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養成好習慣」標籤的文章

我如何利用 Evernote 範本、每日記事 + AI 設計「原子習慣日記」

圖片
每次開始專案流程、撰寫文章報告,每天早晨重新規劃行程、進行運動鍛鍊時, 你是否經常發現自己在重複規劃任務的筆記格式?我們日常許多任務都是有重複性的 ,例如專案規格、課程計畫、部落格文章架構、旅行準備清單,或每日習慣養成的記事,其實有固定的步驟、版面、基本邏輯,若是每次都要從頭開始,就讓工作失去應有的專注與效率。

「習慣循環筆記」比提醒 App 更有效?四階段筆記法幫助我養成習慣

圖片
  你是不是也有這種經驗?下載了很多習慣追蹤 App,設置了提醒,每天打卡,但一兩個星期後就放棄了?或者你試用「21 天養成習慣」的方式,卻感覺自己只是在機械性完成任務,依然沒有真正的改變?如果習慣養成不是靠提醒與數據,那麼更有效的方法是什麼呢?

最簡單養成習慣方法是「解決問題」,不靠時間表、獎懲與意志力

圖片
要持之以恆並非一件容易的事,先不說長時間的堅持往往強人所難,光是要每天重複一樣的行動、相同的規律,難道不會覺得膩?這時候一旦新鮮感淡去,剛好遇到其他事物的干擾,或者自己偶爾處在懶洋洋不想動的低潮中,那麼這件事情就很容易開始拖延下去,而想要養成的習慣也往往中斷了。

讓大腦重新開機:在這 4 種焦慮超載困境下,我的心智重啟策略

圖片
當我們的電腦使用久了遇到問題時,有時僅需重啟即可解決。同樣地,我們的大腦和自身行為模式也可能需要類似的「重新開機」。雖然大多數人(包括我自己)無法徹底重置自己的生活或環境, 但通過一些簡單的方法來讓大腦或某些負面習慣重啟,可以是重新獲得動力、恢復生產力,以及打破惡性循環的有效途徑。

面對拖延糾結、恐懼沒時間,我幫助自己進入心流靠一個關鍵步驟

圖片
「因為......所以我沒辦法做到......」這是我也常出現的糾結心情, 結果往往就是某件事情又開始拖延了。 因為時間不夠、因為能力不夠、因為事情太難、因為太多干擾,我們往往想要解決這些「因為」,但最終變成「等到......再說」,等到有時間、等我先鍛鍊能力、等找到事情解法、等沒有干擾的時候,我就能......? 但是等到天荒地老之後,反而陷入更大的沒時間恐懼中。

追蹤記錄自己習慣中的這三個要素,比養成新習慣更重要

圖片
「規劃」一個新的習慣、新的目標,通常簡單沒有壓力,只是規劃完成後,真正要執行目標、養成習慣的過程,卻還是遇到許多窒礙難行的困境, 結果習慣的養成、新目標的推進,忽然沒有像是規劃時那麼簡單了,甚至因為遲遲無法前進而開始變成新的壓力。

2023 試試看這樣記錄理財、飲食、運動筆記,把流水帳變成目標

圖片
最近讀到一本理財書籍《 Finance for the People: Getting a Grip on Your Finances Kindle Edition 《為大家而寫的理財書:掌握個人財務未來》 》(也有在高效人生商學院 podcast 中說書,歡迎收聽),這本書提到一個很有啟發的觀念,我們大多數一般人並非是理財顧問、投資經理人,也不是經營公司的老闆或會計,這時候我們是否真的需要從繁複的財務數字管理開始、是否真的需要細密的流水帳,是一個值得反思的問題。

2023 打造更快樂的生產力技巧,跟你分享 5 道簡單可行的練習題

圖片
時間管理中有工具的技巧、管理的方法,但快樂、動力、情緒與成就感的管理也很重要。

養成習慣、執行任務遇到瓶頸怎麼辦?寫防彈筆記為何可幫助改變

圖片
最近接受一個採訪,被問到一個問題:「從求學到就業、發展出斜槓工作,同時開始經營家庭,請問您的時間管理術在不同階段是否曾碰過瓶頸需調整的時候?您如何改變策略?」我不禁啞然失笑,因為, 不是是否碰過瓶頸的問題,而是隨時隨地都會遇到各種瓶頸,隨時隨地都需要調整啊!

Habits Garden 灌溉我的習慣花園,把養成習慣、克服拖延遊戲化

圖片
最近看到一個小巧、親切的生產力小工具:「 Habits Garden 」 ,顧名思義這是一個跟養成習慣有關的服務,不過養成習慣往往面對的是很多痛苦、困難、拖延的情況,而這個服務有意思的地方就在於:「小巧」,讓工具本身簡單好操作,不要跟設計習慣一樣困難。「親切」,讓服務的介面更人性化,甚至加入了「花園」這個遊戲化設定,讓習慣養成更感性一些。

有效養成健康生活習慣的一則 Evernote Notion 覆盤筆記範本下載

圖片
進入春節連假,一方面可以享受難得休息,但另一方面也很容易因為飲食太過放縱,導致連假過後體重上升,甚至身體不適。 其實在這麼長的連續假期中,利用充分的可掌控時間,是一個可以好好調整生活習慣的好機會。

利用 Google 表單新功能,設計可以累積修正的健康習慣、工作日誌

圖片
利用 Google 表單 設計一些「特殊需求的數據追蹤工具」,是我在電腦玩物上分享過很多次的方法 ,簡單的設計,就能自己完成一個有用的記錄 App:

