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興趣社團與繁多課業間,我要如何做好時間管理?



前陣子受邀到東華大學演講時間管理的方法,結束後,收到一封來信詢問(已去除隱私資訊,並做了一些修飾):「有個困擾自己很久的問題,之前因為課業繁多,所以找了社團來調劑身心。社團的練習讓我很感興趣,開始愛上這個新技能。但是社團練習的時間有點過多,卻又讓自己複習課業、準備考試的時間被壓縮。無論是練習時間或考試時間,都不是自己能決定,請問在這樣的情況下要如何時間管理?」

這樣的問題,其實不只是同時想要練社團,又需要準備考試的同學們會遇到。即使進入了職場,也可能常常面臨著類似煩惱:「好想做什麼,但又有什麼應該做,時間卻不能被自己掌控。

那麼這樣的問題應該如何解決呢?




我先談談最近自己正在練習的另外一件事:跑步。為了更好的練習,我買了幾本跑步書來看,也發現正統的跑步書,都很強調同一套練習的邏輯:

  • 確認自己的目標
  • 了解自己的身體(時間)狀況
  • 製定循序漸進的計畫
  • 邊行動邊持續修正

其實,時間管理,或是大多數的任務,都應該遵循上述四個步驟來實現,才不會事倍功半、自討苦吃。

  • 如果我只是想要運動有精神,卻去製定跑馬拉松的計畫,那麼可能在壓力下充滿挫折。
  • 如果我明明睡眠不足,卻硬要學別人晨跑,反而容易出意外。
  • 如果我的身體還不具備足夠的肌耐力與心肺耐力,卻想要照搬高手的練習習慣,更可能損害自己的身體。

回到時間管理上,跟跑步一樣不是一開始就急著去跑,不是一開始就想要把練社團、準備考試的所有行動都安排在我的計劃中。應該先回頭確認幾件事情,然後才擬出真正可以執行的計畫。




1. 確認我的具體願景:


「感興趣的社團時間」、「需要準備的課業時間」,這些看似想要去實現的目標,其實都還很模糊,還有很多不確定性。

以「感興趣的社團時間」來說,是有多感興趣呢?是想要成為社團表演時的台柱嗎?還是說只要能被選上社團表演時的一員就好?又或是只要自己能因此學會一個新技能即可?甚至是只要自己開心就滿足了?

以「需要準備的課業時間」來說,又是想要達成什麼樣的課業成果呢?是要考上某個夢寐以求的研究所?是希望學到那個知識、考試過關即可?還是希望成為成績頂尖、這領域的專家呢?

這是第一步,先回頭確認「社團」與「課業」對我來說的「真正具體願景」是什麼?

因為不同的願景,會導引出完全不同的計畫。看起來好像要配合社團時間、要配合課業時間,但其實如果我的願景不同,我就可以有不同的選擇,並且更容易知道應該優先被佔用的次序。

我們太容易直接照搬別人的行動,把行動當成目標,而這反而讓我們覺得怎麼做都充滿挫折,看起來好像不能選擇,其實都還有選擇空間。可以延伸閱讀我另一篇同樣想法的文章:「建立習慣的第一個關鍵迷思:誤把養成習慣本身當成目標 」。




2.確認真正要被佔用的現實時間:


時間管理最大的「誤解」,就是我可以想辦法把所有事情都排上我的行程,想辦法把所有事情都完成,但是這樣的行程通常都難以實現,甚至全部都無法實現,反而導致充滿挫折,以及每一面都不討好的狀態。

真正時間管理的方法會這樣做:「我先確認真正一定要被佔用的時間有哪些,然後再來制定計畫。」

但關鍵是,真正被佔用的時間不是別人說,而是我們要自己決定的。

例如具體願景如果是「想在社團學一個新技能」、「想要考上夢寐以求的研究所」,那麼就很清楚應該先把時間留給課業準備,把課業的準備時間表固定好後,再看看有多少時間可以留給社團,這時社團的練習不一定要百分之百配合,可以有自己更自在的學習節奏。

當然也可以反過來,我「想要在社團表演中成為主角」、「同時顧好課業,學到知識」。那麼可能這時候不只是社團基本練習時間要被佔用,自己還要額外設定時間來加強個人練習。於是要思考的就是剩餘時間如何做到「顧好課業」這的基本要求。

關於判斷重要的次序,你還可以參考:「如何判斷重要的事?比重要緊急更有效的4步技巧 」這篇文章。




3. 尋找剩餘時間可以採取的最高產值行動:


時間就是這麼多,每個人每天都是 24 小時,如果平均分配,什麼都做一點,通常是什麼事情都沒辦法創造高價值。

所以前面我們先把願景確認下來,看看自己在哪個目標上有追求更高價值的動力,那麼就先用充足時間去創造那個更高的價值,讓那個最高價值先發生,被真正實現,這樣的時間管理才有意義。(當然也可能你最後發現自己幻想的價值不存在,那也沒關係,還可以隨時修正)

