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晨間計畫」標籤的文章

如何活用 ChatGPT 拆解目標計畫? 5 個提問技巧,實測旅行規劃

圖片
對於平常喜歡研究時間管理的我來說,除了之前利用 ChatGPT 增加工作上文書、寫作任務的效率外, 接下來想要試試看的就是有沒有可能利用 ChatGPT 來提升時間管理的計畫力呢?當然,這裡並非是說讓 ChatGPT 接管我們的計畫,我們也不想(沒辦法)成為只是聽 AI 指令的人 ,就像利用 AI 來提升寫作效率時也不只是用在複製貼上自動生成內容一樣:「 我如何利用 ChatGPT 提高寫作效率,跟 AI 對話強化論點而不抄襲 」

計畫好更沒動力做?三個擺脫計畫愈大壓力愈大的技巧

圖片
每次排計畫時總是很興奮,甚至花了很多時間排出完美計畫,但是反而因為排好了計畫,讓人更加抗拒,更不想做嗎? 而且愈多計畫帶來愈多壓力,一旦某個計畫中的事情卡關,就會想要整個放棄,或是一直卡關在那邊,而整個計畫都往後拖延?

一張紙計畫表在考試、專案截止日前專注衝刺,心得範本下載

圖片
我相信我們都遇過下面這樣的情況:在專案截止日前,在快要考試的前幾週,知道自己應該全力進攻主力任務了,但是每天還是有會議、雜事與分心誘惑來佔用自己的時間,於是覺得時間混亂、感到緊繃壓力, 不知道如何將時間最大化利用,如何有效安排任務讓重要事情優先完成 。

如果現在才要規劃一個寒假計畫?還不遲!我會用這六步驟設計

圖片
收到一位媽媽的來信,提到她上了我的 時間管理課 後,不僅自己開始實踐,也幫他的孩子一起規劃出寒假計畫。一方面我心中祝福她們有美好的成果,另一方面這也引發我的一些思考(尤其我現在也開始為人父母)。 雖然 2018 年寒假已經開始一個多禮拜,過完農曆春節就要結束了,距離今天( 2018/2/3),大概只剩兩個多禮拜。但這樣更好, 行動任何時候開始都不嫌遲,值得去練習怎麼在更短時間去創造有價值的事 。 所以,我想給自己一個小題目:「如果我才要開始設計寒假計畫,現在的我會怎麼做?」

2018 免費列印行事曆的5個方法:在筆記本準備漂亮年度計畫

圖片
今天是 2017 年的最後一天,所以來幫大家準備一篇「 列印 2018 年度行事曆 」的文章。在這篇文章裡,我準備了五種列印行事曆的方法,有的可以幫你做好年度計畫後列印出來,有的則可以列印出精美月計劃日曆,到時候放入筆記本或貼到牆上,開始新的一年的行動。 我也有這樣的做年度計畫習慣,在電腦玩物也分享過我的方法:「 用心智圖法畫出一年目標與行動, 2017年從這個視覺技巧開始 」、「 承諾日曆,幫你實現 2017 年願望的有效合約 」,而一年前坐下的幾個承諾:部落格文章有更多方法的系列、撰寫自己的方法新書、開設更好的課程、照顧好家庭生活等等,在這一年裡也陸續達成。 做好年度計畫,確實是有用的,幫助我們在一整年裡確認目標方向,就算有挫折難關,也總是可以朝著方向逐步邁進,就算緩慢,起碼也是朝終點前進。

消極計畫,積極準備:新年新希望如何有效達成的方法

圖片
前幾天接受了一個雜誌採訪,因為新的一年又即將來臨,採訪者問了我一個問題:「每到這個時刻,許多朋友都會開始立下新年新希望,但回顧自己前一年的新計畫,達成率卻很低,對於這樣的情況,會給予什麼樣的建議?」 為自己每一年立下長遠的目標,不會是壞事,這可以幫助自己確定方向,所以我也寫過:「 用心智圖法畫出一年目標與行動, 2017年從這個視覺技巧開始 」。 但是回到我們的問題上:「 為什麼大多數時候,我們的新年新希望,最後達成的總是很少?甚至完成沒有達成?而這件事又總是帶給我們很大挫折呢? 」 是不是我們不會做計劃?是不是我們要做出更複雜更嚴謹的計畫?我認為不一定是這樣。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釐清年度計畫其實有兩種。

