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彈筆記法》關心的讀者、特殊的性格,與想解決的生產力問題



《防彈筆記法》是一本怎麼樣的書呢?防彈之意,是一套保護我們生產力的流程。

在我們日常的工作與生活流程中,不知不覺流失許多經驗、思考、細節,一開始覺得無所謂,但等到遭受更多任務、更多意外的攻擊時,就發現自己無法抵禦,最終只能追著事情跑。所以當我們先建構一條防彈的流程,就能反客為主,成為自己時間的主人,面對終日雜事意外也能游刃有餘的處理,也才有精力去實現自己真正的目標。

無論我在上什麼課程,都喜歡舉自己真正實踐過的真實案例,如果有學員問問題時我也喜歡拿出自己的案例回饋,這時候我往往在課堂上隨手就拿出一則真實的筆記,讓學員看到那件事情當時真實的處理流程。往往每次課程最後,學員都會問一個類似的問題:「Esor怎麼能夠這麼輕鬆就隨時找出一則筆記範例?而且筆記中真的可以看到當時的處理流程與經驗?但是我們的筆記卻往往是一團混亂而找不到?」

往往這些認真的學員並非不了解筆記工具,反而他們常常更愛使用各式數位筆記,研究各種筆記方法,甚至也很愛研究各種生產力工具與技巧,但是我們依然感覺到自己的生產力卡在某一個瓶頸,而那些混亂的工作流程、層出不窮的事務,加上誤以為自己沒有想法的腦袋,讓自己似乎永遠只能得過且過,總是處在焦慮挫折中讓事情不夠滿意的完成

防彈筆記法》希望幫助我們解決這樣的困境。

(想瞭解本書附加內容與贈品的朋友,可參考:搶先預購《防彈筆記法》獲得限時限量書卡、報名參加導讀會!





《防彈筆記法》關心的讀者:

針對已經很熱愛寫筆記,或是研究許多筆記工具與技巧的朋友,「防彈筆記法」可以提供給你一個完整的、內在的、能動的流程,這套流程從要捕捉什麼東西到筆記,以及如何消化這些雜訊開始,在筆記如何幫助我們完成任務後,開始一個可以持續最佳化的內在循環鍛鍊,並且可以幫助我們在應付未來新的任務時變得更加游刃有餘。

這個「內在循環系統」是防彈筆記法與眾不同之處,他不是那種完成任務後就丟棄的筆記,也不是那種會累積一大堆以後根本不會拿出來看的筆記,也不是那種會讓你覺得寫了愈多只是被愈多事情追著跑的筆記。

「防彈筆記法」就像是幫你打造一個更健康的身體內在系統,強化我們的心肺能力、肌耐力、健康數值,而不是一直被外在的不健康習慣消耗,因為當我們的內在系統變得強健,反而能夠更輕鬆的應付各種外在的挑戰。



而針對原本沒有很正式的寫筆記習慣,或者工作、生活系統本身也很不穩定的朋友,「防彈筆記法」可以用最簡單、最精準的方式,讓你上手一套「保護自己」的流程。他就像寫最輕鬆的筆記一樣簡單,但是透過我設計的防彈步驟,你就可以用「累積」、「修改」、「逐步更新」的方式(而非要從頭打造),把那些混亂的工作流程變成清楚的下一步,把那些臨時意外的事件變成為我創造價值的目標,把那些累積多了反而帶來壓力的資料變成我真正可用的知識。

混亂的工作、臨時的意外、爆炸的資訊,這些就像是現代社會射向我們每個人身上的子彈,為了不要被射成馬蜂窩,為了能夠做出真正有效的反擊,我們需要先打造自己的防彈系統,而這可以從寫出防彈筆記開始。




《防彈筆記法》有什麼特別的性格?

