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停戰領域」與「行動邊界」,我建立健康時間管理的小秘訣



在安排時間的時候,我們通常聚焦在如何設定提醒時間,提醒自己什麼時候要開始推進某些任務或者專案。不過我們也可能常常發現就算設定了提醒,也不代表一定會去做,反而往往過度安排,最後時間安排還是一團混亂。即使如此,如果不設定任何時間管理的界線,我們更有可能處在一直工作,永遠停不下來的狀態。或是反過來處於一直不工作,缺乏明確開始的動力,永遠都在拖延的狀態。

所以不是不需要安排時間(因為安排了似乎也沒用?),而是有兩種時間更需要安排:

  • 停戰領域:
    • 主動設計讓自己偃旗息鼓的時段,作為不接收外界新訊息、隔絕那些會讓自己不斷多出新事情的領域,讓自己專注於自己的休息,或是與身邊人溝通的時間。
  • 行動邊界:
    • 主動設定讓自己停止繼續行動的時間,不是要放棄努力,而是讓自己知道到此為止的界線是什麼,更健康、更平衡的處理那些困難、難以完美、又讓人焦慮的重要事情。

在時間管理當中,設定停戰領域、行動邊界是很重要的,甚至比設計任務的提醒時間更有效,他可以幫助我們的時間管理劃出範圍、設定領域,提升執行的動力,或者讓自己適度從壓力當中解放。我們可以試試看每一天、每個禮拜都為自己刻意設計這樣的停戰領域、行動邊界,讓時間真正屬於自己

今天這篇文章,想跟大家分享我自己實踐這兩種技巧的經驗與心得。

2024/2/15 更新,春節與寒假結束後的待辦清單技巧補充5分鐘的晨間待辦清單整理,從混亂到掌控的生產力習慣

2024/3/15 更新,想要更健康時間管理的朋友,可和這篇文章對照閱讀5 條「這時候,不要做」清單打破低效循環,提醒無意識行動模式





停戰領域:

例如,我會習慣設定晚上 10 點到 11 點這段時間是我和老婆一起追劇、一起聊天,或者完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時間。在這段時間當中,我會讓工作暫停。甚至會在手機上設定一個專注模式,讓這段時間所有的訊息、電話、郵件、通知都不會出現。所以我不用處理即時的回應,也先放下那些可能的擔心,就先專注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

利用這樣的停戰領域,讓自己每天有一些固定的時段,處在一個完全不會有新的干擾、新的壓力的時段。

當然,這裡不是說要達到一種完全放空的狀態,因為這可能非常困難,沒有解決的工作壓力或生活壓力也依然還是會環繞在我們心中。

但有時候,更可怕的是壓力「持續的累積」,舊的事情還沒有完成,新的煩惱又再度出現。

所以,每天給自己一段時間,完全不要去管那些新的煩惱,放下那些還沒完成的焦慮,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有時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有效的休息。(延伸閱讀:當時間不夠用,如何不放棄我的目標?兼職、課業與生活平衡之道




行動邊界:

例如,我很喜歡在週末早上要出門去旅行之前,把一篇部落格文章完成。你問為什麼要擠在這麼緊迫的時間當中呢?因為這對我來說是一種行動邊界。在一個半小時之後,我必須帶家人出門,假設這時候行李跟行程都已經準備好,或許我只剩下一個小時的時間,我就會告訴自己必須利用這一個小時的時間,把這篇文章完成並且發佈。

其實一篇文章可以無限制的一直寫下去,但是當我設定出這樣一個小時的行動邊界,我反而會更專心在論述這篇文章的核心重點,專注把這篇文章的核心部分寫完,放下那些覺得還想要補充、擔心自己寫得不夠好、不知道是不是該寫的過度擔心,相對不會在這段時間裡分心去做其他的事情。就聚焦在把自己真正的想法先寫出來就好。

當然,很多事情也不是說只要做到一半就好,

但更多時候是過度的擔心與分心,讓我們反而沒辦法好好完成自己當下其實有能力完成的部分

所以,我喜歡在推進一個任務時,不是設定提醒時間,而是設定一個停止線,知道這篇文章可以寫到這裡就好,反而有助於我更高度專注在關鍵部分,更容易有效地把這件事情完成(或是完成一部份,這樣下次還可以繼續改進與推進下一個部分)。(延伸閱讀:[下班後時間管理] 休息時間內心還是有焦慮感或罪惡感怎麼辦?





如何設計停戰領域?

我自己設計停戰領域的步驟是:

  • 每天選擇一個時段,放下所有外在任務,專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 這個時段不用太長,但即使只有一個小時,也會有很大的幫助。所以也不會擔心會妨礙到真正的工作。
  • 這個時段要隔絕來自「我本身」之外的所有外在干擾、訊息,包含即時通、郵件,也包含社群、網頁消息。
  • 這個時段可以休息、休閒、運動、閱讀,或是跟身邊的人相處溝通。
  • 無論做什麼,但只專注做當下、眼前的這件事情,而且只做一件事情。
    • 例如追劇的時候不滑手機,跟家人對話時不看郵件,對自己放空時就專心放空。

這樣的停戰領域,有時候可以從每日,擴大到連續好幾天,尤其在我經歷一段長時期的高壓工作階段後,我會給自己幾天的時間進入停戰領域。

但就算在高壓工作階段,每一天起碼一個小時的停戰領域,都會對紓緩壓力有很大的幫助。

我的經驗是,日常的工作生活往往處在一種腦袋充滿紛亂思考、外界充滿意外刺激的狀態,加上那些難解的重要困難目標,很容易精神狀態處在持續緊繃、焦慮中,就像一直在「交戰」。這時候,一小段「停戰領域」,是幫助自己腦袋回到一個正常的鬆弛度,情緒回到相對健康平靜中,刻意不進入戰鬥,反而讓自己稍後更有活力回到衝刺節奏。

而且,「停戰領域」會讓我自己覺得對每一天還有一點掌控權,會享受到一點自由,會得到更深沉的冷靜,這會讓我覺得自己的時間管理不是忙忙忙,而是有更健康的平衡。(延伸閱讀:把休息放入你的待辦清單:在累了之前開始休息




如何設計行動邊界?

