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變成生產力:7 種 AI 語音轉文字工具應用情境與工作流程攻略


最近看到許多人推薦了一款 AI 語音轉文字工具:「 Wispr Flow 」,我實際測試後也覺得非常好用,除了有正確率、通順度極高的繁體中文辨識修正能力外,還能透過快捷鍵在任何軟體中直接輸入內容(類似即時語音輸入法),加上也有更進階的自訂字典功能、保留錄音歷史記錄等。而且首次下載登入後,還有一定的免費試用額度,確實很值得常常需要打字輸出內容的工作者使用。 

其實,我原本在自己的工作流程中,包含寫文章、做報告、回郵件,乃至日記記錄、 AI 問答時,就已經大量利用 AI 語音轉文字的方式來處理。無論使用哪種工具(之前電腦玩物也介紹過非常多選擇),經由現在 AI 可以更好的整理、修正語音逐字稿,確實讓這些工作變得更加方便快速,而且:

語音輸入很多時候確實幫助我更直覺、更不卡關的輸出想法。假裝成「在對目標對象訴說」,往往能刺激我更多靈感。




「 Wispr Flow 」很棒,但對我的工作上比較卡關之處有兩點是:

  • 他目前還沒有推出 Android App (2025/10/11),現階段在 Mac、 iOS、 Windows 上可安裝軟體。
  • 他更偏向即時語音輸入法,回信、短文、訊息等很方便,但如果我要處理會議錄音、長篇腦力激盪文章時,我覺得會有更好的工具選擇。

不同的工具,適合不同的使用者、不同的工作情境,所以今天這篇文章,我不單獨介紹「 Wispr Flow 」(事實上他非常好上手,你只要下載安裝後,一定馬上就會用,也可使用我的 Wispr Flow 推薦連結)。

而是我會展開自己在各種不同工作情境上如何使用不同的 AI 語音轉文字工具,提供有需要的朋友,各自選擇適合的處理方式(也可參考本文開頭的流程圖總結,點進圖片,可看大圖

讓「語音輸入 AI 處理」從單一功能,變成完整的生產流程:輸入(各種情境的即時口述)→ 整理(長錄音修改與轉換)→ 輸出(文章/報告/日記)。




先從比較開始: 7 種 AI 語音轉文字工具功能、效果對比


除了「 Wispr Flow 」目前只有使用大約一週的時間,其他 App 或軟體都已經有數個月乃至數年的使用經驗。

先分享我的「使用經驗」總結,大方向上,下面這些 AI 語音轉文字工具正確率都已經很高,對於繁體中文的錯字修正、標點符號、適當分段等也都可以處理,所以使用者真正要考慮的可能不是正確率,而是「適合的使用情境」。


這篇文章中不會分享操作教學,只會分享我的經驗與搭配流程,所以想了解每個工具操作的朋友,可以點開上面清單的文章閱讀。

上面我們看了 7 種語音轉文字工具的特殊應用情境與功能,下面來看看「正確率」的比較,就如同我前面所說的,有了 AI 加持,其實正確率、通順度這一點,只有微妙差別。


工具短評
優勢應用情境
結果比較(皆為 AI 輸出結果,螢光筆為明顯有錯誤之處)
Wispr Flow(正確性目前看起來最高,AI修正結果最通順)
對 Mac 和 iOS 的使用者來說,這是很方便的語音轉文字工具。它的正確性非常高,而且對於繁體中文的支援也非常好。

AI 可以自動地修正大多數的錯字,適當地加上標點符號,並進行適當的分段。(還可自訂常用字典)

此外,它的語音輸入結果也都留下記錄和錄音檔,方便在有問題的時候,可以回頭追蹤和修正。

缺點可能是必須一直按著錄音健,每說一段才轉錄一段,不是逐句轉錄修正。
你也發生過每天寫日記,每天追蹤各種時間、健康效率記錄,但留下的都是懺悔日記或是挫折紀錄,而真正想要的習慣沒有發生,沒有持續嗎?

從 2022 年開始,我在 Amino 當中進行自己的飲食運動。習慣的紀律沒做什麼複雜設計,一開始就是單純地在筆記上面開始累積一些我看到的,覺得可能有效,想要試試看的健康資訊。

並且我在筆記上面製作了一個每日習慣的追蹤記錄表格,讓我可以記錄每一天的熱量計算,以及每一天是否有做一些有氧運動或者間歇性高強度運動。一直到現在已經持續了三年的時間,我每一天都會在這樣的習慣筆記上做一些修改,慢慢地也對我的身體健康有一些正向的改變。

(附註:有些專有名詞錯誤,可以利用 Wispr Flow 的字典功能修正。)
Windows 11 內建語音輸入(正確性與通順度略遜前者,但也已經非常夠用,而且對 Windows 11 用戶來說最方便,可以在任何軟體隨時呼叫)
對使用 Windows 11 電腦的人來說,這是最方便的 AI 語音轉文字工具。直接用快捷鍵就可以開啓,而且轉錄的過程非常即時,每一句話都會及時地轉錄出來。

