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技客-3] 人生就是不斷的拖延,我如何用拖延對付拖延?


人生就是不斷的(戰鬥?)拖延,但如果你拖延的東西夠多,就可以開始完成

不相信?那麼看看下圖中,我的「部落格素材筆記本」裡,躺了 400 多則想寫、寫到一半、應該寫的文章題目,這還不算上我每隔幾個月移出的項目,大多數文章我都在拖延,都「還沒」寫出來,但因為我拖延的題目夠多,所以我每天都能寫出一篇自己滿意的文章。

再後面一張圖中,我的「重要的放棄」記事本中剛剛突破 100 則「我想做但拖延沒有做,最後只好放棄的專案」,有這麼多我其實想做時都還可以拿出來做的「被拖延的備案」,拖延的感覺讓我覺得很美好。




你可能心生疑惑,「時間技客」系列文章不是要討論時間管理方法嗎?為什麼這篇文章要幫拖延來平反?因為如我們一樣愛拖延的朋友,若不能先解決拖延的心結,那麼也無法真正邁出時間管理的第一步。




0. 朋友,不用自責自己的拖延!


所以,電腦玩物的讀者朋友們,別自責自己的拖延!我也很愛拖延,因此我要推薦兩則影片與一篇文章,給「愛拖延」如我的朋友一起看看,這三則內容可以給拖延者新的想像。

第一個影片是「提姆.厄本用有趣的概念講解拖延」(可以打開中文字幕喔!),他其實沒有提到什麼具體解決辦法,但這段影片相信可以讓所有愛拖延的人會心一笑,並且「釋懷」,不再那麼苛責自己的拖延( 而這很重要,因為愈苛責自己,通常愈會繼續拖延)。

第二段影片則是對我很有啟發的「Adam Grant 講有原創力的人都愛拖延」(一樣可以開中文字幕),他說這些人喜歡迅速開始,然後拖延、拖延,因為他們在不停思考,但這個拖延的過程中,他們終會找到一個原創力的甜蜜點,讓自己雖然看起來緩慢,但不會迅速卻平庸的結束,也不會一直拖延到什麼都無法完成。

第三則是篇文章,來自我很喜愛的「小強的時間管理博客」,他說:「玩美主義者戰勝拖延的方法:爛開始」,裡面分析了許多幫助愛拖延的人「如何先開始」的態度與方法。

這三則分享都有一個共同的態度:「拖延」沒你自己想的那麼糟!

你不需要因為自己的拖延而貶低自己,說不定拖延有時還有一些好事會發生,正視自己拖延的原因,雖然不一定能找到拖延的解藥,但你可能會開始享受「拖延帶來的好處

就像我很久之前一篇文章所說的:「跟自己的拖延等壞習慣和平共處吧!」看到這麼多高手都不把拖延當成很嚴重的事情,我也想要來說說自己對拖延「又愛又恨」的心情,並試圖從我的經驗裡分享「如何用拖延對付拖延」的辦法。

為什麼要用拖延對付拖延?因為我們這些愛拖延又不積極的人,是不可能因為別人一句「趕快去做就好啦!」我們就從此不拖延的,別傻了!




1. 沒心情做這件事情?那就拖延他,去「做其他事」


那麼,來看看我怎麼用拖延對付拖延。

我常常會在要開始做一件表訂之事時,就開始覺得心情低落,缺乏鬥志,當然這些都是藉口,事實上就是我沒心情去做那件表訂之事,這時候怎麼辦?那就拖延他吧!我會趕快去找另一件想做的事情來做。

而因為我拖延了原本一件重要事情的罪惡感,我或許會更認真專注去做另外一件想做的事情,而且還把他做得很好!(這通常發生在,工作上有一篇文稿暫時沒心情寫,於是換成去寫一篇部落格文章,結果寫出一篇我自己跟讀者都很滿意的文章。)

拖延最大的問題不是沒有完成表訂之事,而是「什麼都沒做」!去做你想做的事情,比現在什麼都不做好。當我每次想偷懶時,以前我會開始看網頁、猶豫不決、東摸西摸,而現在我會從待辦清單選一件「當下最願意做」的事情來做。(有點類似我最近介紹過的「自動聚焦時間管理法」)

這件事情可能只是找到一個資料、寄出一封郵件、寫一小段部落格、預擬某個演講大綱,不一定和表訂工作有關,很可能是小事一件,但無論如何:「我都利用了這個時間做了一件有價值的事情。」

很多時候「做其他事」,會比困在這件想拖延的事情上更有效率,而且產生意外的成果。




2. 沒動力做這件事?或許是我太早開始,那就先享受一下「拖延時光」吧!


