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生活駭客」標籤的文章

讓大腦重新開機:在這 4 種焦慮超載困境下,我的心智重啟策略

圖片
當我們的電腦使用久了遇到問題時,有時僅需重啟即可解決。同樣地,我們的大腦和自身行為模式也可能需要類似的「重新開機」。雖然大多數人(包括我自己)無法徹底重置自己的生活或環境, 但通過一些簡單的方法來讓大腦或某些負面習慣重啟,可以是重新獲得動力、恢復生產力,以及打破惡性循環的有效途徑。

被生活瑣事壓垮了嗎?學會三步驟整理法,簡單重新掌控一切!

圖片
瑣事,零碎但也不能忘記,沒那麼重要但也確實要做,不是很大但反而更難處理。 瑣事一多,我們可能沒有那麼多精力去管理,然而一旦不管理,開始漏東漏西,變得茫無頭緒,只能隨波逐流, 結果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瑣事卻往往最後佔據了我們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 ,成了我們效率的障礙,變成讓人感到窒息的壓力。

我如何用「防彈筆記法」找到空檔時間完成自己想做的休閒興趣?

圖片
在最近一次 《防彈筆記法》 課程中,我問了大家一個問題, 下面哪種時間最難安排:「別人交辦要我某個時間點交付的任務」、「我自己長期重要的專案進度」、「我自己空檔零碎時間的興趣、學習、休閒活動」? 最多朋友選擇的答案是「長期重要進度」、「空檔零碎時間」其實最難安排。

讓生活有效管理的 11 則真實筆記案例,簡單筆記系統整理生活雜事

圖片
之前在講 數位子彈筆記系統的相關課程 時,有學員提問:「除了從目標、專案的角度來整理自己的筆記系統外,如果要管理的是生活中的各種瑣事, 可以如何有效地寫筆記,才能更有效率、更有動力,也更有成果的管理生活中的雜事呢? 」

[生活時間管理08] 為休閒加上一點目標,比打造工作流程重要

圖片
生活上的時間管理,往往比工作上的時間管理更困難。職場上的專案就算沒有很好的管理,也有人逼著我們去做。生活上的時間一旦沒有管理,許多人生目標會永遠被拖延。 而生活時間管理中,休閒的管理,是重要的一環。 休閒,需要「管理」嗎?或許很多朋友會感到懷疑,但也不要把「管理」想成嚴厲的、不情願地督促, 「管理」其實是實現價值必要的方法。 (可延伸閱讀: 「專案」「管理」我的生活,才是及時行樂的幸福方法 ) 讓我們先想想,如果休閒沒有好好管理,可能遭遇的問題。

[生活時間管理07] 如何跟家人一起做好家庭時間管理?

圖片
做好時間管理,確實可以增進家庭關係。 例如,我們可以一起充分利用家庭中的空檔時間,不會總是大家各玩各的手機(但大家也會需要有自己的空間),真正一起推進某些共同的目標。而光是這樣的改變,就可以幫助家人之間有更多的溝通,也能一起創造更多豐盛的回憶。 我常常會在 時間管理課程 上,分享自己生活中的時間管理案例,而這些案例許多會跟我的家人有關,於是許多朋友會問:「如何讓另一半或家人,也學會時間管理方法呢?」 這是一個困難的問題,甚至有時候帶著點環境的限制與運氣。就像如何讓老闆、同事學會時間管理一樣困難。我不認為可以輕易找到解決辦法。 但今天這篇文章,我想整理自己幾個不同的經驗與反思,跟大家分享。

如何實踐遠離社群、節制新聞計畫?我的心得與四個關鍵設計

圖片
朋友最近問我:「很久沒看你在個人的 Facebook 帳號發訊息?」我本來也不常在個人帳號分享私人生活,不過最近這一段時間確實連轉貼文章都很少。其實,這又是我自己默默進行一段時間的練習。 以前,我雖然不是很擅長社群互動,但一直會大量地從各種社群,不只是 Facebook,也包含 Twitter ,來獲取各式各樣的資訊。也很喜歡利用 Google 新聞來快速吸收大量個人化的新聞消息。每天其實都會花一定時間在社群、新聞網站上,而這樣確實讓我快速掌握了許多消息,無論是老婆想跟我講一件新鮮事,或是和客戶聊天討論到某個八卦,我大概都有掌握一些相關訊息。

[生活時間管理04] 三個原則幫我找到柔軟卻更能堅持的目標

圖片
每次和讀者對談,總會被問到,我如何去堅持那些生活中的目標,例如寫作、跑步、陪伴孩子,而且似乎沒什麼倦怠期? 我們都知道有目標很重要,但很多時候我們真正的問題可能在於,如何擁有一個能堅持的目標?更重要的是,如何找到值得自己堅持的目標呢?

