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盒筆記法-3] 如何從暫時筆記到永久筆記?如何建立筆記連結?



相信很多朋友喜歡卡片盒筆記法,下面這段話功不可沒,《How to take smart notes》(歡迎也參考中文版:《卡片盒筆記:最高效思考筆記術》)中一段很有啟發的話:「有時候我們的學習、行動是很難有計畫的,如果什麼都要計畫好才去做,我們甚至可能無法學會說話。學習就是在廣泛的接收各種知識的過程中,轉化出自己的想法、觀點。」所以:

最好的靈感,更好的計畫,通常是無法預期的,那麼我們可以做的,就是從寫下目前筆記開始。

目前這則筆記可能是那個很粗淺的想法,不成熟的問題,簡單想到的計畫,但是先把他寫下來,就有機會長大成一則一則高效能的筆記。(延伸參考:[卡片盒筆記法-1] 建立相對無壓力、高產出寫作流程的 4 個步驟

在我的「筆記術課程」中也確實常常有人問我,我是每天花多少時間去寫出那些看起來鉅細靡遺的計畫筆記,我總說從來沒有花時間,這並非是要顯得很酷,而是事實如此。我也只是每一個當下把現在有的筆記寫下來,然後讓他慢慢長大而已。

不過,這個「慢慢長大」說起來簡單,但是其實是有方法步驟的。而魯曼的卡片盒技巧,可以給予我們如何讓筆記長大很重要的啟發。其中兩個關鍵的技巧就是:
  • 從暫時筆記變成永久筆記
  • 建立筆記之間的連結
能夠做好這兩個步驟,那麼我們就可以有更多筆記轉化成更有用的筆記。只是,這兩個步驟,似乎也是許多想試看看卡片盒筆記法的朋友最容易卡關的地方,到底實際的實踐與執行步驟是怎麼樣的呢?




最近「閱讀前哨站」與「朱騏(PM的生產力工具箱)」這兩位很棒的生產力高手都分享了他們對於如何建立筆記連結的方法,都非常值得大家參考:
我的方法和他們有點不一樣,在卡片盒筆記法的解讀上也有些微不同,所以這篇文章,我也用幾個具體步驟,跟大家分享我理解與實踐的具體作法,我將其轉化成 5 個主要步驟,大家可以跟前面兩位專家的方法互相參照。




關鍵步驟一:即使是暫存筆記、文獻筆記,也要用自己的語言、需求寫成筆記

無論是要把「暫時筆記(fleeting notes)」、變成永久筆記(Permanent notes),還是「建立筆記之間的連結」,都有一個關鍵的第一步要做,這一步沒有做,基本上最後你會發現這則筆記怎麼看怎麼不知道怎麼使用,也無法在未來找出任何連結的可能。

《How to take smart notes》裡提到魯曼即使在寫暫存筆記、文獻筆記時,都是:

不會只是複製資料,而是會用自己話、自己的結構重新「翻譯」寫出來。

即使只是先收集一個資料(例如只是寫一則文獻筆記),也不能只是複製貼上,起碼要做到下面兩個步驟之一(兩個步驟都做更好):
  • 用自己的話寫出來:例如一段原文的內容,加上一段自己理解的解釋。
  • 用自己的需求結構寫出來:例如為什麼讀這一段?要解決自己目前思考或遭遇的什麼問題?要用在什麼學習、報告或任務中?