而接下來在「真正自己決定的」固定時間之外的剩餘時間,就要思考如何利用剩餘時間去把第二個目標的價值做適度的產出。

很關鍵的一點就是,是「從現實的剩餘時間」去擬定計畫,而不是想要照搬最完美計畫。

因為這不是你的最高願景,你不需要用最完美計畫去實現它,但你還有剩餘時間,就想辦法在這個時間內創造出可以創造的最大產值。

例如在追求社團活動的最高表現之外,我也想顧好課業。那麼這時候我的讀書計畫可能不是循序漸進的一頁一頁複習,也不是慢慢來等考試前再去複習,我要想辦法在更少的剩餘時間中創造最佳產值,那麼我可能是要上課更認真筆記,上課時就抓住重點,針對筆記重點來準備考試,加快課業準備的效率。我可能可以利用筆記在社團練習空檔時也做簡單複習,節省額外複習的時間。

你可以參考我利用剩餘時間的真實經驗:「時間愈少,我們能創造的時間價值愈大 」。




4. 尋找目前系統以外的解決辦法:


前面幾個步驟,有可能讓我們解決問題,也可能讓我們遇到新的難關:

  • 「可是我又想要成為社團練習主角、又想要在課業上頂尖」
  • 「我還是沒辦法在更少的時間內完成課業複習」

當然有這個可能,遇到這樣的可能時怎麼辦呢?這時候,就不再只是「社團時間」、「課業時間」的調配問題了,如果你有兩個願景都很具體且想要全力投入,但你也知道現實看起來不允許。

這時候不一定是做不到,而是你要尋找「這兩個系統外的解決辦法」。

什麼是這兩個系統外的解決辦法?首先,這時候我們要改變的不只是社團與課業時間,而是要改變我們「整個生活習慣的方式」,可能我要「成為一個早睡早起的人」,讓自己多出更多不被干擾的時間。可能我要「更懂得善用零碎時間」,減少沒有產值的上網聊天時間。可能我要練習「提升自己的專注力」,讓自己任何時間都能快速進入專注狀態。

整個生活習慣改變,那麼以前不存在的那些時間,現在就可以被我利用,於是我就多了更多可以調配的時間籌碼。

再者,我要改變的可能是社團練習的技巧、課業學習的技巧,也就是有沒有「更有效率」練習與學習的方法?可能我現在的方法還不是最好的,所以我花很多時間也沒有足夠產值,會不會有更好的方法呢?我可能必須留時間去涉獵這方面的新知識,並且實際去實踐看看。

改進事情本身執行的效率,那麼以前覺得在這樣的時間下沒辦法做到的事,現在也可以做到了。你同樣可以參考我之前撰寫過的真實經驗分享:「沒時間怎麼管理?先從最佳化日常被固定佔用的時間開始 」。




小結:


對我來說,人生中也充滿了許多看似要打架的想做的事情,需要完成職場工作,但又想寫部落格文章,也很想能好好陪伴家人,並且依然持續培養像是跑步、閱讀這種花時間的興趣。

而我的方法,也無非是從上面四個步驟,一層一層去思考。

到底我真正想要達成的願景是什麼?哪個願景應該優先佔用我的時間?剩餘時間如何創造其他願景的產值?有沒有可能提升更大的系統效能來解決問題?

這篇文章,回答讀者來信的問題,也分享給讀者們參考。

有興趣的朋友,推薦還可以後續閱讀下面幾篇文章:「我的「不辦清單」:如何從不要做的犧牲,換回工作效率?」、「新年拯救沒時間的第一個推薦練習:時間數據化 」、「停止殺時間:用「優質時間」取代「虛無時間」 」。

或者,需要時間管理練習工具的同學們,可以參考我寫給學生們的時間管理工具推薦:「開學後輕鬆做好「時間管理」:推薦學生們13個遊戲化工具技巧 」。


 (歡迎社群分享。但全文轉載請來信詢問,禁止修改上述內文,禁止商業使用,並且必須註明來自電腦玩物原創作者 esor huang 異塵行者,及附上原文連結:在感興趣社團與繁多課業間,我要如何做好時間管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全家沖印、 7-11 列印照片誰好用?立可得與 ibon教學+比較表

Facebook Groups新版社團功能,和一小群朋友建立臉書秘密空間

Google Maps 我的地圖完全教學!規劃自助旅行攻略

Acer Chromebook 台灣開箱 Google Chrome OS 心得

Fences 1.0 正式版推出!管理桌面圖示從此井然有序,美化優化桌面的收納盒

LINE App PC電腦版下載設定教學,手機電腦彈性即時通

如何在 Rainlendar 2.6 桌面行事曆添加RSS、天氣預報、倒數計時面板?

Comodo Internet Security 4.0 免費防毒防駭防火牆新版心得

Rainlendar 2.2 桌面行事曆基本安裝設定完全攻略

Comodo Firewall + AntiVirus:全中文免費防火牆+防毒軟體上手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