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Blog部落格工具與應用」標籤的文章

四階段寫作法,如何幫我維持長達 17 年輸出動力與克服寫作障礙

圖片
不知不覺,我已經持續在 電腦玩物 部落格寫作超過 17 年,在這段時間裡,我一直在繁忙的正職工作和寫作之間保持平衡,是什麼樣的寫作流程,幫助我能夠持續這麼多年呢?這篇文章,我想分享自己如何解決下面問題: 許多朋友好奇我如何不斷找到寫作靈感? 其實,每天腦袋打結很常見。 大家喜歡問我如何規劃寫作時間? 實際上,我也經常煩惱難以抽出更多時間來寫作。 如何能持續十幾年不間斷的寫作? 我得承認,幾乎每天都有想放棄的念頭。

如果您之前用郵件接收電腦玩物最新文章,歡迎改用新電子報通知

圖片
各位電腦玩物的讀者朋友,不知道大家目前會用什麼樣的方法,來追蹤最新的文章呢?我能想到的大概有幾種方式:

寫作加速法教學,解決寫報告論述文章的截稿壓力與速度瓶頸

圖片
這篇文章可能沒辦法解決你寫小說的瓶頸,因為那畢竟不是我的專業。 這篇文章,也不是要聲稱你這樣可以一個小時寫出數千個字。雖然我確實可以利用這樣的方法,一個小時最快完成三千字的內容。但是,字數不是真正的重點,因為一篇論述、報告、心得文章的核心還是在觀點與詮釋,以及是否能夠說服目標對象。 那麼,我這邊所謂的「寫作加速」,難道沒有任何數據或方法可以用來證明所謂的加速,到底是多快嗎? 有的,只不過我這邊要分享的方法,不是要讓你成為快速產出大量但無意義文字的機器人。我這邊要分享的方法: 是要幫助你可以達到你能夠達到的寫作速度。因為,我們大多數時候寫作的速度,比我們真正可以達到的要慢上許多。

YDNW 用 Google 文件寫部落格,用 Google Drive 當後台

圖片
「 YDNW 」是 You Don't Need WordPress 這個線上工具的縮寫,意思是你不需要搞定 WordPress 等架站程式,用最簡單的「 Google 文件 」就能架出一個部落格,而 Google Drive 就是你的內容後台。

最簡單但夠強大的網路發文工具 Telegraph 匿名免註冊發表圖文

圖片
「 Telegraph 」是由知名通訊服務「 Telegram 」推出的免費、免註冊、可匿名圖文部落格發表平台, 說他是部落格可能不太恰當,因為「 Telegraph 」比較像是一個自由發文的線上工具,並沒有網站架構,單純就是一篇一篇依靠獨立網址存在的獨立文章。 你不需要註冊任何帳號來使用「 Telegraph 」,也沒有地方可登入,打開網頁就是開始圖文編輯,還支援插入 YouTube 等功能,發佈時要完全匿名也可以,只要點擊發佈,就能獲得這篇文章的獨立網址,可以隨時分享。 「 Telegraph 」的機制很有趣,雖然不是一般的部落格平台,卻是一個簡單但足夠強大的線上發文工具,讓你隨時產生可以分享的文章網頁,至於可以做什麼利用,就看大家發揮創意了。

社群小編與部落格站長的圖片行銷必備10大免費工具

圖片
最近我研究了幾個讓文章配圖、社群配圖更有趣或更精美的線上工具,發現不少優質選擇, 一方面可以加快我的製圖速度,一方面也可以製作出比之前品質更好的宣傳行銷圖。 既然做了一番研究,那麼就拋磚引玉,把我目前列在常用工具清單的 10 大行銷圖製作服務,分享給社群小編與部落格站長們參考,也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補充清單裡缺乏的好服務。 這份推薦清單,除了聚焦在行銷宣傳圖片相關工具,我也加上「免費」、「線上」兩個標準,因為社群小編與部落格站長可能常常需要跨電腦行動工作,這時候習慣使用雲端工具,就不用為了有沒有安裝軟體,或是為了不同作業系統而煩惱,更適合我們的工作型態。 另外,這些免費製圖工具都「 不會在成品圖加上服務浮水印 」!這對社群行銷來說真正有用。 2016/5/18 新增: 社群行銷廣告圖片設計工具 Snappa 讓新手五分鐘搞定 2016/8/16 新增: Magic Mockups 做簡報與網頁必備免費照片合成工具 2016/11/2 新增: Adobe Spark 由 Adobe 免費推出的內容行銷圖片自動化設計工具

