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的網頁拖拉工具:Grab and Drag--Firefox

非常簡單又實用的一個Firefox小工具,讓你直接透過滑鼠抓、拉來捲動網頁,有繁體中文的設定介面。當我們在瀏覽一些超出瀏覽器範圍的網頁時,需要依靠滑鼠滾輪或捲軸來進行網頁的捲動,滑鼠滾輪會有固定的移動距離(當然你可以自訂);如果用捲軸列來進行比較細微的移動,又必須花費滑鼠來回的時間;當瀏覽像論壇等長網頁時,想要快速來回頁頭頁尾時也會被重覆的捲動搞到厭煩。而Grab and Drag讓你直接用滑鼠的拖曳來解決這些煩惱,雖然三鍵滑鼠的驅動通常也會支援中鍵的視窗畫面拖曳,不過Grab and Drag可以提供滑鼠拖曳更多有趣的小功能。


安裝後重新啟動Firefox,會跳出一個方便的設定精靈畫面,你可以在此選擇你使用的滑鼠工具,目前一般人應該是選擇「三鍵滑鼠(使用中鍵)」,這樣當你在網頁上按住滑鼠中鍵,就可以啟動掌型拖拉工具。Grab and Drag這邊似乎也特別提供PDA等工具用觸控筆來操作拖放,不過我沒有相關工具所以無法測試。

grab02.png

  • 文字切換:Grab and Drag在設定中支援「文字切換」,如果你設定成滑鼠左鍵來抓拖頁面,那麼當你要複製網頁文字,或是對網頁進行其他互動時,透過文字切換設定,可以利用在頁面文字上雙擊滑鼠左鍵來「暫時」關閉掌形游標。我會建議下方的恢復功能,也設定為點選2次非文字區域才恢復,這樣一來你可以方便的像Acrobat Reader那樣用滑鼠左鍵拖曳網頁,但是又不會因此影響網頁互動。

  • 慣性捲動:在附加元件的「一般」設定中,建議勾選「啟用慣性捲動」,如此一來當你按住滑鼠中鍵快速推曳一小段距離後,就會自動往該方向持續捲動,用滑鼠左鍵隨意點選網頁任何一處則可以停止捲動。

  • 輕拂控制:這是專門給觸控筆用的設置,但是也可以用在滑鼠裝置,當啟動這個功能時,按住滑鼠中鍵,快速劃過一小段距離,網頁就會自動捲動一個頁面然後停止。

  • 捲軸拖曳模式:在設定中切換到,「行為」頁面,可以設定相反的拖曳方向。Grab and Drag預設是往上拉時網頁向下捲動,符合正常的物理原則。但是你也可以打開「捲軸拖曳模式」,如此一來就會像用捲軸列一樣,滑鼠向下便是往下捲動。

grab03.png

雖然使用到滑鼠中鍵,但是Grab and Drag並不會影響到一般的網頁互動,你還是可以用中鍵點選超連結,在新頁面中打開網頁。Grab and Drag也提供了快速啟動\停止的按鈕,工具設定中也有讓你調整切換的地方。如果你對於預設的慣性、輕拂捲動不滿意,也可以到設定中調整敏感度與速度。

留言

  1.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2. 如果可以增加捲動的段落也是不錯!

    回覆刪除
  3. 忘了從哪裡晃來的,看到有一堆有用的文章,非常受用,謝謝。
    想建議一下,文中的圖案如果是用flicker的話,現在似乎都要求一定要登入才可以觀看,稍稍增加了閱讀的困難。

    回覆刪除
  4. 你好,我想要請你看這個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jw!W8RVCuWBHwQArOx6gf8ZX7ch/ (植物人阿慶)
    因為最近在逛部落格時,
    發現這位小妹妹正在記錄因出車禍變成植物人的哥哥的生活,
    我看了覺得很感動,所以想請您也瀏覽一下
    這位小妹妹,為了躺在病床上,需要人餵食翻身的哥哥,付出很多
    當然我其實也知道植物人在台灣可能有十幾萬
    但是當這個真實事件發生在感覺如此相近的地方時
    我有那種很感恩很慶幸自己還很健康的感覺

    我想為這位小妹妹做一點什麼
    不過並不是要幫她募捐什麼的
    因為她很堅強 並不需要什麼善心捐款
    幫她加油打個氣
    就可以讓她更有力量走下去了

    回覆刪除
  5. 行者,為何你的介面是繁體中文,我的Grab and Drag是簡體字?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為了避免垃圾廣告留言過多,開始測試「留言管理」機制,讓我可以更容易回應讀者留言,並更簡單過濾掉廣告,但只要不是廣告留言都會通過審核。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微軟 Bing AI 繪圖工具 Image Creator 免費開放,30秒輕鬆生成圖片

Notion 節省時間的「按鈕」神器:解鎖高效工作流程 6 個實戰案例

如何用 ChatGPT 加速生成一份有圖有文的簡報,實戰案例教學

全家沖印、 7-11 列印照片誰好用?立可得與 ibon教學+比較表

活用你的第二大腦筆記範本,協作 ChatGPT 生成好內容的 6 個案例

測試 ChatPDF 用 AI 整理 PDF 論文摘要、註明來源與回答重點問題

用 ChatGPT 快速將會議語音逐字稿轉成完美文章表格的 5 個技巧

微軟 Loop 專案協作頁面實測,「元件」協作和 Notion 的差異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