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看過一部德國電影叫做「竊聽風暴」(不是港片竊聽風雲),描述的是 1984 年東德一位負責監聽人民私生活的祕密探員,在他手下許多人因私下違反各種政府法令而鋃鐺入獄,人們沒有自己的隱私,而這位探員也認為這就是一份為了生活的工作,並不自責,但是後來在某次監聽的過程中他對竊聽對象產生了同情,於是在保有工作、不被政府發現的情況下,他想要幫助他們躲過最後一次的政府追緝。 而後東德解體,柏林圍牆倒塌,當年這位探員並沒有因為那次拯救成為英雄,事實上被他所害的人更多,但也沒有受到懲罰,他就是默默的成為新的德國的一份子,融入在市民的日常生活當中。 那部電影後來得到奧斯卡的最佳外語片,電影中沒有批判,也沒有頌揚,而是呈現出在一個被「老大哥」監控的極權國家中,人性價值的扭曲與疏離,為了生存某些道德被捨棄,而人們習以為常。這時候,看電影的我們或許可以從旁觀者角度去批判,但 如果身歷其境的是你 , 你會怎麼選擇呢? 這不會是一個簡單的答案,而現在我們可以透過這款 2017 年目前為止最精彩的遊戲之一:「 Beholder 」,重新模擬一次 1984 那可怕的人性選擇,因為你會發現,要當一個我們道德上認可的好人,在那樣的情境竟會如此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