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術-12] 主題樹狀筆記法:上課讀書筆記第一次寫就有條理



你有沒有在做筆記時,遇過這樣的困擾:聽著老師講解,快速把聽到的每個重點記錄下來,覺得自己好像記了很多,但事後回頭看筆記,覺得一團混亂!甚至看不懂自己到底在寫什麼?或是原本誤以為內容豐富的筆記,卻很多重複內容,發現真正的重點並沒有記到?於是你還要再花很多時間重新整理一次筆記?

偶爾會有同學寫信來電腦玩物問我:「電腦玩物上撰寫很多筆記術文章,有沒有什麼有效的筆記方法,可以讓我第一次聽老師講一個全新主題,或是第一次看一本書、第一次整理一份資料時,就能快速的整理出重點?寫出有架構的筆記?並且下次使用時可以有效再利用呢?」

我自己有一個很簡單很簡單的筆記方法,說出來沒什麼稀奇,而且立刻就能學會。但我也發現很多朋友做筆記時,沒想到用這個邏輯去寫,導致「第一次」的筆記常常混亂沒有章法。




一,「主題樹狀筆記法」的原則與範例:


這個筆記方法,我稱之為「主題樹狀法」。簡單的說,就是利用「主題編號、樹狀階層」的形式來寫筆記。

重點是,並非寫一段段的描述文字,也非單純條例重點,一定要同時符合「樹狀階層、主題編號」兩個原則。

範例如下,就以我一邊思考一邊筆記「主題樹狀筆記法」這篇文章的重點為例,其實看到這樣的「主題樹狀大綱」,你大概也能掌握我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而當我自己構思時這樣做筆記,也可以很輕鬆地把思緒整理起來,並且保持下次思考時的延續(因為可能要想好幾天、好幾個禮拜)。


電腦玩物的「主題樹狀筆記法」構思筆記:

  1. 優點:
    1. 簡單易學
    2. 筆記快速
    3. 比畫表格更快更有效
  2. 破解什麼問題:
    1. 筆記沒有條理,沒有前後關聯
      1. 大綱目錄,強迫自己建立架構
      2. 自然而然地建立關聯
    2. 紀錄時不思考,不抓出自己的重點
      1. 強迫自己問自己:重點是什麼?
      2. 主題是什麼?
    3. 可以同時展開多個主題的整理
      1. 一本書、一堂課,一定有多個主題
  3. 範例:
    1. 研究軟體的筆記
    2. 上課的筆記
    3. 讀書的筆記
  4. 方法:
    1. 聽到大重點,建立一個主題
    2. 相關子重點,列舉到相關主題下
    3. 描述內容,也轉化成重點大綱格式
    4. 根據主題大綱,一邊記就一邊建立重點分類
    5. 根據邏輯次序,一邊記就一邊理清思路
    6. 善用數位大綱,可以隨時調整邏輯,隨時插入新重點
  5. 適合工具:
    1. 紙筆記雖可以,但少了修改的彈性
    2. Evernote Onenote
    3. Workflowy 類型工具
  6. 可搭配方法:
    1. 三層筆記法
    2. 目錄索引法


又或者我在研究一個軟體、一個遊戲、學習一種技能,我會一邊測試,一邊把自己的心得筆記下來,我同樣使用「主題樹狀」的筆記法。這讓我通常很快就能找到這個技巧或工具的架構。

並且一研究完,不需要再整理筆記,就立刻有可以撰寫分享的條理邏輯。下面這個筆記,最終我寫成了「Distraint 不敢玩恐怖遊戲也會給滿分,最駭人是你我內心的妥協」這篇文章。



或是當我上課時,看書時,我也是用「主題大綱」的方式來筆記心得。這讓我上課一結束,筆記做完了,腦袋中也已經有一個系統,甚至可以快速去實踐。就算事後回頭複習這樣的筆記,也能快速找出重點。

更棒的是以後看到相關資料,都能很輕鬆的再補充到這個筆記架構中。





二,「主題樹狀筆記法」要解決的三個問題:


為什麼要這樣做筆記呢?要破解三個問題:

「筆記順序散亂、理路缺乏邏輯、重點混雜不清」,還有因此導致的要重複整理筆記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筆記順序雜亂