而且,經過 AI 的修正,無論文字跟加上標點符號也都很準確(稍微輸給Wispr Flow)。

但缺點可能就是它不會留下錄音檔案,如果不小心當機,無法有一個額外的安全備份。
你也發生過每天寫日記,每天追蹤各種時間健康效率紀錄,但留下的都是懺悔日記或者挫折紀錄,而真正想要的習慣沒有發生,沒有持續嗎?從2002年開始,我在eminent當中進行開始進行自己的飲食運動習慣的紀錄。沒錯,什麼複雜設計一開始就是單純在筆記上面開始累積一些,我看到的覺得可能有效,想要試試看的健康資訊,並且我在筆記上面製作了一個每日習慣的追蹤紀錄表格,讓我可以記錄每一天的熱量計算,以及每一天是不是有做一些有氧運動。或者界線性高向度運動一直到現在已經持續了3年的時間,我每天都會在這樣的習慣筆記上做一些修正,慢慢的也對我的身體健康有了一些正向的改變。
Evernote 語音(正確性很高,AI修正結果很通順,可先長時間錄音,後續再統一轉錄)
先在筆記中錄下錄音檔,再由 AI 轉錄完整的一段逐字稿,會有AI的修正,會改錯字,也可以自動的分段,正確性非常的高

我嘗試過直接講30分鐘的內容,都可以轉錄完成。

不過有個缺點就是沒辦法設定一定會輸出繁體中文,大概10次裡面可能會有2次轉成簡體中文,不過也可以再丟給AI修正一次即可。
你也發生過每天寫日記,每天追踪各種時間、健康、效率記錄。但留下的都是懺悔日記或是挫折記錄,而真正想要的習慣没有發生、没有持續嗎?
從2022年開始,我在Evernote當中開始進行自己的飲食運動習慣的記錄。沒做什麼複雜設計,一開始就是單純在筆記上面開始累積一些我看到的、覺得可能有效、想要試試看的健康資訊。並且我在筆記上面製作了一個每日習慣的追踪記錄表格,讓我可以記錄每一天的熱量計算,以及每一天是不是有做一些有氧運動或者間歇性高强度運動。
一直到現在,已經持續了三年的時間,我每天都會在這樣的習慣筆記上做一些修改。慢慢的也對於我的身體健康有了一些正向的改變。

Google 即時轉錄(正確度尚可,但對 Google 手機用戶來說非常方便)

對 Android Google手機來說是非常方便的語音轉文字工具。可以斷斷續續的講,可以錄很長的一段內容,都沒有問題。
但口齒發音影響較大,對繁體中文選字來說較多錯誤需要事後修正。
你也發生過每天寫日記,每天追踪各種時間健康效率記錄,但留下的都是懺悔日記或是挫折紀錄,而真正想要的習慣沒有發生,沒有持續嗎? 從2022年開始,我在aminemote當中開始進行自己的飲食運動習慣的記錄,沒做什麼雜設計,一開始就是單純在筆記上面開始累積一些我看到的覺得可能有想要試試看的健康資訊,並且我在筆記上面作了一個每日習慣的追蹤記錄表格,讓我可以記錄每一天的熱量計算,以及每一天是不是有做一些有氧運動或者間歇性高強度運動,一直到現在已經持續了三年的時間,我每天都會在這樣的習慣比例上做一些修改,慢慢的也對我的身體健康有了一些正向的改變。
NotebookLM(可用 AI 指令強化處理,對超大錄音檔很方便)
適合超過一個小時以上的錄音檔

但如果是即時的語音轉入,反而因為操作流程太繁瑣,變得不方便。



ChatGPT語音輸入(可用 AI 指令強化處理,對臨時語音輸入情境很方便)

透過自己的指令,可以引導逐字稿的修正方向,其實更能夠滿足某些特殊的轉錄需求。
不過因為有時候會網路不穩,錄音轉錄上傳失敗,但又無法保留錄音檔,有一定的風險。太長的錄音也不適合。


Gemini(可上傳錄音檔,用 AI 指令最佳化)
透過自己的指令,可以引導逐字稿的修正方向,其實更能夠滿足某些特殊的轉錄需求。
免費版可上傳的錄音檔長度有限,付費版可容許一個小時內上傳容量更實用





7 種 AI 語音轉文字工具實戰應用流程:


瞭解上述功能後,下面分享不同使用者如何在自己的情境選擇適合工具:

  • 講者/老師:上課中錄音,課後上傳長錄音檔案轉文字 →(NotebookLM)轉逐字 → 產出簡報/學習單。
  • 記者/Podcaster/採訪者:現場即時錄音筆記(Evernote、NotebookLM)→每個錄音採訪段落轉成逐字稿。
  • 知識工作者/寫作者:走路/通勤口述靈感(Wispr for iOS / Google 即時轉錄 for Android / Evernote )→ 回到桌機用(Wispr for Mac、Windows / WIndows 11 語音輸入 / Evernote )轉錄想法。
  • 會議紀錄/專案 PM:會後上傳錄音(Evernote/NotebookLM)→ 產出報告或專案規劃。
  • 一般工作者的回訊、回信、筆記:(Wispr / WIndows 11 語音輸入 / Evernote )轉錄想法。或是利用(ChatGPT 把逐字稿直接改成郵件、報告



