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am Research 解放思考自由的網絡狀筆記工具,全圖解教學


前幾天介紹了很像 Evernote 的:「Joplin 免費開源筆記軟體圖解教學,最像 Evernote 的替代工具」。今年在電腦玩物也推出一系列的 Notion 教學文章:「用 Notion 整理閱讀學習、研究筆記資料庫,超完整的圖解教學」。都獲得了很大的迴響。

而其中又有讀者回饋,希望我也能深入研究一下「 Roam Research 」這款最新的筆記工具。

如果要用最簡單的一句話來說明「 Roam Research 」,或許可以說他是「解放思考自由的網絡狀筆記工具」。

乍看之下,「 Roam Research 」很像「 WorkFlowy 」或「 Dynalist 」那樣的大綱筆記工具。但是「 Roam Research 」大破大立之處,在於跳脫了階層邏輯組織的思考結構,讓每一個片段資料與思考之間,可以更有彈性的互相連結重組,建構一個真正的網絡狀知識庫。

關於這樣的「卡片盒筆記法」,還可參考另外一個工具:「Obsidian 免費單機軟體實踐卡片盒筆記法,建立知識連結網路系統」。

也推薦你可以讀讀看我如何用 Evernote 實踐卡片盒筆記法:「Evernote 實踐 Zettelkasten 卡片盒筆記法,整理知識網路系統」。




「 Roam Research 」具有兩大特色:

  • 快速:各種思考碎片,都可以快速記錄、快速連結
  • 自動:自動且有彈性的,建立起重要的知識、專案匯聚點

「 Roam Research 」目前看起來,尤其適合研究型專案來使用。

在研究的過程中,各種思緒與資料片段的飛來,如何有效的快速捕捉,但是又讓相關的資料匯聚在一起呢?「 Roam Research 」用了很獨特的工具功能來解決。

例如下面這個例子:

  • 我在「 Roam Research 」中的 4/3 筆記、 3/3 筆記,分別「片段的」記錄了閱讀一本 OKR 書籍的心得
  • 但是,透過「 Roam Research 」的快速連結與自動彙整功能。
  • 我會「自動」獲得一則 OKR 讀書心得的筆記,裡面自動整理了我在不同日期寫下的片段讀書心得。




另外一個例子,我在「 Roam Research 」展開了一堂時間管理課程的大綱,我可以在這份大綱中:

  • 跟其他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段落,互相連結。
  • 把這則筆記中關於時間管理技巧演練的部分,自動彙整成另一則新筆記。(但不影響這則課堂大綱筆記內容)
  • 大綱內的不同段落,也可以互相連結。

「 Roam Research 」讓我可以把資料與思考解放,用更自由有彈性的方式,組織自己的知識系統。





一,申請 Beta 免費帳號


想要試試看「 Roam Research 」嗎?目前這個新工具還在 Beta 測試中,可以免費申請帳號,但或許正式推出後會有收費的方案。

有興趣的朋友,只要到「 Roam Research 」網站,選擇[ Sign up ],填寫自己的信箱,等待收到通知信即可(我自己測試,很快就收到可以使用的通知)。





二,一個 Page ,一個思考專案,每一句話都可互相連結


一開始進入「 Roam Research 」,看起來簡單的介面,但是因為他的整理邏輯與眾不同,有可能會讓人搞不清楚如何開始(或者,怎麼開始其實都可以)。下面我就用我的方法,來分享上手「 Roam Research 」的過程。

首先,在左方的[ All Pages ]處,我們可以新增一頁一頁的[ Page ],可以定義一頁 Page 就是一個主題的思考專案。

「 Page 」可以使用者手動新增,在很多情況下也會自動產生(後面會逐步提到)。




在一頁 Page 中,可以用大綱模式,組織自己的資料與思考:

  • 大綱層級都可以縮放。
  • 大綱段落都可以拖曳移動。
  • 內容格式的編輯則是用 Markdown 語法

這邊最有特色的是,「 Roam Research 」有很強大的「連結」功能。

最簡單的部分,是 Page 跟 Page 之間可以快速的互相連結。

只要輸入: [[某頁筆記關鍵字]]

