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Hack 13] 明快決策吧!猶豫者的理性感性選擇法


我是個做事愛猶豫的人,老婆剛好跟我相反,她做事情非常果斷,想到就立刻去做,這一點我完全做不到。

而我們這些愛猶豫的人,可能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
  • 假日空閒時間到底要看電影好還是看書好,覺得都好,光猶豫東摸西摸,就少掉半天。(閱讀:如何讓假日時間過得更充實的五個小訣竅
  • 想買個新咖啡器材,到底要買還是不買?買貴的還是便宜的?心中各種理由,上網逛了老半天結果什麼都沒下手。(閱讀:欲望清單,用筆記節制衝動購物念頭
  • 工作上有個新書大綱要確認,有兩種風格的大綱都覺得很好,只能選一種委實無法下決定,於是遲遲拖延不動工。
猶豫的心態不全然壞事,但「不做決定」往往導致時間空耗,或是讓本來可以好整以暇的選擇,拖到急如星火,逼不得已之下隨便做了自己心中其實沒那麼滿意的決策。




我可以「愛猶豫」,但我不能不做選擇


要注意的是,「猶豫」和「不做選擇」是兩件事,我可以在大事情上猶豫一點,說不定我就是習慣想清楚才做,但過程中我應該練習「做很多小選擇」,讓時間不是空白消耗。(關於拖延的拿捏,可以參考:不完美,效率大加倍:雜亂拖延少做點讓你更有生產力

我們可能沒有想到的是,當「早一點做選擇」,通常表示這個當下就算做了稍微有點錯誤的決定,或是決策之後想要反悔,都還有轉圜的時間與空間。

愛猶豫如我,當然都知道這些道理,但知易行難,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無數需要選擇的時刻而焦慮時,害怕太慢下決定一事無成,又怕太快下決定容易出錯,這時候我會怎麼辦呢?




把選擇分成四個象限,採取理性感性方法面對:


下面分享我的一個小方法,把各式各樣的選擇放入「四個選擇象限」,這是來自於知名專案管理軟體 Asana 創辦人的方法(Just pick something! (avoiding decision fatigue at work)),我再加以自己的調整,分別利用「理性思維」與「感性思維」,克服猶豫而停步不前的難題。


重要的選擇,拿起 不重要的選擇,放下
困難的選擇,理性思考
理性方法:每天花時間想清楚一個困難重要的選擇

例子:專案下一個階段的進度,值得好好詳細計畫,評估每個決定的結果
理性方法:延遲困難但不重要的選擇

例子:那些只有執行到專案後期才需要開始煩惱,才能知道怎麼煩惱的選擇
簡單的選擇,感性面對
感性方法:用簡單但重要的選擇做工作節奏調適

例子:做完會讓你開心,又可以提升價值的事情,多練習做這種選擇,提升自己的自信
感性方法:用遊戲心態面對簡單但不重要的選擇

例子:怎麼樣都可以,那就用一個方法快速抽籤決定,選一個來做,不要拖時間




1. 理性切割,「延遲」困難但不重要的選擇


困難的選擇需要理性才不會走向歧途,但考慮周詳才做決定很花時間,所以我們首先要辨識出哪些困難的選擇是「暫時不重要的」。

通常困難的選擇應該會有一定程度的重要性,之所以不重要,可能是「時機未到」。

例如我的新書才剛剛開始製作,我卻開始煩惱未來出書後的大型論壇怎麼企劃,然後因為無法決定最好的行銷企劃是什麼,而導致書籍遲遲無法動工。把眼光看得太遠雖然不是壞事,但為了太遠之後的選擇而煩惱,導致現在什麼都做不了,這時候怎麼辦?

這時候我的好方法是:

  • 把想到的選擇先記下來
  • 但還不要焦慮怎麼下決定
  • 說不定等到事情慢慢接近時,我就知道哪個選擇更好了

我們可以一開始就把事情想清楚,但只要先做近期需要的決定就好,長遠的選擇就等時間讓其慢慢開花結果。(閱讀:計畫愈縝密,生活愈隨興

既然我是一個愛猶豫又愛拖延的人,其實更應該善用自己這項「特性」,從理性層面先分辨出「現在猶豫也沒用」的選擇,拖延這些選擇,等到以後再做決定。




2. 理性面對,把時間留給重要又困難的選擇,並且「每天做一個決定


排除了困難但不重要的選擇後,一定還是剩下一些困難又重要的選擇,這時候猶豫者如何學會明快決策呢?我自己給自己兩個理性思維的練習:

  • 每天起碼做一個重要困難的決定
  • 嘗試稍微提早困難的決定,讓決定變成實驗

第一個練習是「要求自己每天起碼做一個重要決定」,在待辦清單上每天排入起碼一件「需要深思熟慮做決策」的事情,例如某書的形式應該採用哪種風格?電腦玩物部落格下個階段要寫哪個主題文章?

這樣可以避免自己長期累積「無法下決定」的焦慮,也避免太多重要的決定累積到最後只能倉促決策(閱讀:我用來擺脫情緒枷鎖的十種方法)。而且每天安排一段足夠時間思考重要問題並做出抉擇,自己的工作人生也會有進步。

第二個練習其實搭配第一個練習,如果每天要下的那個決定太大,那就嘗試把決定變成可行的實驗,例如無法決定新書要用什麼風格?可不可以選出某書的風格後去問十個人看看他們的意見?可不可先嘗試丟出頭幾篇文章看看讀者反應?(閱讀:[LifeHack 10] 如何開始一個困難的習慣與工作?