有時候拖延不是沒來由的,可能只是我太早開始做!

我免不了對自己有一種美好的想像,每一次都希望提前開始做,想像把事情提早完成的快感雖然幾乎從未實現過,而真正帶來的其實是「提早出現的罪惡感」。

我下周五要交一篇稿子,我自信滿滿這周一就想開始寫,於是提早排上這個時程,然後周一開始就一點動力也沒有,什麼都不想寫,然後看著留在周一的被拖延任務,焦慮不斷擴充,把自己搞得精神緊張。但仔細一想,這不是下周五才要交的稿子嗎?而我不是一兩天就可以寫完嗎?那我到底在焦慮什麼?

於是,我現在「還是會提早把事情排上時程」,我依然不會提早開始做,但我不再焦慮了,我反而開始享受這段「提早開始」然後「拖延一下」的時光,享受「必要的拖延過的感覺,利用拖延的時間累積一些思考,最後還是準時把事情完成。(你應該等等讀這篇:PIANO 慢慢來,義大利口頭禪教我的五個工作哲學




3. 再研究一下看看?那就研究啊!用「各種實驗與思考」來拖延


「好像還可以再研究一下看看?」
「不知道從哪個步驟開始好?」
「千頭萬緒暫時不想碰?」
「我還沒找到最好的方法?」

這些念頭很熟悉嗎?那就是我們愛拖延的人常常出現在腦袋裡的想法。

再說一次「Adam Grant 講有原創力的人都愛拖延」這段影片值得每個拖延者一看,前一段提到的那些念頭的拖延其實想想不壞,為什麼?因為那表示我們想做那件事情,只是我們懷疑還有沒有更好的做法,而因為我們有這樣的懷疑,所以我們更容易比別人找到更好的做法(只是可能要拖延一下)!

我幾次製作書籍,尤其寫我自己的著作的過程中,就常常遇到這樣的拖延,我在製作《Evernote 如果我當初這樣做筆記就好了》這本作品時,我一直遲遲無法動筆,因為我不想寫單純的教學文,但這本書又設定呈給入門者的教學書,我到底要怎麼辦?於是我一直拖延,但我拖延時「沒有放棄思考」,我一直在想這件事,直到有一天我在書店翻到一本書,裡面用兩人對話模式來講哲學議題,我忽然「眼睛一亮」,這就是我想要的! 
於是我立刻動筆,設計了三個角色模擬入門、中階、進階的 Evernote 使用者,透過提問與對話,來討論各種做筆記的問題,我忽然覺得寫得很開心,而且充滿原創力,並且我寫得非常快(那時候也真的快到截稿日),因為我之前不是什麼都沒做,其實我已經想了很多、準備了很多!最後這本書這樣的模式也收到很多讀者讚賞的回饋。

所以我很相信這件事,當心中想要拖延時,或許是因為還沒找到可以帶給我最大動力的那個甜蜜點,沒關係,那我就開始拖延,但拖延時我不能放棄思考,我要「一直想」,然後最好能「多方實驗」看看,也就是每種可能性都做一點點,不用想著完成,就是想著實驗看看才沒壓力,然後等待有一刻觸動到爆發的「動力點」。




4. 今天沒心情做事?那就整理「明天的待辦清單」


你說我是不是真的每天都把所有待辦清單準確完成?當然不可能。(就算我用了「1-3-5 待辦清單法」也不可能)

人總是會有心情、體力、精力的高低起伏,如果今天真的身體與心理狀態不好,拖延一下又何妨?試著放過今天的自己,但不要忘了還可以先做一件事情:「今天不想做,那就先排好明天的待辦清單」,明天就有機會完成。

今日事、今日畢,當然是好事,不過那叫格言,格言就是想做但通常做不到,所以才需要格言。

那做不到時怎麼辦呢?卻很少有人去解決這樣的問題,而我的方法就是做不到時,我就認真寫明天的待辦清單(帶著一點點罪惡感,會更加認真),通常事情拖個兩三天,最後總會排出最佳時機完成的!