那麼就會快速列出擁有該關鍵字的所有筆記 Page ,讓我們直接插入,建立一個「雙向連結」(兩則 Page 都會建立連結)。





不只是整頁 Page ,大綱中的任何一句話、一個段落,也都可以互相連結。

只要輸入: ((某個段落關鍵字))

就能讓兩個不同段落,建立起快速彼此互連的捷徑。

或是在某一個段落前面的圓點,點擊右鍵,選擇[ Copy block ref ](段落稱為 block ),也能複製這個段落的連結,貼到任何其他段落上。




於是,我可以在一則 OKR 讀書心得筆記的大綱中,插入時間管理課程大綱中的 A 段落連結。(並且時間管理課程大綱的 A 段落處,也會自動產生連到 OKR 讀書心得的反向連結。)

非常有彈性的連結,而且細緻到每一句話都可以互相連結,是「 Roam Research 」核心特色,讓一個網絡狀的思考知識庫開始成為可能。





三, Daily Notes 每日筆記


「 Roam Research 」還有另外一個設計,叫做:「 Daily Notes (每日筆記)」。

「 Daily Notes (每日筆記)」每一天會自動新增一則,代表今天的筆記。基本的功能都和前面的 Page 一樣。

我們可以把「 Daily Notes (每日筆記)」當作:

  • 類似速記的收集箱:任何今天發生的想法、事件、資料,都可以先記錄到這裡。
  • 類似每日行動清單:可以在這裡列今天的待辦事項。




而且,別忘了「 Roam Research 」最強大的功能是「互相連結」。

在「 Daily Notes (每日筆記)」中,其實不只是讓我們速記,而是要:

讓我們把零散速記的資料、想法、待辦事項,快速連結、彙整回 Page 筆記。

只要利用前面提到的語法:

[[筆記關鍵字]]  或是 ((段落關鍵字))

就可以快速建立連結。




四,如何建立待辦清單?


但是,前面這些連結功能,還不是「 Roam Research 」最強大之處,真正厲害的部分,現在才要開始。

上一段,提到可以設定待辦清單,在「 Roam Research 」中,只要輸入:

/

就可以在彈出清單中,選擇這個段落的格式,其中第一個格式就是「 TODO 」。這可以讓我們快速插入一個待辦清單。




而這時候,「 Roam Research 」會自動產生兩則 Page:

  • TODO:自動彙整在所有 Page 與 Daily Notes 中,尚未勾選完成的待辦清單。
  • DONE:自動彙整在所有 Page 與 Daily Notes 中,已經勾選完成的待辦清單。

於是,我們可以直接打開「 TODO 」這個 Page ,確認在哪些專案、日記中,還有未完成的任務。

這個功能,其實也是連結,只不過是「 Roam Research 」透過自動反向連結產生的,而這就是「 Roam Research 」接下來強大應用之處。






五,自動彙整某主題的資料片段


因為「 Roam Research 」會自動建立反向連結:

這等於是可以把各種零碎片段的資料(例如前面的待辦清單),自動彙整到一則統一的大綱目錄 Page 中。

於是我們可以這樣做,例如我在每一天的「 Daily Notes (每日筆記)」中,記錄自己今天運動的時間、時數、方式,我只要簡單速記,但要記得加上 [[運動]] 的連結。




這樣一來,「 Roam Research 」中會自動產生一則叫做「運動」的 Page ,裡面會有每一天日記反向連結過來的「運動記錄」了!