[晨型人計畫-4] 晚上列待辦清單,養成早起習慣跟你的鬧鐘無關

圖片
前一陣子去竹科一家企業演講「 時間管理 」,課後有學員跑來跟我說,平常就很喜歡看 電腦玩物 的時間管理文章,他最近很想要跟我一樣 養成早起習慣 ,但是他說,他嘗試了很多方法,像是把寢室變成神聖空間、提早入睡(但其實常常焦慮睡不著)、設定鬧鐘等等,但還是會賴床,還是沒辦法有效的持之以恆早起。 我詢問了他養成早起習慣過程的幾個步驟,發現他漏掉了我在「 我如何養成早起習慣的 7 個方法,真實經驗版 」這篇文章裡提到的其中一個關鍵步驟,但這個步驟其實最關鍵:「 今天晚上,幫明天早上安排一件好玩的事情 」。(我在 2013 年開始就有論述過這個方法: 今天晚上就該做,明天早上不要做的 5 個數位工作習慣 ) 關鍵重點就是:「晚上列待辦清單」!這個看似無關的行動,卻是增強我們早起動力,並且降低我們睡眠與早起焦慮的關鍵 。如果能夠「晚上列好待辦清單」,那麼入睡時不會那麼焦慮,自然容易早睡,而鬧鐘響起時有明確目標,甚至不需鬧鐘,就能提早起床。

[時間技客-18] 只要週末一小時的計畫,完全改變你的未來一週

圖片
讀到 Inc. 上一篇文章:「 The 1 Hour Weekend Activity That Can Totally Change Your Week  (週末的一個小時行動可以完全改變你的一週)」,覺得深有同感,因為這正是我近年來貫徹執行的方法。 上過我的 「 Evernote 課程」或「時間管理課程」 的朋友,還是電腦玩物的長期讀者,一定都聽過我分享:「每個週末,我會花半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的時間,整理出 下一週的子彈筆記清單(行動清單) 。」而且我確實會推薦大家也這樣做: 週日下午,花一個小時擬好下週計畫。這個時間支出獲得的收益,將會非常值得。

用心智圖法畫出一年目標與行動, 2017年從這個視覺技巧開始

圖片
我前陣子讀到一篇文章:「 Former Google career coach shares a visual trick for figuring out what you want to do with your life 」,裡面提到前 Google 職業訓練師 Jenny Blake 推薦「畫出心智圖來找出今年生命重心」的方法,我讀完後也很想試試看,於是今天這篇文章便是我實際嘗試後的心得,以及我自己針對其方法上的小修正。 「用心智圖畫出一年目標與行動」這個方法管用,我覺得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 寫下來,心才會清楚 」,我們心中當然有一些期望、偏重、關注,但心裡的雜訊很多,心裡的思路很亂,只放在心裡,其實是迷霧一團,只有寫下來,才能讓這些「心中的重量」現形。這也是我之前寫過的「 大腦 SPA 方法 」可以解決壓力與焦慮的原因。 第二個原因則是「 畫出來,整體才能展開 」,有時候直線思考不夠全面,並且會失落一些重要的關聯,而畫成心智圖,有助於讓我們思考多轉幾個彎,看出整體中的缺陷,或是看出彼此路線的相關性,這樣更有助於收納組織計劃。這也是我去年製作的「 畫張圖想得更清楚 」這本書裡提到的關鍵心法。

用 Google 表單設計九宮格晨間日記教學:問卷自動轉特殊文件

圖片
我之前試過 用 Google 表單問卷製作自己的「家庭記帳 App 」 ,效果非常好。最近我又延伸了一個想法,想要用 Google 表單來輕鬆填寫每天的晨間日記,但重點就是填寫完的問卷,有沒有辦法變成漂亮的 九宮格晨間日記 格式呢? 「 Google 表單問卷 收到的答案,有沒有辦法照著我編排好順序的試算表欄位輸出?或是這些答案有沒有辦法輸出成其他文件、簡報等格式?」這也是我在電腦玩物上常常收到讀者來信詢問的問題,而這樣的需求確實常常發生。 例如我用 Google 表單設計了班上同學的個人資料問卷,有沒有辦法每個同學在問卷填寫完自己的資料後,就「自動」把幾十份文卷答案「輸出」成一份一份格式精美的學生個人資料文件呢? 延伸來發想,像是活動問卷填寫後需要製作參加者名牌與講義、報帳表單填寫後需要製作成發票,有沒有「自動輸出」的方式,讓 Google 表單答案「自動轉換」成特殊格式文件?