如果只是跟著上課或書本的順序寫筆記,很難把前後相關的重點整理在一起,也很難把同類的重點做分類,於是你的筆記裡重點可能是七零八落的。這時候,善用「樹狀大綱」的分層梳理方式,可以在做筆記時,就做好重複重點的整合、相關理路的整理,讓筆記不分散。


第二個問題,理路缺乏邏輯

筆記目的是重點整理,而老師上課或書本閱讀時,為了解釋清楚會參雜很多額外資訊,筆記並不需要把這些全部都寫下來。但我們很容易陷入什麼都寫的迷思,自己不思考,只是一股腦全部照抄的筆記,反而事後自己更難看得懂!(推薦延伸閱讀:改掉畫重點與抄筆記習慣,寫與說的筆記更有效學習)這時候,「主題思考」、「大綱分類」的筆記法,可以強迫我們問自己:「主要重點是什麼?邏輯順序是什麼?」自然做出有自己思考的筆記。


第三個問題,重點混雜不清

一本書、一堂課,他的知識脈絡通常是多線劇情,例如要解決什麼問題?採用什麼方式?有哪幾種策略?這多條線在上課與閱讀時,通常是同時多線進行。如果筆記把他們全混在一起,事後就很難梳理。而「大綱階層」,就能適合同時展開多條線索,每次找到哪一條線索的新重點,就納入該條線索中,多條線索可以同時整理。




三,「主題樹狀筆記法」的實際執行策略:


相信大家都會做大綱,也都會做樹狀資料整理,看了上面的範例,以及要解決的問題,應該已經掌握這個筆記方法的八九成了!

其實真的很簡單,只是我們要改變一下習慣,把筆記變成「主題大綱」,而不是單純描述或條列的筆記即可。

但是實作時,當然還是有「怎麼做」的實戰經驗,下面就來分享,我自己具體在執行「主題大綱式筆記法」時,有三個主要採用的策略。



  • 1. 抓大重點,展開多條主題線

無論是我自己在構思一篇文章,或是我在讀一本書,還是上一堂課,或是開一次會。總之在做這些筆記時,我第一個思考的問題都是:「先抓出大重點」。

假設我正在聽課,聽到老師說「這是寫作的套路」、「這是推廣內容方法」,我就會先把這兩個大重點抓出來,展開兩條主題線,接著聽到老師說到跟寫作套路相關的重點,或是我自己延伸想到的推廣內容方法,我就筆記到兩條主題線下面的階層中。

在筆記時,以開啟「主題線」優先,之後相關的重點就納入同一條主題線,自然筆記不會混亂,而且把所有相關重點自然地整理在一起(即使他們在課堂或書本上沒有同時出現)。

而且主題線可以一邊聽,一邊開啟,只要聽到:「這好像是一個新的大重點」,那就開啟一條新的主題線來記錄他。

很多時候我們寫筆記,就是忘了「要用主題式的重點」去整理,導致整篇筆記沒有重點。



  • 2. 盡可能把內容轉換成樹狀大綱格式

有時候有些筆記內容一開始是描述性的,例如我可能在書裡讀到這樣一段話:「執行深度工作,有價值工作。不要再用事情本身重不重要來區分,而是要思考需不需要我發揮專業技術、思考能力?完成後會不會有高價值?是不是自我實現?要用這些條件來決定事情是否重要。」

如果要整理成筆記,就把他轉成樹狀大綱格式:


  1. 什麼事情才重要?
    1. 不是事情本身重不重要。
    2. 能不能發揮我的專業技術。
      1. 從我的立場思考
    3. 能不能讓我的思考成長。
      1. 能夠帶來成長
    4. 完成後有沒有高價值。
      1. 事情的回報並不相等
    5. 完成後是否達成某種自我實現。


但是你可能也可以這樣筆記:


  1. 優先選擇執行深度工作
    1. 可以發揮我的專業技術的工作
      1. 什麼事情是只有你能做?
      2. 什麼事情最適合你去做?
    2. 可以讓我思考成長的工作
      1. 有挑戰的
      2. 跳出舒適圈
    3. 可以帶給我自我實現的工作
      1. 目標的設定
    4. 可以帶給我高價值回報的工作
      1. 評估事情的回饋