而且因為「 Roam Research 」的反向連結不只是連結,而可以「直接展開上下文內容」,所以如下圖所示,可以看到我每一天實際運動的筆記內容。




或者我現在正在處理某個客戶的任務,或是常常交辦事情給某個客戶。這時候,我一樣可以在「 Daily Notes (每日筆記)」中處理這些零散的任務,但是在筆記中加上 [[客戶]] 的連結。




這樣一來,我可以快速、自動建立一個簡單 CRM 系統,在一則一則自動產生的客戶 Page 中,從反向連結,看到這個客戶曾經做過哪些相關任務。

當然,我也可以進一步在這個客戶的 Page 中,筆記他的特殊資料。




再舉一個例子,我正在讀一本 OKR 的書,為了快速記錄,我在「 Daily Notes (每日筆記)」中速記片段的閱讀心得。但是都加上 [[OKR讀書心得]] 的連結。




讀了好幾天,這些片段的閱讀心得雖然散落在不同日期的「 Daily Notes (每日筆記)」。

但是自動建立的「 OKR 讀書心得」 Page 中,把這些資料,也都反向連結,自動整理到統一個 Page 裡了。





六,自動連結的活用


「 Roam Research 」的連結功能,還有很多細節。

就像前面說的,他不只是建立雙向連結,在反向連結中,還可以直接展開另外一則筆記的大綱上下文。




利用這個特性,我就可以達成下面流程的整理:

  • 我正在測試「 Roam Research 」,建立了一則「 Roam Research 」的 Page ,整理相關測試心得。
  • 但是在今天的測試中,找到一些片段資料,我先快速記錄在今天的「 Daily Notes (每日筆記)」中,但是建立連結到「 Roam Research 」的 Page 。
  • 有空時,回到「 Roam Research 」的 Page ,會在下方看到反向連結內容。
  • 這時候,可以在這裡,直接把每日筆記中的大綱上下文,拖曳移動,整理回「 Roam Research 」的 Page 中!





七,相關筆記雙欄對照


作為網絡狀的資料、思考整理,「 Roam Research 」中的筆記、段落一定是互相連來連去,這時候可以展開右方的[ Sidebar ],它可以讓我們更快速的看到筆記與筆記之間的網絡關係,筆記更快速的比對互相連結的段落內容。





八,搜尋與筆記網絡圖


最後,「 Roam Research 」也有不錯的搜尋功能,支援中文。

另外還可以展開一個網絡圖,看到所有筆記之間的互相連結關係。





結論:


「 Roam Research 」不是心智圖工具,但是他的大綱段落互相連結功能,可以讓我們把所有資料、想法,都建立起更有彈性的網路。

而他很強大的「連結、反向連結」設計,可以快速把片段的思考,自動彙整成一個一個的知識主題。

如果你需要這樣的整理方式,尤其是研究者、知識工作者,或許可以研究看看「 Roam Research 」。

有此需求的朋友,也歡迎進一步參考相關文章:[我如何用 Evernote 高效率整理紙張資料庫?6 種整理邏輯建議]、[如何讓需要的東西在需要的地方出現?我的五個關鍵整理方法]、[如何分類整理 Google 雲端硬碟?不靠資料夾的五個整理技巧]。

「 Roam Research 」網站


(歡迎社群分享。但全文轉載請來信詢問,禁止修改上述內文,禁止商業使用,並且必須註明來自電腦玩物原創作者 esor huang 異塵行者,及附上原文連結:Roam Research 解放思考自由的網絡狀筆記工具,全圖解教學

留言

  1. 謝謝您的分享,看著您提供的範本,學習到需多新的應用方法。

    回覆刪除
    回覆
    1. Roam Research 是很獨特的工具,用法非常多元。也歡迎回饋您的應用方法喔

      刪除
  2. 謝謝站長的分享,因為站長的推薦,我多年來都使用evernote 做筆記,因為筆記數累積了不少,所以要跳平台的意願就很低,想問一下站長evernote記事中建立過的"標籤”(=[關鍵字]),有沒有像Roam Research 一樣會把所有一樣的”標籤”自動彙集成一則"目錄筆記”的方法呢?

