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失敗是藝術,故事即遊戲:經典動作解謎遊戲心得



我一直很想玩,卻一直排不上任務清單的遊戲:「 INSIDE 」,這兩天登陸了 iOS App ,這是個好消息,因為這樣我就可利用零碎時間,好好來體驗一遍這款備受好評的動作解謎遊戲。

手機上能開始移植一些優秀的電腦遊戲,對我們這樣沒時間,但是又想體驗「藝術般遊戲作品」的玩家來說,真是個好消息。像是之前「To the Moon 繁中版登陸手機,經典說故事型 RPG 無劇透評析 」、「銀河歷險記 Samorost 3 用白日夢融化你心,攻略也美得像繪本」,我就是在手機上利用零碎空檔完成的。

又或是我推薦過的一些經典遊戲,例如「FEZ 古典創新解謎遊戲世界,俯拾即是遊戲的反轉冒險 」、「The Witness 遊戲心得,首週10萬套的謎題之島魅力 」、「奇妙人生:最寫實科幻遊戲,人生的後悔是最美的一首詩 」,近期也都陸續推出 App 版本,如果已經沒時間在電腦或電視前玩遊戲的朋友,或許就在手機上體驗這些經典吧!




「 INSIDE 」,這款來自「 LIMBO 」開發團隊的另一款黑暗動作解謎遊戲,從發行開始就獲得許多讚譽,一方面各大遊戲評論媒體都給予其高分甚至滿分評價,另一方面玩家之間發展出對遊戲的大量不同詮釋,這些解釋甚至有著南轅北轍的差別!

可以看到「 INSIDE 」不僅是品質精良,而且是一款可以極大刺激玩家想像與探索動力的特殊遊戲

所以我早早就把「 INSIDE 」放入 Steam 願望清單排序第一的選擇,而最後,終於在「 INSIDE 」推出 iOS App 後,實現了我完成此遊戲的願望。

今天這篇文章,就來分享「不爆雷」的遊戲心得,我從三個特色,來跟大家推薦「 INSIDE 」值得一玩的原因。





1. 灰暗卻精緻, 2D 藏 3D,引人入勝的聲光設計


有些獨立遊戲會走簡單、復古的畫面設計,一方面是特色,另一方面也是要多花些時間在遊戲內涵上。

不過,「 INSIDE 」除了有深厚的遊戲內涵,他的畫面特效卻也一點都不馬乎。雖然乍看之下,「 INSIDE 」的畫面好像是單色、灰暗的風格,但這只是符合遊戲主題的氣氛營造,另外這也讓遊戲有著突出的色彩對比,在主體單色灰暗的色調中,少數富有色彩的地方,例如主角的紅衣、特殊機關,都變成遊戲敘事的一部分,反而比色彩豐富更吸引住玩家的目光



另外就算你是畫面派,「 INSIDE 」也不會讓你失望。你會發現遊戲場景的繪圖非常漂亮,而且在雨水、燈光、火焰上都有逼真的技術展現,在人物的各種攀爬、跌落、躲藏、追逐動作上,每個動作細節都十分柔軟真實,而且變化豐富。



遊戲甚至十分注重場景的變化,在幾個小時的遊戲過程中,會經歷樹林、農場、工廠、潛水艇、實驗室,乃至於超越科學理解的科幻場景,以及遇到的各種出其不意的不同角色。

並且在看似 2D 橫向捲軸的動作平台上,一方面我覺得這樣設計很好的「減少了」迷宮繞路的燒時間謎題,對我這樣的玩家來說很喜歡。另一方面,雖是 2D ,「 INSIDE 」卻是用 3D 思維在設計場景,你會看到許多實際在運作、互動的 3D 背景世界,從背景幕跑出來追你的警衛與野狗,或是在背景幕上演的「隱藏故事」。

也就是說,無論視覺、聽覺與操作上,遊戲過程本質上就不會無聊,很多小細節都會讓你覺得好玩,覺得驚嘆。





2. 失敗的魅力,刺激你勇敢探索的謎題藝術


「 INSIDE 」雕琢的用心,除了表現在它的畫面、聲音和場景上,也表現在它非常成功的謎題設計上。

當然,近期解謎遊戲的神作,毋庸置疑的是「The Witness」,不過在引誘玩家「嘗試、思考、發現與冒險」的解謎過程設計上,「 INSIDE 」也展現了一樣的謎題藝術性。