我自己設計行動邊界的步驟是:

  • 先給自己一個什麼時候要停止工作的時間,然後決定自己的工作成果。
  • 在停止工作時間前,去蕪存菁,先完成工作成果中最關鍵的部分。
  • 在停止工作時間前,相信自己,先完成當下我有能力完成的部分。
  • 在停止工作時間前,做能做的,先放下暫時無解難題,解決可解決問題。
  • 愈接近停止工作時間,愈努力去除那些額外的、多餘的、次要的部分,要求自己一定要在停止工作前完成核心。

這樣的行動邊界,可能是要在出門前寫完一篇文章,也可能是要在這個禮拜結束前交出一個專案報告。也就是他可大可小,但都是某種階段性成果的概念。

尤其當如果你也跟我一樣,很愛拖延、很會猶豫,那麼設計「行動邊界」的方法,對我們就很有效。避免我們陷入那種一直在想,反而更容易分心,結果時間不斷流逝,事情卻完全沒有進度的尷尬情況

我的經驗是,當我為某個任務設定行動邊界後,這個任務透過上述步驟,在一個時間界線內完成了關鍵部分(一定是無法全部完成,而是只能完成關鍵部分),但之後,我會發現這將很大幅度的幫我卸下了長期累積在心中的拖延壓力。

甚至有時候,完成關鍵部分後,我會發現其實這件事情已經可以算是完成了,這時候,這樣的行動邊界,反而幫助我更有效地推進專案任務。(延伸閱讀:目標 Deadline 怎麼訂才不會累死自己?面對死線還有動力完成?




更健康的時間管理

多年來的時間管理心得告訴我,「更健康」比「更有生產力」重要。

更健康,我們才能持之以恆,更能應付各種變動。保持心靈的滿足與愉快,避免走到不可挽回的臨界點,避免因為高壓力造成的傷害,也避免犯下更大的錯誤。

所以,試試看為自己設計「停戰領域」與「行動邊界」吧!看似好像與生產力相反,但更健康的心態與心靈,才可以為我們帶來長久的生產力。

在安排時間時,人們往往過度依賴提醒和計畫,卻忽略了設置工作和休息的界限,導致工作與生活的界限模糊,增加了壓力和拖延的問題。

  • 停戰領域:設定專門的休息時間和空間,減少外界干擾和信息過載,有意識地放下工作壓力。
  • 行動邊界:通過限定工作的時間和範圍,強迫自己在有限的時間內集中精力完成任務的關鍵部分,緩解因完美主義導致的拖延,促進任務的及時完成。

人的精力和注意力是有限的,尊重自己工作與休息之間的平衡,通過明確劃分工作與非工作時間,有助於減少心理壓力,提高生活滿意度,從而真正增加工作效率和動力。



大家好,我是電腦玩物站長 Esor ,歡迎參考我的系列課程與書籍:


我的電子郵件是 esorhjy@gmail.com ,如果你有任何關於筆記術、時間管理、提升工作效率的問題,歡迎寫信跟我討論。

(歡迎社群分享。但全文轉載請來信詢問,禁止修改上述內文,禁止商業使用,並且必須註明來自電腦玩物原創作者 esor huang 異塵行者,及附上原文連結:設計「停戰領域」與「行動邊界」,我建立健康時間管理的小秘訣

留言

  1. 老師的文章裡有提到:
    在一個半小時之後,我必須帶家人出門,假設這時候行李跟行程都已經準備好,或許我只剩下一個小時的時間,我就會告訴自己必須利用這一個小時的時間,把這篇文章完成並且發佈。
    很多家庭家人在互相等待時,多半會不耐煩,口出惡言,還沒旅行就已吵翻天
    我也是看了老師的文章,利用零碎時間,等待家人時間,不限制看幾頁,看兩頁也好,累積下來也可以看完一本書,家庭也和樂。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為了避免垃圾廣告留言過多,開始測試「留言管理」機制,讓我可以更容易回應讀者留言,並更簡單過濾掉廣告,但只要不是廣告留言都會通過審核。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全家沖印、 7-11 列印照片誰好用?立可得與 ibon教學+比較表

Google Maps 我的地圖完全教學!規劃自助旅行攻略

Facebook Groups新版社團功能,和一小群朋友建立臉書秘密空間

Acer Chromebook 台灣開箱 Google Chrome OS 心得

Fences 1.0 正式版推出!管理桌面圖示從此井然有序,美化優化桌面的收納盒

如何在 Rainlendar 2.6 桌面行事曆添加RSS、天氣預報、倒數計時面板?

LINE App PC電腦版下載設定教學,手機電腦彈性即時通

Comodo Internet Security 4.0 免費防毒防駭防火牆新版心得

Rainlendar 2.2 桌面行事曆基本安裝設定完全攻略

Comodo Firewall + AntiVirus:全中文免費防火牆+防毒軟體上手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