有些朋友覺得這很難,但其實不要把他想成是寫出厲害的筆記就可以了。這裡並非是說要寫出多厲害的內容,只是要在筆記中「加入有效的思考」。而有效的思考就可以讓之後的過程變得可以實現:
  • 用自己的話寫出來,因為這樣你的筆記中就會有你熟悉的、需要的,跟你原本的內容有關的關鍵字。剪貼別人的內容是不會有這些關鍵字的。但這些關鍵字正是未來幫助你建立連結的核心。
  • 用自己的需求結構寫出來,這樣可以第一時間保留卡片盒筆記法最需要的「上下文關係」(就是這個筆記跟你目前正在處理的思考、事情的前後關係),上述那些提問可以讓這段內容進入自己正在解決的問題、任務的脈絡當中,而脈絡是卡片盒筆記中最重要的部分。
在寫下暫存筆記的瞬間,或許沒有太多時間去做額外的整理,但起碼做到步驟一,讓暫存筆記第一時間就有留下未來變成永久筆記或進一步連結的脈絡。



如果你還是覺得這樣可能做不到,那這時候我們可以追問一個問題:
  • 當我寫下一則筆記時,難道我腦中只有複製的想法,沒有任何自己的想法嗎?沒有為什麼要收集這則筆記的想法嗎?
現在答案很明顯了,一定有這樣的想法,只是我們之前忽略了更應該筆記這些自己的想法。如果真的沒有這些想法,這則筆記或許根本不應該收集。




步驟二:找到原有筆記,讓新的暫時筆記跟原有筆記整合,但不要連結

很多時候我們在思考所謂的筆記連結問題,或是怎麼把新的暫存筆記變成永久筆記,其實是想錯方向了。因為這裡有一個迷思,我們可能會不小心陷入「一直新增筆記,一直建立新的連結」,看起來網絡是長大了,但可能很零散、很不穩固

「卡片盒筆記法」的核心想法並非是這樣的,反而魯曼的卡片盒方法第二步就非常強調:

In a second step, shortly after, he would look at his brief notes and think about their relevance for his own thinking and writing. He usually wrote his notes with an eye towards already existing notes in the slip-box.

魯曼會在短時間內,重讀自己之前記下來的暫存筆記,思考他們和自己目前所寫、所想、所進行的寫作、任務的關聯,他「優先關注在自己已經寫下的原有筆記」上。這個意思就是:

我們並非要把暫存筆記變成永久筆記,而是利用暫存筆記不斷強化原有筆記,最終原有筆記變成永久筆記。



所以第二步應該是主動的去找出原有的筆記,原有的筆記可能是其他觸及同樣問題、任務的暫存筆記,原有筆記也可能是某一則已經穩固的永久筆記,但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主動去找出原有的筆記。

因為我們的思考與學習過程很容易不小心回顧修改得少,但新增得多,可是這樣一來就會變得好像怎麼累積新資料都不夠,因為我們沒有回頭去修改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

最近我才寫過一篇文章:「每天新增30則筆記?還是更新30則筆記?兩步驟建立穩定筆記系統」。仔細用許多案例與步驟,拆解怎麼不斷修改原有筆記的方法,想知道詳細操作步驟的朋友可以去參考(要不然這篇文章可能要寫上萬字了。)

但這裡也提供一個簡單、有效、最推薦的步驟給大家參考:
  • 搜尋關鍵字,搜尋暫存筆記中出現的關鍵字,在你的數位筆記系統中找出擁有同樣關鍵字的原有筆記。
如果你是剛剛開始一個全新的筆記系統,沒有原有筆記怎麼辦?那就先做好「關鍵步驟一」,「第二天」開始你就會有原有筆記可以搜尋了!

這時候你就會知道步驟一有多重要,因為只有用自己的話來寫,才會出現可以跟你的原有筆記同樣的關鍵字。只有寫下自己的需求、問題、任務,才會有跟其他有類似內容的筆記同樣的關鍵字。



這時候,用這些關鍵字,把可能相關的筆記找出來,就可以開始做幾個步驟:
  • 合併筆記:發現有幾則暫存筆記其實都在想同一個問題,就合併在一起。
  • 剪貼筆記:發現這則暫存筆記,跟某幾則筆記相關,但又有不同,不要擔心,就拆開內容放入不同相關筆記中。
  • 不要連結:是的,在「這個階段」不要連結,因為我們現在面對的只是暫時的筆記,不要讓這樣的筆記去做連結,會變得很零散。
我會建議是經過合併、剪貼後的穩固筆記,例如真正的任務筆記、知識主題筆記、問題解決筆記,才開始建立連結。(這是不是卡片盒原本的想法我不確定,但我自己這樣實踐覺得更有效)