如何經營好內容?你唯一要做的就是相信你的讀者

圖片
「因為讀者想看,所以我們不得不做這樣的內容。」這是從好幾年前的電視節目開始,到最近新聞媒體被批判時最常看到的反駁說詞,但是這樣看似以讀者為本位的說詞背後,隱含的卻是徹底不相信自己讀者的思維: 不再相信讀者可以被內容所改變,所以也不再相信自己的內容,於是終會放棄真正對內容的經營(雖然,經營內容可能是一段長久且艱苦的道路)。

熱門圖床 Imgur Pro 功能免費開放!無限上傳圖片空間

圖片
Imgur 是全世界最熱門的圖片上傳空間之一,尤其做為許多部落格文章的圖床,或是社群論壇中趣味圖片的分享連結,擁有每天數百萬以上的活躍用戶,你一定在 Facebook 看過有人分享 Imgur 上的搞笑圖片、或是朋友曾經用 Imgur 作為快速分享照片給你的工具。 而從 2009 年到 2015 年初, Imgur 採取了和當年 Flickr 類似的策略, Imgur 允許用戶不須註冊帳號就能上傳圖片,免費用戶雖然沒有圖片上傳的數量限制,但是只能「看到並管理最近的 225 張圖檔」,並且少了一些專業版功能。

一篇盜文在網路流傳的故事,那些為了轉文而轉的習慣

圖片
今天一大早在電腦玩物發佈了:「 Google Chrome 64 位元正式版推出!但必須自己下載 」一文,跟大家分享可以下載 Google Chrome 64 位元瀏覽器正式版的消息,並且在和大家留言討論的互動中,繼續補充文章內容,加上像是修正中文字體問題、重新安裝 32 位元版本的方法,希望提供給大家最全面的心得介紹。 不過 文章底下其中一則留言 引起了我的注意 ,他說:「你這篇文章,在這裡也出現。是同一人嗎?http://www.newmobilelife.com/2014/08/27/64-bit-chrome-browser-windows-7-and-8/」,我打開那個網頁一看,發現 Newmobilelife 網站的那篇文章居然直接偷取複製了我原文的前面幾段,也一起盜用了我製作的教學擷圖。 Newmobilelife 其實是我也有訂閱閱讀的行動資訊網站,沒想到這次他們求快,居然直接複製電腦玩物文章部分文字與圖片,就產生一篇新文章發佈,這樣的做法實不可取。 但是更有趣的是,因為也有其他網站會直接轉載 Newmobilelife 的文章,於是這篇盜用我電腦玩物原文內容的文章,就這樣在網路上流傳起來了。

超級大圖庫 Getty Images 開放你在部落格免費使用精美照片

圖片
看到來自「 The world's largest photo service just made its pictures free to use 」的新聞,提到世界上最大圖庫網站之一:「 Getty Images 」,今天宣佈要從網站上一億五千萬張的專業照片圖庫中,開放將近四千萬張圖片讓非商業性網站「嵌圖」, 包含部落格、社群媒體平台等,都因此獲得了一個免費、合法且品質優良的 超大圖庫來源 。 之前介紹過類似「 免費照片圖庫素材哪裡下載?用 Google 圖片搜尋找出來! 」等方法,找出可以合法免費使用的圖片。不過相比「 Getty Images 」的照片品質與數量,似乎立見高下。 你可以在這裡看到 Getty Images 的「 官方說明 」。「 Getty Images 」上的每一張照片素材既然有品質保證,當然要價也都不便宜,例如本文開頭嵌入的那張照片,授權費用依據解析度從 25 美金到 400 美金。而透過「 Getty Images 」新推出的「嵌圖」功能,則可以讓一般部落格與社群媒體免費在網頁中使用。

如何把 Facebook 發文訊息內嵌到部落格文章中?

想要把 Facebook 的訊息內嵌到自己的文章中嗎? 這樣讀者在閱讀文章的同時,也能直接在文章內讀到 Facebook 訊息,還能直接互動與按讚。最近,臉書正在測試這樣的功能,不過只優先讓大網站加入,一般用戶還無法使用。 不過國外的知名科技部落格「 Digital Inspiration 」幫大家找到解決方法,透過其所撰寫的語法,你也可以像下面這樣,把你的臉書訊息,放到自己的部落格文章中囉!

