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08的文章

台灣首份數位版電音雜誌與舞曲專輯開放下載

圖片
今天看到的一個消息,一本叫做「PAUSE Magazine博思電子音樂雜誌」的免費數位雜誌創刊號正式發行,使用者在其網站上註冊後,就可以下載第一期的雜誌內容,下載後是一個大約26MB的執行檔,直接開啟就可以啟動閱覽。PAUSE Magazine的閱讀介面很有意思,本質上是電子書,但還是設計出了模擬書本翻閱的效果,雖然我不了解電音、舞曲、派對DJ/VJ這些音樂領域,不過因為PAUSE Magazine做得頗為精美,所以我還滿有興致的閱讀了裡面的幾篇評論介紹。在PAUSE Magazine的官方網站上也提供了Podcast的訂閱收聽方式。 另外也因此發現了另外一個台灣的數位音樂新實驗,就是由「回聲唱片」發行的「EnterStereo首張專輯 Heaven Trip」,採用了「!完全免費專輯網路下載發行!!」的方式,因為我真的對舞曲太不熟,只是這兩個消息感覺滿值得幫他們推廣一下的。大家可以前去聽聽看看喔! 博思電子音樂雜誌: http://www.pause-mag.com/ EnterStereo的首張專輯 Heaven Trip: http://revoxrecords.blogspot.com/2008/01/blog-post.html

線上音樂交流中心,人人都是電台DJ:Anywhere.Fm

圖片
昨天看到TechCrunch的一篇:「 Imeem Gobbles Up A Young Startup, Anywhere.FM 」,因為我自己還滿喜歡上Imeem找音樂來聽,所以看到這則新聞後,不禁也對Anywhere.Fm這個線上音樂服務感到興趣。Anywhere.Fm其實出現滿久的了,去年「 硬是要學!網路資源學習站 」就有寫過一篇:「 [網站推薦] 超炫音樂共享網站 - Anywhere.FM 」,裡面有對於這個音樂服務詳細的介紹和操作教學,想要知道詳細內容的朋友可以去參考Werboy的那篇文章。 Anywhere.Fm 主體是一個 網路版的音樂播放器 ,它的整個網站介面是模擬iTunes來設計的,所以也具有滿不錯的自訂播放列表、資料庫(個人電台)管理的功能,它提供線上直接收聽你和他人所上傳的音樂,目前已經解決了中文顯示的問題。簡單的來說Anywhere.Fm具有兩大主要的功能,第一個是你可以把喜歡的音樂 上傳 ,這樣你 不管到哪裡都可以透過網路直接享受 它們;第二個是透過目前已經上傳的將近一千萬首歌曲,你可以去 收聽他人的資料庫 (電台),來發現更多好聽的音樂。 Anywhere.Fm: http://www.anywhere.fm/ 下面我就直接聊聊我自己覺得這個網路服務有趣的地方: 聚焦於聽音樂這件事: Anywhere.fm整個網站就是一個播放器,沒有一般網站會有的很多選單、欄目來干擾你的視覺,你可以很直覺的選擇播放列表、電台,然後按下播放鍵開始聽音樂。雖然每個用戶會有自己獨立的個人專屬頁面,用戶之間也可以交流,但是「還好」Anywhere.Fm沒有把這個社交部份過於放大,Anywhere.Fm基本上讓你安安靜靜的上傳音樂,然後就是選擇音樂並進行收聽, 簡單明瞭,用起來就讓人覺得很舒服 。 Imeem就剛好相反,雖然Imeem上面的音樂量比Anywhere.fm豐富,可是Imeem還參雜了音樂之外很多其他的東西,所以如果Imeem真的有想和Anywhere.fm合作的話,或許可以把Anywhere.fm當作Imeem獨立的音樂播放器平台,共享相同資料庫,這樣收聽音樂就會方便許多了。 上傳自己電腦中已經建立的資料庫: 註冊並登入Anywhere.fm後,右上角會有一個﹝Desktop Uploa

