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達成不知道如何達成的任務?今天跨出一步,明天才會更好


這個題目換句話說:「如果要讓明天做得比今天更好,那麼今天我們必須先採取可以採取的最好那一步。」

有些專案,基本架構重複多次,基本上我們知道怎麼計畫,知道怎麼達成。例如我在出版社裡製作書籍,雖然每本書的主題不一樣、作者不一樣,也不一定能完全掌控作者進度,但起碼我相對有信心,知道如何達成這樣一個專案,也會知道如何從頭開始計畫。

但讀者也常常問我,可是有些專案或任務:

  • 或許是沒做過的
  • 或許發生意外
  • 或許覺得目標難以達成

導致我們當下感到壓力與迷惘,不知道有什麼辦法可以達成目標?這時候又要怎麼辦呢?




先說一個小故事。

很久之前剛剛開始辦活動,被交待辦一場幾百人大活動,活動人數很多,一時之間不知道有沒有辦法可以達成。在迷惘與壓力間,拚命做計畫、找資料,但就是什麼都沒開始做。後來我想這樣不行,於是換個角度思考,那麼我當下可以做得最好行動是什麼呢?

我發現當下唯一可以做的最好行動,就是先做出報名網頁,上線試試看。於是我盡我所能,製做出最好的報名網頁文案。

結果網頁上線後,用盡我們可以使用的所有宣傳管道,雖然累積了一些人數,但還是一樣報名緩慢。

但是很快的,有相關的單位看到這個活動,覺得跟他們主題很相關,於是想要跟我們一起合作報名,只要給予一定抽成,評估後,發現對我們也合理,於是開啟合作,開闢了新的報名線。後來活動也順利額滿。

這是當初還不知道如何達成目標時(也是自己還缺乏經驗,後來也在每次經驗累積後發現還有更多辦法),所沒有想到的解決辦法。




還有一個小故事是,有陣子孩子很容易夜晚驚醒,並且總要討奶喝,維持一段時間後,老婆也覺得很疲倦,但基本上呈現投降的狀態。

但是我說,那我們來嘗試看看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改善,我列出了許多可能採取的方案,就像下面這則筆記那樣。


我們嘗試各種行動,結果最後孩子逐漸解決了夜晚常常醒來的問題。

因為我們都不是醫學或育兒專家,我們並不知道自己哪個行動真正起了作用,也或許每個行動都有作用,也可能孩子在父母改變的行動中接收到訊息,於是給了回應。

但我想說的是,行動才會產生改變,行動才能創造新的可能性。
甚至有時候,行動改變的是我們自己的心態。

之前我們不行動時,都覺得困擾。但當我們開始行動後,這個問題在我們心中反而不像是問題,而像是一個我們很期待去解決的關卡,而每天晚上我們都想要再試試看。




在《SCRUM 用一半的時間做兩倍的事》這本書中,提到推進專案的幾個關鍵(我用自己的理解解釋),就是採取最小可行性行動、實驗而不要限制變化、你必須先真正完成什麼。

同樣的,面對一個未知的、意外的、不如預期的任務時,當手足無措,或許「今天採取可以做的最好那一步」,就是解決任務的最佳方法,因為只有如此,明天才會有更好的可能。

有興趣的朋友,還可閱讀相關文章:「快速學習新東西的3步驟:體驗、搜尋、才開口問 」、「養成好習慣之前,如何建立真的做得到的習慣養成目標? 」、「待辦清單沒做完怎麼辦?劃掉他!千萬不要自動延後到明天做 」。


歡迎社群分享。但全文轉載請來信詢問,禁止修改上述內文,禁止商業使用,並且必須註明來自電腦玩物原創作者 esor huang 異塵行者,及附上原文連結:如何達成不知道如何達成的任務?今天跨出最好那一步

留言

  1. 很喜歡那個辦活動的例子,很多事情事態的演變根本不是當初能預料到的,有點像在起霧的山中試圖找出路,不跨出一步,下一步路就總藏在迷霧之中。只站在原處觀望的話,就很難達到目的地。「拖延心理學」裡面提到,拖延者總企圖一開始就鉅細靡遺規劃好行動方案,隱含的邏輯是自己應該要無所不知,一開始就全能全知。這段看得令人莞爾!

    回覆刪除
  2. 文中倒數第二段:“就是採取最小可行性行動、實驗而不要限制變化、你必須先真正完成什麼。”中
    1.採取最小可行性行動,應是指,採取最小的行動而非最小可行性吧
    2.不要限制變化、你必須先……,應是在限制變化初斷意,限制的只是變化而非後面的必須做的事情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為了避免垃圾廣告留言過多,開始測試「留言管理」機制,讓我可以更容易回應讀者留言,並更簡單過濾掉廣告,但只要不是廣告留言都會通過審核。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全家沖印、 7-11 列印照片誰好用?立可得與 ibon教學+比較表

Google Maps 我的地圖完全教學!規劃自助旅行攻略

Slack 完整教學與上手心得:找到正確的團隊溝通之道

Google NotebookLM 免費中文 AI 筆記實例教學,老師、學生、創作者利器

Miro 遠距工作開視覺會議的免費強大白板,專案圖解實例教學

Google 表單自動關閉回覆教學:時間人數到達就過期

畫張圖說得更清楚! Napkin 用 AI 幫你的簡報文章手繪視覺思考圖

少記筆記,減少整理,高效輸出:6 原則打造任務驅動型第二大腦

Google 表單的 10 個專業問卷調查設計秘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