邀請大家協助電腦玩物測試 Google+ 全新網誌留言系統

圖片
今天 Google 的 Blogger 部落格平台(也是電腦玩物使用的網誌平台)推出了新功能,可以把原本缺乏擴散性與整合力的留言功能,替換成 Google+ 討論系統。 這樣的作法「對讀者來說」有幾個優點 : 1.對話之間有更明確的人際交流。 2.把 Google+ 與網誌的所有討論整合在一起。 3.更好的留言排序機制。 4.隨時編輯、追蹤自己的留言。 5.更明確的指定分享與隱私機制。 當然,整合 Google+ 的留言系統後, 對讀者來說也有一個很大的侷限 , 那就是讀者將一定要使用 Google+ 帳號才能登入並留言。 這或許會對需要、想要匿名留言的讀者造成不便,因為這時候你必須特地在留言時「指定分享」,例如只分享給站長,才能保護自己的隱私。

Google Maps Engine Lite 用免費Google地圖引擎自製地圖

圖片
「 Google Maps Engine 」是 Google 針對企業需求所提供的付費地圖製作引擎,可以讓有商業需求的客戶自製出像是犯罪地圖、氣候變遷地圖,或是大型的城鎮建設計劃地圖等等。而今天開始 Google 推出了針對一般用戶的「 Google Maps Engine Lite 」,功能較少,但開放給非商業用途需求免費使用。 「 Google Maps Engine Lite 」讓你在 Google 衛星、地形、街道地圖的基礎上,重新 打造自己需要的新地圖 ,可以自行擺放各種地標、路線,能夠利用表格重建或自由編輯每個地標的資料。最後,還能和團隊夥伴協同合作。 因為是針對非商業用途,所以可能在使用上比較適合像是:學校的旅行計畫、非營利組織的地理資料報告( Google 舉的例子是製作沿岸鯊魚出沒地圖),或者親朋好友之間的聯絡資料分享,以及志同道合同好的某些與地點相關的資訊協同合作(例如登山路線、溜狗地圖)。

連結讀者作者的 Google搜尋 原創性標記 與 著作權資訊

圖片
最近幾個月,相信很多朋友在進行Google搜尋時,會看到其中有些搜尋結果出現了「署名作者」,甚至是「作者大頭貼」,還包含了該作者的「Google+個人資料」頁面連結, 這讓我們可以更加確定一篇文章的可信度、真實性,並且促進閱讀者與作者的交流,這就是 Google搜尋 裡的「 原創性標記 」。 反過來,一個網站的作者,如果想要讓自己在Google搜尋結果中「署名」,那麼就必須進行幾個步驟的設定:首先是建立自己的Google+個人頁面,接著在個人資料中認證屬於自己創作的網站或網頁。 Google做這件事情的意義是什麼呢?我們都知道以前Google搜尋的排序依據來自於網頁之間的連結,而現在的Google搜尋加入了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作用, 更具體的說,就是「作者」與「讀者」之間的連結。

零碎時間最佳化:我如何堅持每天寫完一篇部落格文章?

圖片
重點不在於寫了很多篇部落格文章是不是就等於很有價值, 重點在於每天去練習完成一件事情 ,持之以恆,讓自己在某個領域上可以精益求精,可以不斷尋求一些突破,並且慢慢的累積能量。 這就是我大概這兩年來特別努力要去做到的一個任務:「每天起碼寫一篇部落格文章」,不是每天都要發表,而是每天真的能夠寫出東西, 每天都要創作,每天都在思考,每天都在和社群對話 ,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學習過程。 今天,我想來分享,面對這樣一個無論刮風下雨、悲歡離合的外在環境怎麼改變,無論工作變得多重?家務變得多累?我還是想要完成它的任務時,我會如何善用 「零碎時間最佳化」 的方法,來讓自己有辦法真的每天都持之以恆,每天都擠出時間能夠寫完一篇部落格文章。

如何讓你的 Blogger 部落格網址從 tw 強制回復 com ?

圖片
前一陣子開始,Google的 Blogger 平台開始進行一個大更新,這個更新也在前幾天開始影響台灣用戶瀏覽Blogger時的狀態。這個更新是什麼呢?簡單的說,就是全世界不同國家的用戶在瀏覽你架設的Blogger部落格時, 會在網址尾端顯示 各自國家專屬的後綴網址 。例如,台灣讀者瀏覽你的部落格,網址結尾就會變成tw,而如果英國讀者從英國瀏覽你的部落格,網址結尾就會變成co.uk。 Google的Blogger服務會依據來自不同國家的讀者,自動幫你改變部落格網址的後綴。這樣做的用途是什麼呢?例如哪一天你的文章被A國家的法律要求移除,那Google可以形式上只隱藏A國家網址後綴的網頁,而其他國家瀏覽你的部落格時一樣可以看到那篇文章。 整體來說,這不算是一個壞的政策,而且整體影響是好是壞還值得好好評估。但是,他似乎有一個技術問題,那就是當台灣讀者要進入電腦玩物時,如果跳到「 http://playpcesor.blogspot.tw 」, 會導致文章裡的圖片無法顯示!!