給 2017 知識工作者與學習者的推薦工具及精選方法特輯

圖片
在整個 2016 年裡,我在電腦玩物上進行了「 方法論系列文章 」的挑戰,在分散的工具介紹之外,我嘗試以下列專欄: 「 LifeHack 」 「 時間技客 」 「 筆記術 」 「 晨型人 」 在電腦玩物裡更有系統且更深入的分享我的工作與學習經驗,以及 Esor 的方法技巧,而因為我個人工作性質的關係:出版社主編、部落格與書籍作者,所以我的方法論,大多圍繞著學習者與知識工作者的角色。 所以在回顧 2016 年,展望 2017 年的過程中,就讓我重新以「知識工作者」和「學習者」為組織,為老師學生等身份是知識學習者的朋友, 到 任何在工作與生活中嘗試學習與更新知識的朋友 ,推薦我個人目前最滿意的工具與方法 。 這些文章將以 2016 年我最新撰寫的文章為主,但也插入部分過去我自己寫過,現在依然覺得很值得推薦分享的文章。

[時間技客-9] 承諾日曆,幫你實現 2017 年願望的有效合約

圖片
「你不需要一個新年新計畫,你只是需要一個承諾。」知名行銷作家賽斯‧高汀說。 「你真正需要的 2017 年計畫,是如何把 2017 年的時間籌碼,『事先支付』給自己。」我則這樣解釋。 當我說,我有一個新年願望,我希望明年我要讀超過 50 本書!結果這其實是我從 10 年前開始立下的願望,但每一年我都重新發願,因為她從來沒有被實現過。 為什麼呢?因為當我們問自己:新年願望是什麼?明年我想要做什麼?新的一年我想變成什麼?這時候,其實我們問錯了問題,所以自然回答了不完整的答案。

[晨型人計畫-2] 我如何養成早起習慣的 7 個方法,真實經驗版

圖片
經過了電腦玩物前面兩篇 晨型人 系列文章的說明,我們開始懂得幫早起時間制定有效的「晨間計畫」,這確實可以讓我們每一天的成就感加倍: 晨型人如何計劃每一天?比起早起更重要的是晨間計畫 [晨型人計畫-1] 養成五大晨活習慣善用 10 種晨型 App 那麼接下來要面臨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 我要怎麼樣才能早起? 」而不是鬧鐘響起後就按掉繼續睡,或是不斷的賴床而不願意脫離溫暖的被窩。 我相信不同的人會需要不同的早起方法,所以這篇文章就以我自己為出發點,讓我「反思一下」自己是如何養成早起習慣的?分享我自己的「真實」經驗(還出賣一下我老婆的真實經驗),不是要當作教學手冊,而是做為大家要訓練自己早起的參考。 2017/5/11 新增推薦: SleepTown 遊戲化養成早起習慣,來自 Forest 台灣團隊開發

[時間技客-4] 完成這個線上測驗,幫你找出每天的時間黑洞

圖片
之前曾到一個企業進行了一場 時間管理講座 ,講座中我根據自己「 抓出時間之賊,是誰偷走了你我的時間? 」這篇文章的想法,設計了一個「找出你的時間黑洞」小測驗,測驗總分是 100,測驗目的是測量自己每天的時間黑洞有多大,分數愈低,黑洞愈大,而那次上百人的測驗結果,平均分數是40分左右, 可見我們一般工作時都隱藏了「 時間被莫名黑洞吸走的問題 」 。 當你的時間黑洞愈大,你就會開始感覺下面的「癥狀」: 我每天都很忙,但事情依然做不好。 我工作努力,卻總覺得時間不夠用。 常常後悔一天怎麼一下子又過去了? 想去做重要的事,但總是沒時間。 雖然很忙碌,卻缺乏成就感。 這些「感受」不必然都是因為你很忙所造成的,事實上大多數時候我們並非「真的」很忙,只是我們不自覺的在「浪費時間」,於是可用的時間不斷掉入時間黑洞,等到我們警覺,只知道自己「沒時間了」。

玩,很重要!我在 Habitica 跟真實人生玩遊戲的一年後心得

圖片
2015 年 1 月中我在電腦玩物寫了「 HabitRPG 教學:把養成好習慣設計成好玩的生活遊戲 」的介紹,沒想到的是, 後來這個「 遊戲化 」習慣養成工具我居然使用了一年多 !中間雖然有斷過,有換過帳號,但總是又拾回繼續,也看著 HabitRPG 改名「 Habitica」,逐步完成繁體中文的翻譯,更新了更優秀的 App 等等進步。 其中「 Habitica」(原名 HabitRPG )的 App 版本愈來愈完善這一點,讓這個「真實人生戰鬥遊戲」可以有即時的提醒,讓我不會忘記每天結束前要整理今日的「生活戰鬥成果」,而且隨時都能關注自己的挑戰進度,在這一年來真的透過遊戲化產生了一些正向影響。 又剛好看到最近寶可夢遊戲( Pokemon GO)成為大熱潮,也引發很多不同評論,有人說遊戲帶來大家時間的浪費,有人說遊戲促進了一些改變,或說遊戲其實可以幫助我們學習如何解決難題、面對挑戰的技巧。 到底遊戲化是不是對學習有幫助呢?我想我玩了「 Habitica」一年多的心得,或許也可以當作一個解答。