[生活時間管理01] 實踐「聚焦做大事」而非「排程做小事」

圖片
生活中需要時間管理嗎?生活可以如何時間管理?很多讀者想要我聊聊生活的時間管理方法,於是開始這個系列的文章。 生活中的那些瑣事,帳單、信用卡、某個想買的東西、某個想實踐的小小願望、好多想要改變的生活習慣,應該怎麼管理? 把各種事情排程,行事曆上充滿各種計畫,待辦清單上是做不完的願望。 結果自己變得更有壓力,更多事情做不到。 即使忙碌卻不感覺充實,依然覺得生活很混亂。 還是雖然忙了很多事,但好像找不到一個很有價值的成果被完成。

工作愈忙愈要克服倦怠感,如何做重複的事依然保持動力

圖片
有句成語說:「樂此不疲」,但樂趣真的可以幫助我們保持對某一件事情長期的動力嗎? 如果這件事情一開始做起來很有樂趣,但時間一久,重複執行的過程,會不會導致樂趣消失? 或者當這件事情只是休閒時很有樂趣,但如果變成工作,變成每天要做的事情,會不會就再也不覺得有樂趣了呢? 不要說那些快樂的事情有一天也會疲倦,我們每天必須要去完成的工作,每天生活中的瑣事, 會不會也因為「倦怠感」,而讓生活變得更加有壓力,讓事情更容易拖延逃避。

工作愈忙愈要練習適可而止,如何幫工作、玩樂設計停止點?

圖片
在我的 時間管理課程 中,幾乎每一次都會有朋友詢問這個問題:「 Esor ,有時候我會不小心就投入一件事情到忘了時間:可能是某個工作,結果耽誤了與家人的生活安排。或是某個玩樂或休閒,結果反過來耽誤了應該用來工作的時間。」 這時候,有什麼辦法可以讓自己「適可而止」呢?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有類似的問題?但我確實在每一次的時間管理課程中都會接收到這樣的提問。也有可能因為我在談論「 123每日行動清單 」的法則時,提到每天要為自己起碼找到一件做完會很有價值感的行動,於是大家不免有疑惑,難道不會最後所有時間都變成只做那件自己想做的事情嗎?

如何在忙碌職場深度工作?反思對深度工作力的 4 個實踐技巧

圖片
最近遇到一位朋友跟我聊《深度工作力》這本書,這當然是一本好書,不過朋友看完後卻產生了一個疑惑,如果我不是書中那些專家、研究者,在忙碌的日常職場中,可不可以實現深度工作力所說的效果呢? 我相信大家讀完書後,都會認同深度工作的好處,都想要捨棄更多的淺薄工作。但我們也可能產生一些疑惑:

比惱人鬧鐘有效! Google 時鐘結合智慧助理的早起設定技巧

圖片
我好幾年前也喜歡在電腦玩物介紹各種有趣的 鬧鐘 App 與工具 ,不過後來自己開始研究更系統性的早起習慣後,慢慢的只用簡單的鬧鐘。 因為在想要早睡、早起的流程中,更關鍵的是生活習慣的建立,還有早起目標的設定 。我的幾個核心經驗分享,可參考:

現實樂觀主義的三個行動思考

圖片
有時會聽到這樣的評論, Esor 你真的是個很樂觀的人,怎麼任何事情好像都可以正面思考。 或許如此,但我更希望自己不是單純的樂觀,而是一個現實樂觀主義者。 什麼是現實樂觀呢?有三個我常常運用在思考事情的角度,今天用這篇簡短的文章,提供給大家參考。