一個好的謎題,是不需要文字說明、不需要事先解釋、不需要跑來跑去找機關、不需要準備鑰匙、不需要收集道具,而是要讓玩家不害怕失敗,自己動手試試看,在試錯的過程中,就發現裡面的規則,於是有了腦力破解的成就感,這就是謎題的藝術

「 INSIDE 」同樣有這樣的藝術性,遊戲裡的主角非常容易死亡,遇到任何機關、謎題,一試錯幾乎就必死。但「 INSIDE 」給了死亡很好的回饋,那就是你會立即在一個最近的地方重生,可以立刻再試一次剛剛的謎題。



失敗是痛苦的,但是如果「失敗可以讓我發現真相」,而且失敗之後立刻就可以開始重新嘗試,那麼失敗就是有趣的,是我願意挑戰的,從而漸漸的我就更願意去勇敢探索。

這是人生的道理,而在「 INSIDE 」的遊戲設計中,也是他謎題設計的藝術。





3. 不落文字的敘事,解釋故事本身也是遊戲性


好故事的遊戲很多,以說故事為主軸的電子小說式遊戲更多,但「 INSIDE 」有趣的是,很多玩家喜愛這款遊戲,都是喜愛他的故事,問題是「 INSIDE 」其實是一款從頭到尾沒有任何文字對話、旁白、故事解說的遊戲!甚至連遊戲背景都沒有任何文字交代!

但為什麼這樣一款遊戲,玩家卻最喜歡他的故事呢?因為故事不一定要看到,如果能夠讓玩家自己去體驗,刺激玩家自己想像,那麼玩家腦中自然就會產生故事,而且這樣的故事可以有各式各樣不同的詮釋,而讓「想像故事」也變成「玩遊戲」的一部分。



所以你會看到有人說「 INSIDE 」是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寓言,有人說是個科幻故事,有人說是複製人實驗,有人說是末日世界,還有人說是遊戲對遊戲本身的反諷。總之,你可以產生各種不同詮釋,而且每個詮釋都有道理,都有趣,這就是一種遊戲。

當然,要做到這一點,不是只有不落文字這麼簡單,還因為「 INSIDE 」在設計上非常擅於隱喻、象徵的符號利用,而且雖然沒有明說故事,可是每個情節確實有著前後關係,而且前後之間也有伏筆,只是它把解釋權交給玩家,從而創造了與眾不同的遊戲樂趣。





小結:


雖然是解謎與動作遊戲,但如果你是解謎苦手不用擔心,「 INSIDE 」的謎題都只要動手失敗幾次,就能找到解答。如果你是動作苦手也不用擔心,「 INSIDE 」並沒有那種非常考驗操作技巧的刁難橋段,反而是有許多在簡單操控下,能夠產生有趣互動的機關。

而若是你喜歡腦洞大開的遊戲(可以自由解釋故事),你喜歡享受腦力刺激但不用有壓力的遊戲,你喜歡那些獨創而用心的遊戲,那麼「 INSIDE 」確實會是近年來最好的選擇之一。

最後,喜歡這類獨特遊戲的朋友,還可以試試看「Undertale 脫去遊戲糖衣!起碼玩三次的 RPG 新經典」、「Distraint 不敢玩恐怖遊戲也會給滿分,最駭人是你我內心的妥協 」。或是類似題材的「Beholder 當個好人很難,傳承《1984》反烏托邦模擬遊戲心得 」。

「 INSIDE 」遊戲網站




歡迎社群分享。但全文轉載請來信詢問,禁止修改上述內文,禁止商業使用,並且必須註明來自電腦玩物原創作者 esor huang 異塵行者,及附上原文連結:INSIDE 失敗是藝術,故事即遊戲:經典動作解謎遊戲心得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全家沖印、 7-11 列印照片誰好用?立可得與 ibon教學+比較表

Google Maps 我的地圖完全教學!規劃自助旅行攻略

Slack 完整教學與上手心得:找到正確的團隊溝通之道

Google NotebookLM 免費中文 AI 筆記實例教學,老師、學生、創作者利器

Miro 遠距工作開視覺會議的免費強大白板,專案圖解實例教學

畫張圖說得更清楚! Napkin 用 AI 幫你的簡報文章手繪視覺思考圖

Google 表單自動關閉回覆教學:時間人數到達就過期

ChatGPT Canvas 全新 AI 寫作、程式碼編輯工具,不再只能對話!

Excalidraw 免費 AI 生成流程圖,一鍵畫出知識圖表、專案流程、寫作大綱

少記筆記,減少整理,高效輸出:6 原則打造任務驅動型第二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