Timecap 設計養成習慣達標追蹤工具,你的好、壞習慣計時計次器

圖片
之前在電腦玩物上已經介紹過不少生活習慣養成 App ,甚至最近我自己的反思是:「 如何設計有效的生活習慣,從數字思維到目標思維 」。不過,在最近的一些課程討論中,也有朋友跟我說到數字還是有效的,或許數字不是最終目標,但可以是養成習慣過程中的激勵與調整。

[下班後時間管理] 如何設計有效的生活習慣,從數字思維到目標思維

圖片
最近讀到一篇文章:「 Why Focusing on Healthy Habits, Not Weight Gain, Can Better Help Kids 」,文章主題是從疫情以來許多孩子可能因為居家學習、缺乏運動而體重增加出發,這時候如果要幫助孩子改變,或許比起設計一個體重降低的要求,專注在健康習慣的養成,是更有效的方法:

Autopilot 美好早晨的心流儀式,設計早起、放鬆時的自動導航工具

圖片
為了創造一個美好的早晨,我們可能會為剛起床還在迷濛狀態的自己設計一些小儀式,幫助自己放鬆心情、建立動力、提振一下精神,並且開始鎖定一天的重要行動。每個人喜愛的早晨儀式可能各有不同,有些人會有待辦清單提醒自己,但或許今天要分享的這款免費 App (目前 Beta 早鳥階段可以免費下載使用)「 Autopilot 」,可以提供更自動化且更專注的選擇。 「 Autopilot 」利用一個簡單的「語音引導」方式,讓我們不需分心確認待辦清單,幫助早起儀式建立「自動導航」 ,讓我們更容易進入 心流 的專注狀態。

everyday 極簡漂亮習慣進度條,每天養成好習慣、改掉壞習慣

圖片
最近我重新開始了晨跑的習慣,尤其在最近特別寒冷,加上基隆陰雨的天氣中。其實這個 跑步習慣 從大前年開始,曾經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但去年因為一些因素中斷了,然後就漸漸荒廢了。 而當要重拾這樣的習慣,但又剛好遇到天氣不佳等等各種外在環境的限制因素時,我做了幾個步驟,幫助這個習慣更容易開始與持續:

OKRs App 規劃個人目標專用 OKR 表格,教你追蹤關鍵成果

圖片
「 OKRs App 」是一個免費的目標規劃線上工具 ,從其命名就可以知道,這個工具根據 OKR 理論( 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 目標和關鍵成果),引導我們去設計自己的目標、追蹤目標成效。 OKR 理論來自於 Google 等知名企業的目標管理方法,但「 OKRs App 」這個工具,主要是提供用戶規劃「個人目標」,所以功能很簡單, 只是設計出一套「表格」,讓即使不了解 OKR 的人,也不需要先搞懂理論,只要照著功能設計一步一步做,就能做出 OKR 訴求的: 明確、有難度的目標,並定義好要追求的可衡量成果。 OKR 可不可以運用在我們個人的目標管理上呢?我認為當然是可以的,甚至生活中的一些往往虛無飄渺的目標,更需要 OKR 思維來翻轉。我也在電腦玩物撰寫過相關文章,分享自己如何把這樣的理論,納入自己的生活目標管理中:「 把 OKR 用在生活與家庭目標管理,學會設定要事 」。

[讀書心得-2] 原子習慣實戰,改掉晚上吃宵夜壞習慣

圖片
詹姆斯•克利爾的《 原子習慣 》這本書,是台灣今年(2019)最熱銷的書籍之一。 在其翻譯成中文版的一年前,我就常常在國外文章中看到不同人在分享讀完「 Atomic Habits 」這本書的延伸想法。 這本書出來後,我用 電子書閱讀 的方式,趁著空閒時間閱讀。雖然也做了一些筆記,但今天這篇文章,不是要分享書摘,而是想要分享我利用書中的系統,改掉自己一個壞習慣:「常常忍不住吃消夜」的實戰心得。 我在電腦玩物上其實已經寫過一系列「 養成習慣 」相關的文章,其中有很多方法自然和《原子習慣》有所呼應。不過閱讀習慣專家的分析後,我嘗試結合自己的方法,做出一些調整,讓閱讀不只是閱讀,而是有真正實踐的成果。 從而,讓這本書中的知識,變成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方法。這是我覺得最好的讀書方式。

[生活時間管理-10] 比早起更重要的五個簡單睡眠習慣

圖片
我們容易只關注醒著的時間,醒來後的任務。但其實睡眠的時間,睡眠這個任務,可能對我們來說同樣重要,卻很容易被忽略。 比起晨型人,或許重要的是成為一個好好睡覺的人。

[習慣力19] 養成好習慣不是堅持重複做,放下恆毅力,打破習慣鎖鏈

圖片
很多朋友問我,在堅持一個習慣的過程中,還會不會使用習慣鎖鏈工具? 所謂的「習慣鎖鏈」,就是做到習慣後在每天行事曆打勾,如果連續多日的打勾,就會形成一條鎖鏈。 很多習慣追蹤工具,都是利用這樣的習慣鎖鏈概念,讓自己可以追蹤各種習慣持續不間斷的成績單。我在電腦玩物也介紹過多種這類工具: 快速列印「一張」紙本習慣鎖鏈月曆與三個月進攻行事曆表格 Chains.cc 建立好習慣養成鎖鏈,綁住習慣改變不要間斷 從無到有21天養成好習慣!從這10個網站與 App 開始 2024/11/23 更新: 最簡單養成習慣方法是「解決問題」,不靠時間表、獎懲與意志力 不是習慣鎖鏈的方法沒用,而是在我自己更長一段時間的練習,更多習慣養成的測試後,體悟到這樣的心得: 要讓習慣更有力量,關鍵不在可以堅持多久,而是能夠創造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