Comment Save 追蹤記錄你發表過的部落格、facebook留言

圖片
「 Comment Save 」是一款 Google Chrome 瀏覽器擴充套件,它的功能很簡單, 就是可以「 自動儲存 」你在 Facebook 、YouTube、各大部落格平台等不同網站發表過的「留言」。 於是,你能事後記住自己「在哪些地方?」「說過哪些話?」,並且快速回到當時的臉書、部落格留言板查看最新討論狀態。 身為網路一族,我們每天都在不同的網站瀏覽不同的內容,也會在不同的網站留言板發表意見、詢問問題,只是「隨處留言」的結果,導致我們可能很難一一去回頭檢查自己的留言有沒有新的互動,也很難記住自己到底發表過什麼。 而類似「 Comment Save 」這樣的Chrome套件就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並且這款套件使用上非常簡單。不需要像其他留言追蹤服務那樣註冊登入,安裝外掛後也不需設定,立即就開始追蹤留言, 回到「Comment Save」便能查看自己的到處留言的紀錄 ,頗為實用,推薦給需要的朋友試用看看。

Google Blogger threaded comments 直接回覆留言功能登場

圖片
今天 Google 的 Blogger 平台發佈了一個新功能,如上圖所示, Blogger部落格系統 現在開始內建「 嵌套式留言 」, 讓我們可以直接在某則留言下方進行回覆、討論,看起來非常的實用(也是早就應該內建的功能了)。 那麼Blogger用戶如何開啟這個功能呢? 不用特別去開啟,只要你在「設定」的「其他」頁面裡把「允許資訊提供」設定為「完整」,然後在「文章和留言」頁面把「留言位置」調整為「嵌入」,就會啟動這個threaded commenting功能。 當然,你會發現電腦玩物下面的留言現在還沒出現這個功能?因為如果有調整過版型的話,有可能因為各種衝突而導致無法出現嵌套式留言,這一點也有很多國外的Blogger用戶反應了,而我自己研究了一下,目前尚未找出到底是版型的哪個自訂設定產生衝突,如果大家有心得的話歡迎留言指導一下。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使用內建版型的用戶都可以使用嵌套式留言,有興趣的朋友趕快去試試看你能否使用吧!

Google+取代 Blogger 個人簡介,異塵行者正名esor huang

圖片
Google+的個人資料頁面 當然是Google未來所有服務「希望」的統一名片,所以今天Google的部落格服務「 Blogger 」推出了一項新功能,讓你可以將Blogger連結到Google+,用Google+個人資料取代你原本Blogger的個人簡介。 「 Google+ 取代Blogger個人簡介 」的功能,目前先在「 Blogger測試區 」推出 ,進入測試區,就能在右上方看到「將Blogger連結至Google+」的提示,而正式版的部落格平台也將在未來幾週內新增這項功能。 你可以在「 改用 Google+ 個人資料的常見問題 」這份中文說明中看到詳細的影響,例如,你未來部落格顯示的名稱,將會是你Google+上使用的真實姓名,這也是我文章標題要說「異塵行者」這個行之有年的筆名,未來可能更常會改用esor huang這個在社群中使用的真實英文姓名的原因了。 當然!一定不是所有人都想在部落格也使用真實姓名,所以這個功能是「 可以選擇 」的,你不一定要連結兩者,甚至你連結後,還可以到「 恢復使用您的 Blogger 簡介 」進行恢復。

一秒鐘免費架站,將 Google+ 變身個人圖文影音部落格

圖片
這是由 Daniel Treadwell 製作的一個有趣的應用,利用Google+ API, 幫你把自己的 Google+ 圖文影音內容,在兩三秒之內迅速改頭換面,架出一個 有模有樣的個人部落格 ,例如我的「 Google+部落格 」。 方法很簡單,在「 http://www.minimali.se/ 」這段網址後加上你的 Google Profile網址ID 即可,像「 http://www.minimali.se/100105166562504132677/ 」。 有趣的是這個簡易完成的個人部落格,會抓取你Google+訊息的第一段話當做標題,也會自動整合圖片、影片預覽內容,以及每則訊息的留言,最後做出來就像是真正的部落格一樣!雖然目前這是個第三方工具,但試過效果後,我覺得這樣的功能應該「內建在Google+」, 乾脆直接讓Google+個人檔案頁面就像是一個部落格一樣 ,這或許會很有趣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