我在「電腦玩物」中的分享都是不藏私的,因此防彈筆記的許多技巧與概念當然也多多少少在部落格中提過,如果你想詢問書中內文和部落格文章的不同,那麼我可以提供幾個角度的回答:
  • 《防彈筆記法》從要建構一套流程的角度出發,針對原則、方法的部分撰寫了許多新的深入分析,是原本部落格中沒有的。
  • 即使是部落格提過的同樣概念或技巧,絕大多數的文字也都重新改寫,並且重新組織出整套系統的順序架構。
  • 而為了仔細解析每一個流程,也繪製了許多新的流程圖與範例,是原本部落格中不會看到的。



那麼這本《防彈筆記法》和兩年前的《大腦減壓的子彈筆記術》又有何不同呢?我認為可以從幾種性格上的不同來解釋其方法論的不同:
  • 《防彈筆記法》意識到我們大多數人的每一天是從面對許多雜事攻擊開始的,所以他相較於比較樂觀的《大腦減壓的子彈筆記術》,不覺得我們有辦法一開始就建立一套很完美的系統,但是我們可以從日常應對各種任務的過程中,逐步把系統完善起來。所以《防彈筆記法》會從處理雜事開始,但告訴你雜事其實可以變成有價值任務,而有價值的任務一個一個累積之後,自然就是系統。
  • 《防彈筆記法》希望自己可以應用在不同筆記工具,乃至紙本筆記中,甚至希望自己可以成為使用生產力工具的總指引,所以他總是很深入的去解析原則,具有一點哲學性格。而《大腦減壓的子彈筆記術》還是很有工具特性的。
  • 但《防彈筆記法》也是實踐性格的,從之前書籍的例子中發現很多朋友卡關的地方是無法看清楚前後流程,所以只有文字解說或範例圖還不夠,這次為了讓大家清楚如何實踐,更著重解析前後流程的關係,甚至用流程圖讓大家看清楚筆記與任務拆解的前後步驟變化。
  • 《防彈筆記法》為了最大程度的保護生產力,所以更有意識的避免把生產力消耗在建立系統與整理上。在《大腦減壓的子彈筆記術》中對於工具功能的把玩還是充滿熱情的,不過到了《防彈筆記法》中這種熱情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把熱情投注在去蕪存菁上,更在意怎麼用最少的功能完成簡單精準的整理。



在《防彈筆記法》中有不同段落討論了各種經典的筆記方法、知識與資料整理系統、生產力技巧,但也透過這些討論,展現出《防彈筆記法》的特殊性:
  • 相較卡片盒筆記的發散與創意思考,防彈筆記更著重在任務導向的收斂與拆解思考
  • 相較子彈筆記的專注行動習慣,防彈筆記更著重在累積價值思考
  • 相較 PDCA 的檢視循環,防彈筆記建立執行即計畫、執行即覆盤的邏輯
  • 相較 PARA 的第二大腦分類,防彈筆記要建立可動態演化的整理
  • 相較 GTD 的清空大腦,防彈筆記則優先練習集中處理的技巧
當然,《防彈筆記法》也從上述方法汲取養分,並把共通的關鍵技巧整合在系統中。




《防彈筆記法》要解決什麼關鍵問題?

最後這部分,就讓我引用《防彈筆記法》的部分原文,對應本書要解決的六大生產力問題。

  • 碎片太多,導致工作效率降低的問題:
    • "這就是「防彈筆記」的書寫可以產生的改變力量,任務碎片雖然天生就是會在不同工作管道分散零碎的出現,但我們卻可以利用書寫理清自己的工作流程,把這些碎片寫成一則以任務為單位的「核心筆記」。在這則核心任務筆記中理清一個任務的行動順序、資料需求,最後我們可以依靠「核心筆記」來快速找到原本零散的資料、確認最重要的下一步、保持不分心處理完任務的流程。"

  • 瑣事清單,導致工作沒價值、沒動力的問題:
    • "你的筆記寫成瑣事,最後處理的就是瑣事。把瑣事寫成目標,處理的就是目標。"
    • "「防彈筆記法」幫助我不再覺得生活中盡是雜事與打發時間,而是可以有目標、有策略、有更好的選擇。他們每一天都在我的生活中發揮作用,無論是讓我在一個空檔時間中找到一件值得做的事情,還是在處理一個問題時接續前一次的行動,或是在培養一個興趣習慣中不是陷入無限重複的循環,而是每一次都能在累積的基礎往上升級。"

  • 無盡整理,導致整理好系統卻沒有時間執行:
    • "整理得好,可以突破工作流程的生產力瓶頸。但是花太多時間整理,本身就是一個生產力瓶頸。這中間的關鍵不同,就在於我們是否「為了資料而整理資料」,如果是,那麼或許我們已經陷入在資料整理迷宮中。"
    • "在「防彈筆記法」中要提出一套不一樣的整理邏輯,他跟表格、分類、收納無關,而是跟決定我們如何行動有關。"