Rescue Time 拯救時間第二彈:變醜的介面,更棒的目標規劃功能

圖片
RescueTime 這個網路服務提供你一個小工具,下載安裝後它會即時收集你使用電腦的情形,包括使用了哪些軟體、上了哪些網站,更重要的是會 記錄你使用它們的時間 ,並把這些資料上傳到使用者位於RescueTime的個人帳戶,製作成有意義的 統計報表 。或許對於沒有一直處於可以上網狀態、沒有長期依賴電腦工作的使用者來說,常駐安裝一個RescueTime沒有什麼必要;但是對我這個需要長期使用電腦與網路的人來說這真的是個幫助很大的小工具,我之前曾經在「 RescueTime拯救電腦使用時間的管理工具 」裡面介紹過它,雖然RescueTime還在公開的Beta測試期間,有些功能還在計劃表中尚未實現,不過它更新改進的腳步仍然繼續前進著,所以這篇文章我針對RescueTime最近新發表的「 目標規劃與達成提醒 」功能,好好的再推薦RescueTime一次,並分享我這段時間以來的 使用心得 。 RescueTime: http://www.rescuetime.com RescueTime長期使用心得分享: RescueTime 秏不耗資源? 它執行時大約要佔用幾十MB的系統記憶體資源,不過基本上CPU佔用率很低,不會影響你執行其他軟體的速度;有鑑於現在大多電腦的記憶體都有一定容量,所以你通常不會感覺到它常駐的存在,我自己只有在玩很耗資源的3D電腦遊戲時才會關閉它。 雖然RescueTime是英文的服務。不過基本上應該沒有太難的操作,它的 整個介面都很簡潔易懂 ,也不需要去研究如何設定,基本上登入後只要 知道怎麼幫你用過的軟體、網站設定好「Tag標籤」 ,讓RescueTime的統計報表可以去計算每個Tag(有點像是某種使用類別)的「整體使用時間」,以幫助你獲得有效的管理資料。另外它的Tag是 可以使用中文 的,例如設定一個”工作”、一個”休閒”類的Tag,然後把相應的軟體、網站加入其類別下,你就可以看到你花了多少電腦使用時間在工作,或在玩樂了。 RescueTime在最上端的曲線圖報表中,還有一個「Top10」和「The Rest」的設計,對於我來說,這兩個指標的意義在於: Top10表示我是不是有專心把時間花在幾個主要的工作上面 ,可以判斷電腦的使用效率夠不夠集中; The Rest則在某個面向上代表瑣碎時間的總和

免費轉檔自製iPod等隨身播放器相容小電影:Any Video Converter Free

圖片
其實我對轉檔這個領域沒有什麼研究,只是最近想玩玩看把一些RMVB、AVI、FLV(YouTube上的flash)、DVD的影片轉成 可以在iPod、手機、mp4隨身播放器上觀看的mp4格式 ,希望能夠有一個對我這種 「沒什麼轉檔經驗」、「不太懂各種格式區別」 的人來說 「易用」 的工具,當然還必須是 「免費」 的。而「 Any Video Converter Free 」就是目前我找到的一個頗為適合我要求的小軟體,它支援匯入絕大多數的影片格式( DivX, XviD , MOV, rm , rmvb , MPEG, VOB , DVD , WMV, AVI to MPEG-I, MPEG-I, DVD NTSC , DVD PAL, Flash for Video (FLV) , AVI Video and Customized WMV movie formats),然後可以將上述影片 轉檔成:mp4、mpg、flv、自訂avi等等格式 ;而且Anu Video Converter Free介面清爽、操作簡單,只要 「添加視頻」→「選擇輸出模板」→按下〔轉換〕即可 ,一整個非常的防呆,我用預設值把rmvb、flv、avi等影片轉成mp4,都可以順利在iPod中播放。 Any Video Converter Free: 官網 、 下載點 如果你想要進一步的微調,可以到 【編輯】→【選項】裡設定轉檔輸出時預設的儲存位置 。或者在選擇檔案輸入、輸出格式後,要轉檔前先到右下角,可以細部的 調整更多格式(例如轉成各種不同的avi)、畫面比例、音頻 等等項目,像是我都自己再去「視頻輸出」欄位調整成320X240、禎率25,這樣放到iPod Classic上面效果和畫面大小都很剛好。不知道這樣輸出的mp4格式能不能在PSP上播放?如果可以的話,那Any Video Converter Free就真的是個 萬用型隨身播放器轉檔工具 了。