[晨型人計畫-1] 養成五大晨活習慣善用 10 種晨型 App

圖片
這張照片是我拍攝的 佛羅倫斯日出 ,建築剪影是百花大教堂。 去年在電腦玩物發表「 晨型人如何計劃每一天?比起早起更重要的是晨間計畫 」一文後,有很多朋友寫信來跟我討論如何養成晨活習慣,或是擬定晨間計畫的一些大大小小問題,不如就來將其寫一系列的「 晨型人計畫 」文章。 就像我在總論「 晨型人如何計劃每一天? 」裡說的,我自己喜愛養成「早起習慣」,但不代表我認為所有人都需要變成晨型人(夜貓子可以專注工作也不錯),這畢竟都是自己的選擇與不同生理心理時間安排,更重要的還是「 有沒有為生活制定更動人的計畫 」,這才是晨活與否的目的。 所以這系列文章,就是為「已經打算養成早起習慣」的朋友們來撰寫,我想從不同角度切入,分享如何養成早起、晨活的習慣,更重要的是讓早晨時間幫你的每一天創造最大的精神能量與生產價值。

晨型人如何計劃每一天?比起早起更重要的是晨間計畫

圖片
要不要早起這是每一個人自己決定的生活習慣,我倒也沒有覺得非要怎麼做不可,畢竟每個人的生活與工作型態不同。不過我自己倒是一個喜歡早起的人,通常五點多起床,我會為自己設定一套每天早上的行動計畫,讓我好好善用早上目前還不會有人打擾的幾個小時,在上班前的這四個多小時完成一些我自己想要做的重要事。 雖然談論早起優點的文章很多,不過我覺得關鍵不在於早起有什麼好處,關鍵是在於「 你的晨間計畫 」,也就是你懂得比別人去善用這多出來的時間的能力。 我有一個好朋友喜歡每天早上去運動,所以她一直保持很好的身材跟健康的身體。我有另外一個朋友喜歡早上讀書,所以他總是可以讀比別人還要多很多的書。我自己則喜歡早起寫部落格文章,所以我可以在繁忙工作裡抽出空檔來保持文章的發表。如果從很實際的效果來看, 早起一個(也是我認為唯一一個)顯而易見的目的就是多了可以完全用來執行自己人生計畫的時間 。 這就像是我之前常常提到的「 神聖時間 」的觀念,我喜歡在自己的生活中幫自己找出並設定這樣完全我可以自己運用的神聖時間,而早上那個大家還沒起床不會來吵你的時段,就是最好的神聖時間選擇。 2016 新增: Fabulous 最能激勵你的習慣養成 App 融合科學與感性 系列文章: [晨型人計畫-1] 養成五大晨活習慣善用 10 種晨型 App [晨型人計畫-2] 我如何養成早起習慣的 7 個方法,真實經驗版 [晨型人計畫-3] 如何建立晨間儀式,養成幫工作熱機的早起習慣

Sleep Bot Tracker Log 你睡飽了嗎?追蹤睡眠時間提醒超額睡債

圖片
我其實不太喜歡睡覺,因為覺得睡覺很浪費時間,但這其實是錯誤的!因為人無法靠著意志力少睡一點,人的身體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 在睡覺時身體不只是休息,更是在「準備」很多第二天行動必須的武器 ,例如整理記憶、補充養分到你的皮膚和毛髮、增強抗病能力等等,如果睡眠不足,那不只是休息不夠感到疲勞而已,還可能出現記憶力變差、容易生病等問題。 而所謂的「 睡債 」,就是我們每天「睡不飽」下,沒有達到自己正常睡眠量而累積的時間債務 ,如果一個人的睡債過多,那麼對於身體機能就是一個警訊,也可能因此常常有打瞌睡、容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 今天要推薦一款我這幾天使用後非常喜歡的免費Android手機軟體:「 Sleep Bot Tracker Log 」,這是一款睡眠時間記錄工具,但它不是聚焦在我幾點睡覺, 而是要追蹤我到底有沒有睡飽? 透過提醒我累積了多少睡債,讓我可以注意去調整更正常的睡眠品質。 2016 新增 : [晨型人計畫-1] 養成五大晨活習慣善用 10 種晨型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