  • 缺乏修改,導致工作流程缺乏彈性,難以應付變化:
    • "我們以為筆記、資料、知識、專案任務是「固定的」,所以我們想著如何一次寫好筆記,我們寫下資料後就想著如何放進整理系統然後就不要變動,我們開啟一個專案或任務後就希望一口氣規劃好就照章行事。這些「固定思維」反而害我們寫不出「核心任務筆記」,要不就是覺得寫得不夠好而沒有動筆,要不就是卡關後下次又新增一則筆記,要不就是花了很多時間在整理設計,卻沒有花時間去真正執行看看、寫寫看。"

  • 缺乏累積,導致單位時間的生產力無法往上提升:
    • "忘記上次怎麼做、重複犯了一樣的錯,當我們每做一件事都是從頭開始、從零出發,而無法使用自己過去的經驗,那就等於之前累積的生產力完全無用,這是最大的浪費。"

  • 流失思考,導致忘記真正重要的靈感與經驗:
    • "可能自己有一大堆重點筆記,但真正寫作產出、應用來解決問題時,還是要依賴當下新出現的靈感、想法,但靈感又是最不可靠的。「防彈筆記法」要幫助你突破這樣的瓶頸,教你如何第一時間寫下擁有以後可以運用的思考的筆記,當你累積愈多有「我自己」這個寫作者、學習者主體的重點筆記,才會是未來可以拿出來組合運用的筆記。"



《防彈筆記法》目前預購開跑一個禮拜,在博客來商業類書籍排行榜登上第一名,每日都保持在即時榜前10名,所以《防彈筆記法(博客來獨家限量筆記思考牌卡)》版本也即將售罄,如果想收藏特別版書卡的朋友別錯過最後的機會囉


而 7/21 開始,《防彈筆記法》正常版本也會開始在各大書店通路上架,網路書店、實體書店都買得到,電子書也會在月底推出。在《防彈筆記法》一般版本中,我依然準備了:
  • 限時限量線上導讀會報名
  • 數位版流程圖書卡
  • 書籍延伸數位筆記內容
  • 書籍讀者專屬學習社團
  • 等等
請大家繼續支持這次的《防彈筆記法》新書!

  • 《防彈筆記法(博客來獨家限量筆記思考牌卡):簡單輸出式筆記架構,保護高產出、高效能心流》立即訂購獨家特別版!(已經完售)
    • 隨書附贈一套20張防彈筆記書卡
    • 透過書腰說明,搶先免費報名限時限量線上導讀會
    • 隨書附贈「筆記摘要」、「流程圖」數位檔案
  • 《防彈筆記法:簡單輸出式筆記架構,保護高產出、高效能心流》一般版本、電子書版本 7/21 即將上市

我的電子郵件是 esorhjy@gmail.com ,如果你有任何關於筆記術、時間管理、提升工作效率的問題,歡迎寫信跟我討論。

最近我也開設了新的 podcast 節目,歡迎追蹤:高效人生商學院」(Apple podcast 訂閱、 Google Podcast 訂閱),歡迎訂閱追蹤。

也跟大家介紹我開設的一系列時間管理、筆記術、數位工具課程,歡迎報名:「課程介紹連結」。或參考我的書籍著作:「時間管理與筆記相關書籍」。

留言

  1. 请问电子书在哪里购买,现在有了吗

    回覆刪除
    回覆
    1. 電子書會在月底之後上架,會在 Kobo 等平台推出

      刪除
  2. 看了站長多年的文章,突然一個念頭:防彈筆記的名字,是這種筆記邏輯,能擋住每天張開眼後的子彈(瑣事碎片)

    回覆刪除
  3. 昨天領到書後,就快速讀完了。
    在讀的過程中忍不住邊用手機拍自己覺得重要的點。
    不過在看到「集中處理」一段講到,集中和處理是一個步驟時,
    就默默刪掉拍的照片了。
    因為這樣只做了集中,但並沒有處理。(笑)
    也難怪收集了一堆文章跟自己認為的重點,
    可是實際上真正轉為自己知識的卻少之又少。
    原來就是沒有馬上處理!
    或是處理的不夠,只是單純的畫重點,沒有跟任務做連結。
    讓資料永遠只是無用的資料。

    但在了解資料要和任務連結後,我產生了新的疑問。
    假設今天一份資料,和極大量的任務都是有關連的(例如excel學習筆記)。
    那是每一個相關聯的任務,都要做一個和「excel學習筆記」的連結嗎?
    這樣的連結,就真的能夠有效的使用這份資料嗎?
    還是這樣的連結或處理,其實還是不夠完善的?
    而是要把excel學習筆記中,該任務可能用到的公式區塊,跟該任務連結就好?
    不過這樣會不會又有,以為用的到的,跟實際上用到的公式不同?
    又或是建立這樣的連結,反而是過度整理的一種?
    請問ESOR大對於這樣的狀況,有什麼觀點?