但最怕的是,今天拖延後,因為不敢面對,所以也不排後續的解決方法,只是一直逃避一直拖延,那未來也什麼都沒辦法完成。




5. 不想做好難的事?那就跳著做、簡單做、分開做、做一點


再提一次,拖延不是沒來由的,另一個可能是你真的給自己太難的任務,而且你還要求自己一次做好!

所以當我拖延癮又犯了時,我會先想想為什麼?通常就會發現,是我要求太高了。

例如一封客戶傳來的郵件遲遲不想回,因為裡面有三個問題要解決,好希望一次解決好後一次回應,但有些難題真的好難,於是就拖延、拖延、拖延。但換個角度想,我就先回其中一個最簡單的問題啊!然後其他問題老實說還需要研究,這樣一做,拖延壓力立刻減輕,甚至有時候還會得到對方協助的回應。

如果是面對困難的事情而心生拖延,那就試試看:

  • 跳著做:文章開頭好難寫,難到我不能先寫中間一段?
  • 分開做:活動企劃好難想,難道我不能先找贈品清單?把企劃分成好幾部分來完成。
  • 簡單做:我可不可以把難度調低,想要寫流傳久遠的筆記術專書前,先寫寫自己目前擅長的 Evernote 筆記術?

東做一點,西摸一下」,也是用拖延對付拖延的好方法。(你還可以等等繼續讀:[LifeHack 10] 如何開始一個困難的習慣與工作?

例如我常常要想新書封面文案,但想文案時我常常都愛拖延,理想情況當然是立刻想出主標題、副文案、封面主圖,不過拖延時我會東找一下主題、西摸一兩句文案,拖個幾天,把這些拼湊在一起,常常就發現事情難度降低了,我不那麼需要拖延了!




6. 好像還有更好玩的東西(眼神看向旁邊),很好,去玩吧!


會拖延,就是有事情不想做,但有一種事情我們通常不會拖延,那就是「玩」,為什麼?因為有趣、少壓力,並且能夠讓自己進入專心投入狀態,那段時間可以舒緩焦慮(當然,玩回來可能更焦慮)。

但是「玩」不是壞事,我前陣子才寫過「玩,很重要!我在 Habitica 跟真實人生玩遊戲的一年後心得」,講遊戲方法對自我成長的意義。

所以當我想要拖延某些事情時,我不反對自己去「找點樂子」,也不會因為自己想要「先玩一下」而有太大罪惡感,如果真的很焦慮,我更會想辦法讓自己玩一下,要不然只會困在情緒低谷當中(等等可以讀:[LifeHack 11] 我用來擺脫情緒枷鎖的十種方法)。

不要害怕去玩,但要玩得有生產力一點,最好這件玩的事情可以讓你放鬆,又可以帶給你足夠的頭腦刺激視野刺激,可以幫助我們動動腦、換心情,那就是有效的玩,而且這樣玩的過程中說不一定解決拖延問題的靈感與辦法就出現了!

我就常常在寫文章想要拖延時,就跑去看看一些優質的電影,或是去街上逛逛,還是玩個有內涵的遊戲,通常這樣玩個一輪,就會想到「好棒的想法、作法」,這時候反而會巴不得趕快回去工作,根本不會想拖延了!




7. 最後,你拖到不能再拖了,就用火燒眉毛的高昂鬥志完成他吧!


愛拖延的人都常常遇到這樣的情境,拖到不能再拖了,忽然爆發出「高昂的戰鬥力」,這時候的專注度無與倫比,一個小時可以當三個小時用!