    另外是在evernote A記事裡插入B記事的內部連結後,怎麽防止不小心哪天因刪除B記事而產生A記事內容也被牽連的骨牌效應呢?
    (不好意思,在Roam Research 版裡連問evernote 問題…)

    回覆刪除
    回覆
    1. 哈哈,我自己也是依然使用 Evernote ,測試其他生產力工具只是我的興趣,也同時可以學習一些別的工具想像的管理方法。

      Evernote 的標籤,沒辦法自動變成一則目錄筆記,是可以手動啦XD 所以我也覺得 Roam 的這一點設計很吸引人。

      evernote A記事裡插入B記事的內部連結後,如果B記事刪除,那個連結就失效了。這沒辦法自動調整。但是我的實際經驗,有兩點想法:
      1. 如果B 記事刪除,他會先被移入垃圾桶,而 Evernote 的垃圾桶資料好像不會自己刪除。意思是,如果有一天我使用時,發現連結失效,其實有機會從垃圾桶找回資料。
      2. 確實有些真的是封存的資料,很久很久之後想要用,才發現連結失效,垃圾桶也曾經清空,但這一點就真的無法解決了。

      刪除
    2. 感謝站長撥冗回覆,非常詳細,每次看你的應用分享,都讓我腦洞打開,覺得需要擴充自己的思維頻寬> <

      刪除
  3. 我有一点不太明白�� 双向链接和 tag 功能看起来好像很相似呀,例如 Workflowy 加上特定 tag,也可以快速查看相关内容。而 Roam 本身也有 tag 的功能,不知道双向链接跟 tag 比起来有怎样的优势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其實 Roam 裡面的 Tag (#),和文章說的連結 [[]] ,是同一件事。所有的 # 在 Roam 裡面也會自成一個 Page 。

      我想最大的不同,應該就是文章後半部我所談論的, Roam 在雙向連結後,可以展開上下文這一點,所延伸的相關應用。

      刪除
  4. 試用中,感覺有些想法與子彈筆記很相似。

    回覆刪除
  5. 纯属为了交流,roam research的确非常强大,我建立了一个tg telegram群组,欢迎使用者加入,大家一起交流。 链接: https://t.me/roamresearch

    回覆刪除
  6. 有看過版主寫的obsidian的分享,想知道跟roam research的差異,感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差異是很大的。

      roam research不只是做出了各種雙向連結的設計,她本質上還有展開連結,以及時間管理日誌的設計,是一個不只是是知識管理,更聚焦專案生產力的工具。

      刪除
    2. 想請問站長 我目前是準備寫論文的學生,針對這ob 跟 room research是否有較推薦哪個呢? 看起來都非常合適 目前是剛開始使用notion,但資訊上比較雜,用#的方式也不容易尋找我想"思考反思的問題" (通常用#think)
      感謝撥冗回復 謝謝

      刪除
  7. 這個感覺對於做研究和學習來說是很有幫助的
    連結後就一目瞭然了
    謝謝站長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個工具的方法論源起,就是來自於研究寫作的需求

      刪除
  8. 這筆記隱私做的好嗎? 筆記內容會被平台管理員查看嗎? 有沒有推薦可以買斷的 離線版本的筆記 不用帳號密碼登入平台的筆記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為了避免垃圾廣告留言過多,開始測試「留言管理」機制,讓我可以更容易回應讀者留言,並更簡單過濾掉廣告,但只要不是廣告留言都會通過審核。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全家沖印、 7-11 列印照片誰好用?立可得與 ibon教學+比較表

Google Maps 我的地圖完全教學!規劃自助旅行攻略

Facebook Groups新版社團功能,和一小群朋友建立臉書秘密空間

Rainlendar 2.2 桌面行事曆基本安裝設定完全攻略

Acer Chromebook 台灣開箱 Google Chrome OS 心得

LINE App PC電腦版下載設定教學,手機電腦彈性即時通

Fences 1.0 正式版推出!管理桌面圖示從此井然有序,美化優化桌面的收納盒

如何在 Rainlendar 2.6 桌面行事曆添加RSS、天氣預報、倒數計時面板?

Comodo Internet Security 4.0 免費防毒防駭防火牆新版心得

Comodo Firewall + AntiVirus:全中文免費防火牆+防毒軟體上手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