我自己常常使用的真實情境如下,也提供大家參考所謂真實情境,就是我自己的特殊工作環境,與自己的喜好,而非通則):

  • 寫日記,寫比較長的筆記:我會在手機、電腦上打開 Evernote ,在任務筆記中直接錄下語音內容,然後 AI 轉成逐字稿,也可保留原始錄音檔。
  • 會議記錄:如果是要分段記錄重點,我會利用 Evernote 在任務筆記直接錄下接下來講的內容。如果是要完整記錄整場會議,我會先錄音,會後用 NotebookLM 處理。兩種方法都可保留原始錄音檔。
  • 在電腦、手機上寫文章,想法具體,想用語音輸入時(有時候想法明確,直接打字還是比較有效):我會用 Evernote 先錄音、再轉錄、再處理。
  • 在電腦、手機上要記錄靈感,但想法模糊時:我會利用 ChatGPT 的語音輸入,先下指令請他把接下來亂七八糟的想法理出頭緒,然後我就開始自由且混亂的說出想法,讓 AI 幫我梳理。
  • 在電腦上處理短內容輸入,例如回信、AI 提問、快速筆記:我會用 Windows 11 內建語音輸入法直接輸入,逐句轉換效果很好。
  • 在手機上處理短內容輸入,例如回信、AI 提問、快速筆記:我會用 Google 即時轉錄講出逐字稿,然後複製貼上。



或者你還可以根據下面的日常工作情境,來挑選、搭配適合的工具
  • 回訊/回信/表單填寫(零碎 3–10 分鐘)

    • 電腦端:Wispr Flow / Windows 11(即時口述輸入),句子短、段落短。
    • 手機端:Wispr Flow(iPhone) /Google 即時轉錄(Android),保留逐字稿。
  • 會議中分段記錄重要討論(一段 10–30 分鐘)

    • Evernote 存錄音檔+文字轉錄。
    • 先錄音,NotebookLM 處理錄音檔。
  • 長會議、講座、課程、工作坊(一整場 30 分到超過 60 分鐘)

    • 先錄音,NotebookLM 處理錄音檔。
  • 通勤/走動時手機上的靈感快取(零碎 0–10 分鐘)

    • Wispr Flow(iPhone)
    • Evernote 存錄音檔+文字轉錄。
    • Google 即時轉錄,保留逐字稿。
  • 腦力激盪後需要內容處理(零碎 0–10 分鐘)

    • ChatGPT 讓 AI 直接處理說出來的雜亂想法。
  • 想法輸出、復盤反省、筆記整理(一段 10–20 分鐘)

    • Wispr Flow / Windows 11(即時口述輸入)。
    • Evernote 存錄音檔+文字轉錄。



當然,世界上一定還有很多各式各樣的 AI 語音轉文字 App、軟體、硬體,我沒有全部都試過,上面僅就我嘗試過的,分享真實經驗,也歡迎你在留言補充你的使用經驗,推薦更多不同的選擇。



大家好,我是電腦玩物站長 Esor ,歡迎參考我的系列課程與書籍:


我的電子郵件是 esorhjy@gmail.com ,如果你有任何關於筆記術、時間管理、提升工作效率的問題,歡迎寫信跟我討論。

(歡迎社群分享。但全文轉載請來信詢問,禁止修改上述內文,禁止商業使用,並且必須註明來自電腦玩物原創作者 esor huang 異塵行者,及附上原文連結:語音變成生產力:7 種 AI 語音轉文字工具應用情境與工作流程攻略

留言

張貼留言

為了避免垃圾廣告留言過多,開始測試「留言管理」機制,讓我可以更容易回應讀者留言,並更簡單過濾掉廣告,但只要不是廣告留言都會通過審核。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我用 NotebookLM 搭建 AI 稍後閱讀、學習輸出工作流,操作教學與延伸應用

Slack 完整教學與上手心得:找到正確的團隊溝通之道

Perplexity 免費開放 Comet AI 瀏覽器,實測 AI 自動操作網站功能完成重複性工作

Acer Chromebook 台灣開箱 Google Chrome OS 心得

全家沖印、 7-11 列印照片誰好用?立可得與 ibon教學+比較表

用 NotebookLM 實踐 AI 卡片盒筆記法:輸入、學習、輸出、復盤 6 步驟流程教學

如何在Facebook個人檔案中不顯示塗鴉牆分頁和已加入社團?

Google 相簿無限容量上傳 1600萬畫素照片 1080p影片

Comodo Firewall + AntiVirus:全中文免費防火牆+防毒軟體上手教學

LINE App PC電腦版下載設定教學,手機電腦彈性即時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