回過頭來想,那是不是原本不拖延時,花三個小時去做一件事情,好像有點沒有效率!?(當然這句話有點半開玩笑半認真)

所以用拖延對付拖延的最後一招,我要分享給大家的就是「幫我們的拖延做好準備」!讓拖延到火燒眉毛的那一刻時,我的高昂戰鬥力有「強大的輔助」,不會空有戰鬥力而沒有武器,空有鬥志而什麼都沒準備。

前面的六個方法,其實就是幫「拖延最終的戰鬥力」做好準備!

  1. 我先做其他的事情,讓我無後顧之憂。
  2. 我享受過拖延了,我沒有遺憾,只能專注。
  3. 我做了各種實驗與思考,我的素材很充分。
  4. 我準備好了接下來的待辦清單。
  5. 我已經處理好一些簡單的部分了。
  6. 我也玩夠了!

於是,到了第七步,就讓我們用拖延後累積的高昂戰鬥力與準備力,加上拖延過程可能誕生的獨一無二的原創力,一起把事情快速完成吧!

延伸閱讀相關文章:

轉貼本文時禁止修改,禁止商業使用,並且必須註明來自電腦玩物原創作者 esor huang(異塵行者),及附上原文連結與下方整個系列的文章連結。

@時間技客系列文章:

留言

  1. 適當的拖延是讓人更好的分配時間,讓人做他更喜歡的事情!
    但因為太著重performance(一天做多少件事/量化),所以才會更拖延。

    回覆刪除
  2. 第一個影片是「提姆.厄本用有趣的概念講解拖延」(可以打開中文字幕喔!)
    請問esor大大,中文字幕是在那個選項開啟呢?
    謝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先點擊播放,影片右下方就會有一個 Subtitles ,可以選擇繁體中文字幕

      刪除
  3. 早就覺得Esor是個很特別的人,當主流思想都在提倡「努力奮進」克服人性弱點以改變自身人生的方法時,Esor的文章一次次展現「以退為進」,「低頭原來是向前」的心靈彈性與柔軟哲學,如同流水輕易繞過堅石悠然而去,讓人新奇而感動-努力原來可以不必頭破血流,有時放自己一馬,反能成就更多。這是我最"景仰"作者的地方 :)

    回覆刪除
  4. procrastination (perfectionism ?) ^_^
    1. 人的慣性:不開始就不想開始,一開始就不想停 => 還是開始吧 ^_^
    2. 關於「沒心情」:我是亂做其他事,然後亂回頭一看這件事就亂開始它,結果如 1 ^_^
    3. 今天不想做事就整理明天的待辦:讚!如果沒安排以後何時做,幾乎就等於放棄這件事,這肯定比拖延慘吧。或者用 index 的「日後」功能,連時間都不用決定,反正 inbox 會抓個時間再告訴你
    4. e大的第五點是分而治之,那三點好實用喔。
    5. e大的第六點,特別適合狀況不好的時候。反正甚麼都不想做就去放鬆囉
    6. e大的第七點:放大絕!

    回覆刪除
  5.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為了避免垃圾廣告留言過多,開始測試「留言管理」機制,讓我可以更容易回應讀者留言,並更簡單過濾掉廣告,但只要不是廣告留言都會通過審核。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全家沖印、 7-11 列印照片誰好用?立可得與 ibon教學+比較表

Google Maps 我的地圖完全教學!規劃自助旅行攻略

Facebook Groups新版社團功能,和一小群朋友建立臉書秘密空間

Rainlendar 2.2 桌面行事曆基本安裝設定完全攻略

Acer Chromebook 台灣開箱 Google Chrome OS 心得

LINE App PC電腦版下載設定教學,手機電腦彈性即時通

Fences 1.0 正式版推出!管理桌面圖示從此井然有序,美化優化桌面的收納盒

如何在 Rainlendar 2.6 桌面行事曆添加RSS、天氣預報、倒數計時面板?

Comodo Internet Security 4.0 免費防毒防駭防火牆新版心得

Comodo Firewall + AntiVirus:全中文免費防火牆+防毒軟體上手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