    另外,讀者頁面的FB社團,點進去後顯示無法查看此內容,是正常的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讀者頁面的FB社團,可能我一開始設定少打開一步,目前修改後,應該是可以點進去選擇加入了。

      關於您的問題,我會這樣回答,我認為的連結是「流程式」的連結,也就是是真的在某個任務某個明確行動確定用得到的連結。

      至於只是有關,或是可能有關,我認為在數位筆記中,需要時搜尋找到即可。(例如當某個任務需要你說的某種excel公式,這時候更好的辦法是搜尋那個學習筆記、搜尋那個公式,找出來用即可)我一貫認為搜尋是更好的做法(書中也有提示如何建立可搜尋關鍵字),反而不一定是要花很多時間做出很繁複的連結。

      刪除
  4. 請問可以配合Notion使用嗎?還是要用Evernote?

    回覆刪除
    回覆

    1. 可以搭配 Notion ,或者搭配不同數位筆記工具都可以,這是互通的整理方法與筆記技巧

      刪除
  5. 請問本書適合買實體書還是電子書?謝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就看您習慣讀實體書還是電子書囉,內容都是一致的,而且內容以方法論、流程圖為主,不會說一定需要特定工具才能閱讀

      刪除
  6. 請問本書適合買實體還是電子書?謝謝

    回覆刪除
  7. 請問電子書能加入導讀讀書會嗎?謝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可以喔,電子書一樣有附上延伸內容、數位圖卡,還有報名導讀會的連結

      刪除
  8. 已經買書,好奇請教,為何要叫"防彈"?是跟之前出的書有關嗎?謝謝

    回覆刪除
  9. 子彈整理術(Bullet Journal)是一種結合筆記、計畫、日誌和任務管理的方法,讓人們更有效地組織自己的生活。子彈整理術源自美國設計師Ryder Carroll的一種個人筆記方法,他於2013年首次分享這種方法,之後逐漸流行起來。

    使用子彈整理術,人們可以用簡單的方式將日常生活的各種事務進行儲存和管理。使用者只需要一本筆記本和一支筆,便可以將待辦事項、計畫、備忘錄等整理在一起。筆記本可以按月份、周次、日期等方式進行分類,讓人們更方便地查找和追蹤各項事務。

    子彈整理術有許多實用的功能,例如:

    快速紀錄任務:將待辦事項紀錄在一個列表中,隨時更新任務的進度和完成情況。

    月曆式規劃:利用月曆格式,將每月的計畫和重要日期整理在一起,讓人們更容易追蹤計畫和時間。

    日誌式紀錄:每天紀錄自己的心情、成就和感悟,讓人們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生活和成長。

    頁碼索引:編制頁碼索引,方便查找不同主題和時間範圍的筆記內容。

    總之,子彈整理術是一種簡單而實用的筆記方法,幫助人們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壓力和焦慮,讓人們更輕鬆地面對生活的挑戰。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為了避免垃圾廣告留言過多,開始測試「留言管理」機制,讓我可以更容易回應讀者留言,並更簡單過濾掉廣告,但只要不是廣告留言都會通過審核。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全家沖印、 7-11 列印照片誰好用?立可得與 ibon教學+比較表

Google Maps 我的地圖完全教學!規劃自助旅行攻略

Facebook Groups新版社團功能,和一小群朋友建立臉書秘密空間

Acer Chromebook 台灣開箱 Google Chrome OS 心得

Fences 1.0 正式版推出!管理桌面圖示從此井然有序,美化優化桌面的收納盒

如何在 Rainlendar 2.6 桌面行事曆添加RSS、天氣預報、倒數計時面板?

LINE App PC電腦版下載設定教學,手機電腦彈性即時通

Comodo Internet Security 4.0 免費防毒防駭防火牆新版心得

Rainlendar 2.2 桌面行事曆基本安裝設定完全攻略

Comodo Firewall + AntiVirus:全中文免費防火牆+防毒軟體上手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