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思考模型」標籤的文章

推論階梯:幫助我們在工作、生活中改變行為的思考工具

圖片
最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網站:「 untools 」,他的網站名稱應該是意指:「最有效、最強大的工具,其實是可以改變我們思考、幫助我們思考的工具。」網站是由一位設計師建立,網站本身有點類似部落格,但是專門蒐集各式各樣的「思考工具」,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這些幫助我們改變思考模式的圖表。 一方面跟大家推薦可以看看「 untools 」這個網站,一方面分享其中一個思考工具對我的幫助。 我頗喜歡其中這個「 推論階梯( Ladder of inference  ) 」,驗證在自己最近生活上、工作上的觀察或決策,頗有幫助,因此也撰寫一篇文章分享我的理解與心得。

Kialo Edu 練習批判性思考的免費線上課堂,遠距教學協作辯論

圖片
最近看到一個簡單易用的「線上論辯工具」:「 Kialo Edu 」。 「 Kialo Edu 」是一個很適合課堂意見討論的線上工具,如果針對一個議題希望大家一起思辨正反意見,這個工具可以加速討論,讓邏輯更清晰,最終呈現一個爭議問題的意見統整系統。 他可以利用在幾種用途: 用在課堂中,幫助學生練習批判式思考。 用在教學研究中,針對特定知識進行思辨討論。 用來集思廣益,更全面處理有爭議的問題。

鍛鍊解決問題、拆解任務思考力,我從練習寫作教學文章開始

圖片
我現在有愈來愈多的 公開課程、企業內訓邀約 ,常常上課時,秀出自己拆解任務、解決問題的筆記,學員看到我拆解出來的待辦清單、筆記的邏輯結構,往往驚嘆,但接著就會有人問我:「好像更難的是,如何寫出這樣的內容?這樣的思考力要如何培養出來?」 這是個好問題,應該如何練習這樣的思考力呢? 我覺得其中一個很大原因,和我多年來一直在撰寫教學類型的文章有關。因為一篇好的教學文章,有四個關鍵要素: 設計出一個絕妙的問題切入點。 在反覆測試與失敗中,研究出更佳的解法。 一開始的結論就要能吸引人。 操作的流程必須要清楚有秩序。 這四個關鍵要素,往往也是一個問題解決、任務執行的關鍵要素。 我在自己多年來撰寫的五千多篇文章中,就算不是每篇文章都這樣想,但也起碼反覆練習了上千次。而這也印證到我在面對任務難題時所需要的思考力:「如何找到問題切入點?如何研究解法?如何創造有意義的結論?如何讓流程清楚有秩序?」 今天這篇文章,我會分析自己多年寫作教學文章時的思考流程,希望讓讀者也可以把這樣一個「教學文章式的思考流程」,用在你的問題解決、任務執行上。 2024/1/8 更新,累積 17 年的寫作心法分享 : 四階段寫作法,如何幫我維持長達 17 年輸出動力與克服寫作障礙

Sligrid 在各種思考模板上協同合作,台灣開發的知識管理工具

圖片
在電腦玩物之前的「 九種「特殊思考模型」的工具與範本,想通難題的有效輔助 」這篇文章中,我整理了九種 思考模型工具 ,從商業模式畫布到人生九宮格計畫表,之所以覺得這樣的模板有用,不是說把問題套上去就能得到解答,而是「思考模板」可以讓混沌的思緒,更容易找到開始整理與討論的具體方向。

不是參考別人買了什麼,而是他為什麼這樣買

圖片
最近和老婆一起準備搬家,大大小小事情忙得昏頭轉向時,老婆傳了一個洗衣機的網頁給我看,於是產生了下面這樣有點白目(我是說我自己)的對話:

不是用 Evernote 捕捉好點子,而是用 Evernote 把普通點子變好

圖片
我們要如何收集「好」點子?要如何有源源不絕「好」靈感呢?這是很多朋友喜歡詢問我的問題。尤其每次在 課程演講 中講到 Evernote 或類似的資料整理工具,就會有朋友提問:「怎麼讓 Evernote 捕捉更多有用的好點子?」

[習慣力-5] 利用午休散步時間解決難題,走路與大腦思考的測試

圖片
我們當然想找到解決難題的方法,不過除了 思考技巧 外,搭配生理的技巧,或許可以事半功倍。

九種「特殊思考模型」的工具與範本,想通難題的有效輔助

圖片
我們通常都聽過用「 心智圖 」等工具可以幫助構思,但如果你有實作一段時間,你可能會發現並不是從中心點會畫延伸線就好,更重要的是背後的「思考方法」,也就是我在「 心智圖方法教學我的真實經驗版,發散到收納複雜思考的9步驟 」一文中所要說的。有了「思考模型」,才能去善用工具。 有了「思考模型」,也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時,更快想通難題的前面幾個關卡,因為,你會開始知道怎麼去想更有效 。 「思考模型」則有很多變化,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思考流程,不同問題會有不同思考套路。 今天這篇文章,就讓我來整理幾種帶有特殊思考模型的工具與範本,有的會引導你做出年度計畫,有的則會引導你整理一套新知識,重點都在於「有一種特殊的引導規則」,於是你可以循著步驟,更快理清、進入難題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