於是,到了這個階段,一則一則相對穩固的任務筆記、知識筆記就會慢慢建立起來了,他們可能還不一定是永久筆記,但又是比暫存筆記更有價值,並且具有執行成果的筆記內容。(這是我自己對於筆記類型的辨識方式,可參考:[高效能職場筆記法-9] 分辨這 5 種筆記,你就能建立高生產力系統




步驟三:讓穩固的原有筆記,經過目標設定、經驗調整後變成永久筆記

要怎麼樣讓相對穩固的原有筆記(任務筆記、知識筆記),可以變成更好的永久筆記呢?我覺得「變成永久筆記(長青筆記)」是我們寫筆記的目的,但他更像是一種筆記行動的提醒,而不是說永久筆記就是有什麼固定的格式或要求。

所以如果說這是一種筆記行動的提醒,那麼永久筆記會包含兩個關鍵且持續的行動:
  • 一直在修改目標設定:
    • 有些筆記可能有明確的任務、主題,但我們對這個任務的目的是什麼?主題怎麼定義?應該也會在持續執行或學習的過程中修改。
    • 有些筆記可能看似沒有明確任務、主題,我們就要主動問問題,設定出我們想要解決的問題,設定出我們想像的任務成果,當然這也會持續修改。
  • 一直在調整經驗結構:
    • 對一個主題的解釋,可能會因為未來的學習與執行,不斷回到這則原有筆記上修改。
    • 對一個任務的執行流程,當然也會因為接下來的行動,而不斷回到這則原有筆記上修改。
當一則筆記可以包含上述兩種持續的行動,我覺得他們就可以稱為永久筆記,一方面是這樣的筆記會讓我們未來遇到新的相關經驗時,可以知道是要回到這則筆記中修改,而不是另外一則,因為有明確的目標設定與經驗結構。

另一方面是這樣的筆記會成為真正有用的知識,保留了真正對我來說有效的內容,以後才會被持續拿出來重新使用。





步驟四:永久筆記、穩固的資料筆記之間建立「流程式」的 3 種核心連結

於是接下來我們就可以討論如何連結的問題。

《How to take smart notes》中提到魯曼強調卡片盒筆記法:

It would be rather misleading to think of his slip-box as a personal Wikipedia or a database on paper.(將魯曼的卡片盒當作維基百科或資料庫可能會造成很大的誤解。)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提醒,我看過許多利用 ObsidianLogseqRoam Research 等工具建立起來的「網絡狀知識庫」,真的就只是一個連結很繁複的維基百科式資料庫而已。他們的連結常常是建立在許多相關的關鍵字上面,於是就有了看起來很厲害的蜘蛛網圖譜。但是,這有可能剛好不是魯曼想要建立的卡片盒系統。

後來我也發現,其實「相關的關鍵字」這種連結,根本不用手動建立(甚至最好不要手動建立,因為人無完美,搜尋有時候更深入),如果你使用數位筆記工具,搜尋相同的關鍵字就能找出來了。



我在「Evernote 實踐 Zettelkasten 卡片盒筆記法,整理知識網路系統」一文中提到過「弱連結」、「強連結」之間的差別。

「弱連結」就是我前面說的只是有相同關鍵字的,其實搜尋就好。例如他們都是「魯曼」的方法或論點,那就搜尋這位學者的名字當作關鍵字,自然就能在搜尋結果看到這些連結。反而花時間去為這些關鍵字建立連結,很有可能事倍功半,因為我覺得搜尋還是更快更準確。

「強連結」則是知識脈絡的連結、工作順序的連結,這種連結才需要手動建立。在《How to take smart notes》一書中也有提到:

每一張卡片,重點不是他的「關鍵字主題」,而是他與其他的卡片(想法)之間的脈絡順序,以及這個想法在整個思考結構裡面的位置。



接下來跟大家分享實際上有什麼建立「強連結」的實際做法。首先要提到的是,雖然是步驟四,但執行時機其實是和步驟三同步進行的,也就是做好基本的原有筆記整合後,在記憶新鮮的時候,就應該馬上把自己理解到的下面連結建立起來。

知識脈絡、工作順序的 3 種核心連結:
  • 這個知識主題(任務專案),是來自哪個上一層知識主題(任務專案)的子題目、子問題。
  • 這個知識主題(任務專案),到了哪一個段落還有未解問題,要延伸到下一層知識子題目(任務專案)繼續拆解。
  • 在這個段落、行動,需要參考另一個知識主題,作為輔助思考的參照。或是需要參考另一個任務專案筆記,作為經驗參照。





我通常就是在知識型、工作型的筆記建立上面三種連結,但大多數時候其實就足夠了,因為可以在未來搜尋的時候,帶來下面的好處:
  • 搜尋找到任何一段知識主題(任務專案),都可以連結回到自己忽略的上一層題目、上一層問題、上一層專案,看到更大的視野。
  • 搜尋找到任何一段知識主題(任務專案),也都可以連結到可能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下一層子問題中看解答,或是下一層子任務中看行動。
  • 瀏覽到某個段落,可以連結到自己忘記的輔助參考資料,有可能正是自己需要的。瀏覽到某一個行動,可以連結到需要的經驗筆記,查看可以參照的任務經驗。
所以這樣建立起來的連結,比起搜尋就可以獲得的網絡狀,更像是一種「流程式」的連結,在我們不斷累積筆記並持續建立連結的過程中,最後我們獲得的不是一張蜘蛛網,而是一張思考的流程圖、工作的流程圖。只是這些流程圖之間可能會有重合,所以整體看起來會有網絡狀的效果。




步驟五:建立目標式的索引連結,也就是專案筆記

卡片盒筆記法的原始目的,是要幫助我們高效的產出論文,論文需要靈感,但最終更需要的是「一個主題、一套系統洞見、一套有架構的論述」

雖然寫作不是訂好一個主題,然後就可以循序漸進的寫出來,而是先從閱讀、學習、實踐,然後由下而上發展想法,但想法也不能一直處在天馬行空的連結狀態,真正的目的還是要讓想法逐漸變成一個整體架構。

所以,除了步驟四的連結,一段時間之後,我們應該主動的開始建立「目標式的索引連結」。事實上魯曼的卡片盒筆記最終也是完成於這種索引的建立:

The last element in his file system was an index, from which he would refer to one or two notes that would serve as a kind of entry point into a line of thought or topic. Notes with a sorted collection of links are, of course, good entry points.

這裡會出現兩種建立目標式索引的專案筆記(Project-related notes)的情況:
  • 情況一:從步驟四的連結慢慢看出背後的大系統,於是建立一個大系統的索引筆記,把相關筆記都連結進來,並在大系統的索引筆記中排列出自己凝聚出來的知識架構、專案流程。
  • 情況二:忽然出現一個新專案,透過前面的搜尋與連結找到許多相關筆記,建立一個專案的索引筆記,把這些相關筆記都連結進來,並且根據專案流程排序。




卡片盒筆記法最終要產出的是這些真正具有執行意義、詮釋價值,並且可以產出的「目標式的索引連結」,而那就將會是我們的論文大綱、研究計畫、專案流程、知識思考架構等。

而我們前面步驟準備好的永久筆記、穩固資料筆記,以及這些筆記之間的連結,可以幫助我們更容易、更有彈性的建立不同目標的索引連結。




小結:

以上就是我對卡片盒筆記法如何從暫存筆記進化到永久筆記,以及如何建立筆記連結的想法與實踐做法:
  • 關鍵步驟一:即使是暫存筆記、文獻筆記,也要用自己的語言、需求寫成筆記
  • 步驟二:找到原有筆記,讓新的暫時筆記跟原有筆記整合,但不要連結
  • 步驟三:讓穩固的原有筆記,經過目標設定、經驗調整後變成永久筆記
  • 步驟四:永久筆記、穩固的資料筆記之間建立「流程式」的 3 種核心連結
  • 步驟五:建立目標式的索引連結,也就是專案筆記
歡迎提出你的意見與做法,一起交流討論。也歡迎延伸參考:

我的電子郵件是 esorhjy@gmail.com ,如果你有任何關於筆記術、時間管理、提升工作效率的問題,歡迎寫信跟我討論。

最近我也開設了新的 podcast 節目,歡迎追蹤:高效人生商學院」(Apple podcast 訂閱、 Google Podcast 訂閱),歡迎訂閱追蹤。

也跟大家介紹我開設的一系列時間管理、筆記術、數位工具相關課程相關書籍,歡迎參考。或是訂閱「電腦玩物電子報

(歡迎社群分享。但全文轉載請來信詢問,禁止修改上述內文,禁止商業使用,並且必須註明來自電腦玩物原創作者 esor huang 異塵行者,及附上原文連結:[卡片盒筆記法-3] 如何從暫時筆記到永久筆記?如何建立筆記連結?

留言

  1. 很高興看到你一直以來長青/任務筆記的分享,我也開始把現有的筆記合併,過程中有了一些想法和行動,開始蘊釀成更多的計劃和行動。

    順帶一提其實我本來也想繼續用Evernote,Evernote一直都有改善,但仍是非常耗電,耗電到一個很難在手機用到其他功能的程度(已經不太上網)。於是最近開始嘗試純文字的方式,並透過iA Writer的幫助(如像維基的目錄連結),以及檔案系統的搜尋,雖然不及Evernote方便,但還是比較有效藉筆記把資訊轉化為行動並跟進。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相信不同的工具一定都可以好好運用這套方法的^^

      刪除
  2. 謝謝這篇文章,我近兩年建立筆記系統上,比較喜歡NOTION的操作手感,但卻很苦惱Notion沒有「下標籤」這個Evermote的功能。

    但最近重新檢視自己的筆記方式,也看了一些電腦玩物的相關文章,發現之前的筆記方式真的太零散,看起來記了很多,但感覺有點記完了事、沒什麼在運用那些筆記。「永久筆記」的概念有突破我的盲點,以這個方向來組織筆記,好像也不需要標籤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很高興對你有所幫助,另外就是當擁有永久筆記,這時候標籤不是用來分類,而是用來行動的提醒,而這時候確實不需要那麼多的標籤或分類了

      刪除

張貼留言

為了避免垃圾廣告留言過多,開始測試「留言管理」機制,讓我可以更容易回應讀者留言,並更簡單過濾掉廣告,但只要不是廣告留言都會通過審核。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全家沖印、 7-11 列印照片誰好用?立可得與 ibon教學+比較表

Google Maps 我的地圖完全教學!規劃自助旅行攻略

Slack 完整教學與上手心得:找到正確的團隊溝通之道

Google NotebookLM 免費中文 AI 筆記實例教學,老師、學生、創作者利器

Miro 遠距工作開視覺會議的免費強大白板,專案圖解實例教學

畫張圖說得更清楚! Napkin 用 AI 幫你的簡報文章手繪視覺思考圖

Google 表單自動關閉回覆教學:時間人數到達就過期

少記筆記,減少整理,高效輸出:6 原則打造任務驅動型第二大腦

Excalidraw 免費 AI 生成流程圖,一鍵畫出知識圖表、專案流程、寫作大綱

ChatGPT Canvas 全新 AI 寫作、程式碼編輯工具,不再只能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