工作愈忙愈需要培養興趣,但練習興趣不只為人生平衡與斜槓

圖片
第一個問題:常常覺得自己的興趣五花八門,覺得什麼都有趣,但大多數只是想想,從未實踐,或是半途而廢,那些玩過的興趣,當下好玩,但事後好像也沒有為自己帶來長遠的影響。於是即使是有些時間去實現興趣,但最後的結果好像還是感到空虛。 第二個問題:另一方面,工作很忙,在工作時間中犧牲了建立與實現自己興趣的時間,雖然工作上感到缺乏成就感與樂趣,但卻不敢多保留一些時間給自己的興趣。姑且不論這樣值不值得,但這樣的方法,會是最有效的做法嗎? 這兩個問題,或許有同樣一套解決辦法。 我自己在正職工作與家庭生活之外,也很熱衷於培養自己的興趣,例如 寫作 、 跑步 、 料理 、 閱讀 等等。 我對於興趣可以帶來的正向影響,有一些反思,這篇文章提供心得給大家參考。

工作愈忙愈要處理自我懷疑,我做不到的反面並非我一定做到

圖片
當我們遇到挫折時,會產生自我懷疑的情緒,甚至自我懷疑會巨量膨脹,讓自己開始覺得什麼都做不好,什麼事情都找不到成就的喜悅。 可能是工作上的挫折,努力完成的工作沒有得到老闆或客戶的認同,許多日常辦公流程也常常犯錯。 可能是好不容易完成了一個任務,沾沾自喜之餘,才發現別人做得比自己更成功。 或是想學一套方法,想完成一件覺得有價值的事情,但總是半途而廢,失敗告終。 這些時刻的累積,就會讓自我懷疑成為一種障礙,阻礙我們去找到快樂與成就感,而這又會讓自己更容易陷入自我懷疑的惡性循懷。 尤其在忙碌的工作職場中,挫折如影隨形,而自我懷疑更會形成讓自己什麼都做不好、什麼都不想做的困境,是需要解決的緊迫問題 。

工作愈忙愈要懂得深戲,高強度休閒幫助恢復高強度工作動力

圖片
時間管理,從學會怎麼玩,怎麼休息開始。 一個有效的時間管理方法,不會是一直逼迫自己,不會是一直用更多時間補救工作。而是帶著充飽電的精神動力去完成有價值的事情。 所以,時間管理不只看到執行面的管理,更要看到恢復面的管理。

4種無痛時間儲蓄計畫,可以簡單開始但效果顯著的時間理財術

圖片
新的一年、新工作週即將開始,看到許多人分享了新年儲蓄計畫、工具,這讓我也進一步思考,除了金錢,「時間」是否也可以儲蓄?「時間」又應該怎麼儲蓄與理財? 當然,時間和金錢有個關鍵不同,那就是時間一定要「當下使用」,如果不用,時間也一樣會花掉。而金錢可以現在儲存下來,未來再花。 但時間和金錢又有相似之處: 那就是他們都必須用來交換某種東西後,才能創造出真正的價值。 如果金錢只是單純儲蓄,有可能因為通貨膨脹等因素,最後可交換的價值反而遞減。 所以,時間和金錢都需要「投資」,把他們投資到有加倍價值回報的事情上。

一年之初 3 個不一樣的自我提問,抽空快速完成自我重新設定

圖片
新的一年,我們都想有個新的開始,對自己重新進行設定。 大家可能會想要反省自己過去的功過,為自己設定新一年的目標。但要總結過去一年的自己,看起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似乎要花上不少時間。 於是在忙碌春節假期期間,每天想著要做年終檢討、新年計畫,但在每天的聚會、活動、娛樂中,最後常常找不出時間來做。 結果假期一轉眼就結束了,馬上面臨緊鑼密鼓的工作,原本的年終檢討、新年計畫就被擱在一旁,陷入趕快解決眼前工作的循環。 如果是這樣,那麼與其花很多時間去回顧過去一年,不如何利用三個簡單的自我提問,快速但有效的完成自己的「新年設定」。

如何在假期滿足的享受娛樂?先放下 Netflix、 MOD 與 Steam

圖片
休閒娛樂是人生重要的一環,有時候充分的玩,正是補充工作動力的良藥。我之前寫過的這篇文章:「 工作愈忙愈要認真玩,兩步驟練習放下工作後更有效率工作 」,也獲得許多人的認同。 但是,當好不容易獲得長假,準備開始進行放鬆的娛樂時,有時候卻會在娛樂結束之後,反而感覺到更空虛,覺得時間怎麼都不知不覺浪費掉了? 所謂的娛樂也有很多種,如果你喜愛的娛樂跟我一樣,會期待利用假期時間玩遊戲、看電影、追劇集。但是又很怕跟之前一樣,瘋狂娛樂後,反而感到時間被浪費。 那麼,或許這篇我個人的心得分享,可以提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