」就好。

[筆記術-6] 解除壓力與焦慮的大腦 SPA 筆記術,起碼每週做一次

圖片
在今年初製作的張永錫老師新書:《 早上最重要的3件事 》,書裡提到了一個我今年也跟著貫徹執行的 GTD 時間管理關鍵動作 :「每週自我檢視」。 為什麼要每週做檢視?性能再好的車子也要定期保養,而我們的工作流程與時間管理系統同樣需要保養,這個「檢查零件有無鬆脫」、「預防上路風險」的動作,就是每週檢視。 在實踐了快一年的過程中,每週檢視對我來說,不只是一個工作上要求你去做的流程,事實上如果體驗到「每週檢視」到好處,那麼就像當你滿身大汗時會想洗澡,筋骨長期疲累後會想泡個溫泉放鬆一樣,「每週檢視」反而是那個我會主動想做 以求解除工作壓力 的重要調劑,清理之後,才有能量繼續下一週的工作。 2017/1/25 新增的「心智圖 SPA 方法」 : 用心智圖法畫出一年目標與行動, 2017年從這個視覺技巧開始

[時間技客-8] 克服拖延不靠意志力,你需要這三個簡單可行技巧

圖片
之前寫了「 [時間技客-3] 人生就是不斷的拖延,我如何用拖延對付拖延? 」一文,想要幫跟我同樣有拖延症的朋友一起平反,聊聊拖延也有的好處。後來有朋友寫信來詢問,一直「再拖一下」也不是好辦法,是不是也可以分享克服拖延的具體有效方法。 我個人不信任用意志力可以克服拖延,因為熱情會有退燒的一天,而人也不可能一直維持高檔工作狀態,當遇到長期專案時,一定會有許多低潮的時候,有沒有在這些意志力消散時,也可以幫助自己克服拖延的好辦法呢? 今天這篇文章,就從我的個人經驗出發,歸納出三個簡單可行,具體有效,而且不需要依靠意志力就能做到的克服拖延方法。

[時間技客-3] 人生就是不斷的拖延,我如何用拖延對付拖延?

圖片
人生就是不斷的( 戰鬥? )拖延, 但如果你拖延的東西夠多,就可以開始完成 。 不相信?那麼看看下圖中,我的「部落格素材筆記本」裡,躺了 400 多則想寫、寫到一半、應該寫的文章題目,這還不算上我每隔幾個月移出的項目,大多數文章我都在拖延,都「還沒」寫出來,但因為我拖延的題目夠多,所以我每天都能寫出一篇自己滿意的文章。 再後面一張圖中,我的「重要的放棄」記事本中剛剛突破 100 則「我想做但拖延沒有做,最後只好放棄的專案」,有這麼多我其實想做時都還可以拿出來做的「被拖延的備案」,拖延的感覺讓我覺得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