網路影片搜尋快看下載中心:Ashampoo ClipFinder

圖片
Ashampoo ClipFinder 這款桌面端的網路串流影片 搜索、瀏覽、下載 工具,具備了免費、繁簡中文介面,而且讓你可以用 單一視窗 來悠遊各大網路影片平台,還附加了基本的 收藏、管理 功能;而且這樣的一款工具安裝檔大約才3MB,安裝後大約8MB,也算是頗為 小巧 ,實際的運行速度頗 流暢 ,但是介面又可以設計的很 華麗 。這麼一款看起來就很吸引人的網路影片 桌面端 平台,我之所以一直沒有想要特別介紹的原因,是因為它一直都 無法使用「中文關鍵字」來進行搜索 ,雖然還是找得到中文的影片,但是必須 透過英文關鍵字 才行。最近則因為我自己迷上看一些外國的影片,並且覺得多找找一些 音樂mtv、電影預告、惡搞、電腦遊戲、電子資訊展示類的影片 來看也很好玩(是的,目前最新版仍然不支援中文搜索),所以才有動力好好來玩玩Ashampoo ClipFinder:整體來說,我對於Ashampoo ClipFinder的感想是,這是一款讓你可以 很舒適 的看網路影片的工具( 簡單易用、小巧流暢、清單播放 ),而且如果你用對英文關鍵字,還是可以找到中、日文的影片。 Ashampoo ClipFinder 1.32: 官方網頁 、 下載點 Ashampoo ClipFinder使用上很簡單,比較麻煩的是安裝的部分(所有Ashampoo免費軟體都是這樣),因為你需要提供電子郵件來註冊免費帳號,以獲得長期使用的代碼,麻煩的是接著你會常常收到Ashampoo的廣告信,當然這沒有什麼不對的,而且確實收到的就只有關於Ashampoo產品的廣告信而已。如果你不想接到廣告信,或許一開始就用一個 暫時性信箱 來註冊會比較好。   安裝與免費註冊: 首先到官方網站下載軟體,下載點在右上角,你也可以直接點 這裡 、 這裡 來下載,下載後開始進行安裝。執行到最後幾步時,記得勾選「 Get fullversion key 」,這樣安裝完會直接連到獲得免費註冊碼的網頁。 免費暫時性信箱: http://email.bugmenot.com/ 你可以用自己的信箱註冊,如果你有使用多個Ashampoo軟體的話,這樣可以統一管理你的註冊碼;假設你想用暫時性信箱的話,可以試試bugmenot,到上面的暫時信箱網頁,填入一個自己設定的開頭,就能夠用這個信箱來註冊Ashampoo