筆記內容沒有一定,因為筆記本來就是你的觀點投射出的整理。

但利用「樹狀大綱格式」,相比一般描述性的文字,在筆記重點時更快速,而且能夠讓我们「用邏輯去整理重點」

不是說描述性文字不好,你看我寫這篇文章,也一定要回到描述性的文字。但我們現在談的是「寫筆記」,是「筆記重點」,所以這時候更適合「樹狀大綱格式」。

尤其我們很容易在寫筆記時,只是抄,不思考,這是一個大問題。但如果用「樹狀大綱格式」來寫,我們就能自然的去理清思路。



  • 3. 多在主題線下延伸思考

最後補充一個我一定會採用的策略,前面一個範例其實已經示範了,就是在這樣的「主題樹狀筆記」內,我會利用更深一層的階層,在重點下筆記我的延伸思考,讓我的筆記內容,超出原本的內容。

而且應該說,正是這樣的「主題大綱筆記法」,讓我可以很輕鬆地在每個主題、每個子重點下,繼續延伸我的思考,而有自己思考的筆記會更有意義。




四,適合「主題樹狀筆記法」的工具:


說到這邊,最後要來推薦一下適合「主題樹狀法」的筆記工具,當然,也是可以用紙筆來寫,但絕對會更適合使用「具有編號清單、樹狀大綱功能」的數位筆記

為什麼?因為主題的分類有可能要隨時調整、新的子重點要隨時新增,也就是這個樹狀大綱會是不斷生成、移動、加深、刪減的。這時候,數位筆記具有「自動編號與分層」的功能,才方便我們編輯調整。

而我自己當然是使用「 Evernote 」裡的「編號清單」來完成這樣的整理,甚至可以把我的清單直接轉成心智圖(可看教學:筆記文字快速轉成心智圖教學,讓 Evernote 筆記也能轉心智圖)。

另外像是「 Onenote 」也很適合做這樣的筆記,他的階層清單還有更多可彈性利用的功能(可看教學:OneNote 當作最強「大綱草稿」工具:四個你很需要的編輯技巧)。

當然,你可以使用專門的「大綱工具」,像是「 Workflowy 」或「 Dynalist 」,幫你更快速的用階層目錄,整理自己的所有重點。






小結:


以上就是我的「主題樹狀筆記法」實作經驗分享,我解析了這樣做筆記要解決的問題,實際的範例,還有真正執行時的一些技巧。

而這個筆記法的另外一個優點,就是非常簡單易用,筆記時會比還要畫表格等更快速,而又能把課堂、書本、研究的資料「在第一次寫筆記時」,就立即做出有效筆記整理。

如果你對這樣的筆記法有興趣,推薦你可以延伸閱讀我在電腦玩物撰寫過的「三層筆記法」,會和主題樹狀筆記相輔相成。另外你可以搭配我的讀書筆記技巧一起實踐:「用 Evernote 開始完美讀書計畫:抓重點閱讀心得複習」。或者你是學生的話,推薦閱讀我更多的上課學習技巧的整理:「19 個新學期準備考試、做報告、寫筆記的數位學習與研究技能」。

如果你還有更多筆記方法,歡迎來電腦玩物文章下留言跟我討論。

筆記術系列文章:
轉貼本文時禁止修改,禁止商業使用,並且必須附上系列文章連結,與註明來自電腦玩物原創作者 esor huang(異塵行者),及附上原文連結:[筆記術-12] 主題樹狀筆記法:上課讀書筆記有重點不再一團亂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全家沖印、 7-11 列印照片誰好用?立可得與 ibon教學+比較表

微軟 Bing AI 繪圖工具 Image Creator 免費開放,30秒輕鬆生成圖片

Arc 瀏覽器 windows 版測試心得,用四大介面改造升級專注工作流

Google Maps 我的地圖完全教學!規劃自助旅行攻略

個人知識管理的時間平衡心法,忙碌中我如何維持高效率輸入輸出

5 條「這時候,不要做」清單打破無意識行動模式的低效率循環

如何用 ChatGPT 加速生成一份有圖有文的簡報,實戰案例教學

Google 表單的 10 個專業問卷調查設計秘密教學

ChatGPT DALL-E 3 的7個特殊 AI 繪圖應用教學,勝過 Midjour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