把下決策的心態變成做實驗的心態,並且稍微提早一點點去做選擇,這時候就還有轉圜與修改的空間,就不用害怕決策帶來的不可逆轉影響。(至於什麼是太遠而可以先放下的決定,什麼是可以提早一點的選擇,就需要你的工作經驗來告訴你。)




3. 感性隨機,用遊戲心態面對簡單但不重要的選擇


生活上有很多簡單但不是那麼重要的選擇,例如今天要穿什麼衣服?假日早上應該去爬山還是待在家裡看電影?選擇是很讓人焦慮的,如果生活中大大小小選擇我們都要想清楚,那會花費自己太多時間。

或者你可能已經想到,上述情況也會發生在工作中,工作會議時有些人會在一些很小的瑣事上猶豫不定,但這件事情真的影響不大,甚至怎麼做都沒影響,卻把會議時間都耗在那樣的討論上。

所以我們應該把這一部分選擇變得不焦慮,並且最好變成不需要我們花時間去選擇與決策。

以生活面來說,那些影響不大但是都想試試看的「簡單又不重要」的選擇,我就制定一個「丟硬幣」規則,正面就去做A,反面就去做B,每次讓上天來幫我決定,這樣就不用浪費我的時間與心情在這些選擇上,而以機率來說,又都有機會嘗試到,你也不會覺得自己選擇一成不變。




4. 感性聚焦,不要拖延簡單但重要的選擇


簡單但重要的選擇可以立刻去做,如果一旦拖延,簡單變得困難,反而得不償失。

我常常一天有很多篇文章的素材可以寫,但我的時間有限,通常只能先完成其中一篇,有時候因為覺得每個素材都很好,於是一直猶豫,每個都同時研究與進行,結果最後就是一篇也寫不出來。

每天要挑選一個素材或草稿來寫出一篇文章,這對我來說是重要的選擇,但這個決定相對簡單,通常也就是說:

這些決定「其實選哪個都很好」且「完成哪個都會有價值」,但如果最後什麼都沒決定與完成就會非常不好。

這時候可以利用感性的選擇技巧,我分享一個簡單的方法叫做「自動聚焦法」,列出可以選擇的項目後,從頭到尾讀一遍,然後閉上眼睛,第一個浮現在你心中的是哪個選項,就選擇他!

這就是自動聚焦,讓你的心去帶領你,暫時放下理性,放下那些仔細但沒完沒了的思辨,選擇後就把事情完成,完成它之後可以帶來一定程度的滿足感,對累積價值又有幫助。




結語:


前面我分享的是一個猶豫者在日常生活中面對大大小小選擇時,如何利用一些具體的練習來幫助自己「明快決策」。

而這樣的選擇技巧,運用在工作團隊中也是說得通的,如果工作團隊常常會了許多決定曠日費時的開會與討論,但專案進度還是緩慢前進,或許可以利用上面四個象限找出不同程度的選擇,用不同輕重緩急的方法去面對他們,把時間花在重要決策上,並找出下決定的法門。

千萬不要讓猶豫不決,導致光是選擇就偷去了你的時間喔!(閱讀:抓出時間之賊,是誰偷走了你我的時間?

LifeHack系列文章歡迎參考:
轉貼本文時禁止修改,禁止商業使用,並且必須附上系列文章連結,與註明來自電腦玩物原創作者 esor huang(異塵行者),及附上原文連結:[LifeHack 13] 明快決策吧!猶豫者的理性感性選擇法

留言

  1. 謝謝分享,對於有選擇困難的人也很有幫助^^

    回覆刪除
  2. 這篇也是在談如何克服決策拖延,雖是英文但用字簡單,最重要作者以自己親身經驗將文章寫的活靈活現,有些想法讓人耳目一新,分享給有興趣的朋友

    http://personalexcellence.co/blog/analysis-paralysis/

    她的觀點和esor很多是一致的,正說明大家的困擾多半有共通性,解決不是不可能的事。

    回覆刪除
    回覆
    1. 很棒的回饋,看完他的文章後也有很多感同身受之處

      刪除

張貼留言

為了避免垃圾廣告留言過多,開始測試「留言管理」機制,讓我可以更容易回應讀者留言,並更簡單過濾掉廣告,但只要不是廣告留言都會通過審核。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全家沖印、 7-11 列印照片誰好用?立可得與 ibon教學+比較表

Google Maps 我的地圖完全教學!規劃自助旅行攻略

Slack 完整教學與上手心得:找到正確的團隊溝通之道

Google NotebookLM 免費中文 AI 筆記實例教學,老師、學生、創作者利器

Miro 遠距工作開視覺會議的免費強大白板,專案圖解實例教學

Google 表單自動關閉回覆教學:時間人數到達就過期

畫張圖說得更清楚! Napkin 用 AI 幫你的簡報文章手繪視覺思考圖

少記筆記,減少整理,高效輸出:6 原則打造任務驅動型第二大腦

Google 表單的 10 個專業問卷調查設計秘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