iTunes 數位音樂管理中心 完全應用筆記

圖片
本來我最常用的音樂播放、管理器是Foobar2000(其實沒什麼在管理),Foobar2000搭配「 Kernel Streaming support 」外掛後的音色真的很不錯,透明飽滿又具有穿透力;不過因為最近買了一台80GB的iPod Classic,當然很自然的就裝了iTunes來傳輸、管理數位音樂檔案,既然裝了iTunes,慢慢的要聽音樂也開始會順手就用iTunes來播放,其實仔細研究了一下iTunes後,發現它確實是一款不錯的多媒體中心,尤其 在音樂管理上的表現真的很搶眼 。於是我開始想,假設沒有iPod,iTunes還會不會有其它吸引人之處?在iTunes中有許多功能的設計是為了 iPod 和 iTunes Store ,可是有些人可能沒有iPod,大多數人可能無法登入iTunes Store(限制特定地區的信用卡資料才能註冊登入,雖然網路上有流傳一些方法,不過大多失效),如果 除去了這兩個大功能,那麼頗佔資源的iTunes,還會是一款值得一用的數位音樂播放、管理中心嗎? 以下這篇文章就是我從這個角度出發,來寫寫看iTunes有什麼值得一用的功能(下文很長、圖很多,打開前請有心理準備)。 iTunes: http://www.apple.com.tw/itunes/overview/ iTunes下載時安裝檔案大約55MB,安裝後約70MB硬碟空間,執行播放時要占用約65~70MB的記憶體,這樣的資源占用雖然不至於讓電腦播放時不順暢(目前的電腦應付這樣的要求是綽綽有餘),但是相比Foobar2000、千千靜聽這樣的軟體來說卻宛如龐然巨獸。所以如果你用「播放器」的角度來看待iTunes,一定會對它的體積感到不可思議,但是如果你從「 數位音樂管理中心,兼顧播放功能 」的角度來看的話,或許就比較能理解iTunes所占用的資源量了。   直覺的瀏覽檢索介面: iTunes和Apple的其它產品一樣,在 介面的設計上都擁有簡中御繁的特色 ,不僅外觀俐落大方,而且很多操控都是很人性化的,這在當你擁有大量的歌曲時,讓你可以非常快速、方便的來對這些歌曲進行檢索瀏覽。 搜索功能: 在iTunes7.6中,我們首先可以看到主介面右上角有一個「搜索欄位」,你可以在這邊 輸入關鍵字,然後iTunes會去搜尋所

Kindo (MyHeritage):家族聯絡簿,線上家譜中文版

圖片
2009/09/22更新提醒: Kindo目前已經與MyHeritage網站合併,全部資料與內容轉移到MyHeritage網站,這個網站服務除了家庭樹功能外,還包括了各種家庭相簿、家庭活動日記等社群功能。可惜目前只有簡體中文版。 之前最先知道原來有人在網路上玩「 家族譜系串連 」,是在Mr.6的這一篇:「 Geni的33億爆紅估值對台灣網路的一堂課?」 ,不過那已經是去年年初的事情,相隔快要一年後,這種線上家譜網站也出現了不少同類型的效法者,而最近看到其中一個叫做 「Kindo」的家譜服務推出了「繁體中文」、「簡體中文」的版本 (另外有一個 MyHeritage 則是有簡體中文版)。正好一直有想要試試看這樣的家譜網站到底怎麼玩,我知道最有名的Geni雖是英文介面但其實也支援輸入中文,不過有完整的繁體中文仍然是個意外的動力,於是便去註冊了Kindo來編輯自己的線上家譜。 Kindo全站採用Ajax的直觀操作方式,介面非常的直覺簡單,線上家譜基本的玩法,就是你先把自己最親近的親人加入(父母、兄弟姐妹、配偶、子女),加入時順便透過系統發 一封Email ,邀請他們 加入這個家譜補完計畫 ,當他們加入時就可以繼續把他們熟悉的親人加入你的整個家族譜系中。透過這種漣漪擴散的效應,一傳十,十傳百,這個家譜就會慢慢的越來越完善。而家族中的人可以透過這個「自然而然」形成的「聯絡簿」,來保持對彼此的某種默默關心,有什麼事情要聯繫時也更加方便。 MyHeritage: http://www.myheritage.cn/ 不過我在加入時碰到的第一件尷尬事,就是我根本沒有親人們的Email,或者說的更精確一點,我大部分的長輩們根本就沒有Email,同輩們有拿到Email的也不多,因為從小就習慣電話、見面連絡,「Email」這種「新潮」的東西,或許在我和學校同學、公司同事間是最簡單不過的聯絡方式,可是對於小時候玩在一起時根本不知道什麼是Email的(堂、表)兄弟姐妹們,長大後我還真的沒想過要跟他們要Email! 不過Kindo這種家譜網站 隱含的某種魅力 就在這個時候體現出來;我好不容易找到其中兩三個親戚的電子郵件,於是先想辦法把他們加入家譜中:這並非簡單的事,因為 kindo的家譜編輯是「連續性」的 ,你必須由你開始把關係網連出去,一定要有互相